像散飛秒貝塞爾光在石英玻璃中刻寫雙芯光波導的研究
本文關鍵詞:像散飛秒貝塞爾光在石英玻璃中刻寫雙芯光波導的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貝塞爾光束 飛秒激光 雙芯光波導 差分位移傳感器
【摘要】:利用角錐棱鏡將準直飛秒高斯光束轉變?yōu)轱w秒貝塞爾光束,利用飛秒貝塞爾光束在石英玻璃樣品中刻寫了單芯和雙芯光波導.實驗中首先使用無像散的脈寬50 fs的貝塞爾激光脈沖在石英玻璃中刻寫出單芯光波導,研究了波導直徑和折射率改變量隨激光脈沖能量和脈沖個數(shù)的變化關系.通過旋轉角錐棱鏡,在飛秒貝塞爾光束中引入像散,利用像散飛秒貝塞爾光束在石英玻璃中刻寫了雙芯光波導.實驗發(fā)現(xiàn),當角錐棱鏡的轉角為1?時,可以制備出雙芯間距僅為5.6μm的雙芯光波導.當雙芯波導沿某一方向移動時,在近場可觀察到從雙芯輸出的光強出現(xiàn)周期性的亮暗變化,這應是由雙芯間距較小導致的.當角錐棱鏡的轉角增大至3?和5?時,制備的波導雙芯之間的間距分別增大至9.1μm和16.1μm,此時沒有觀察到雙芯光強隨位置改變的往復變化.本文刻寫的雙芯光波導可用作高靈敏度差分位移傳感器(可探測的最小位移小于3μm).與傳統(tǒng)的單芯波導的位移傳感器相比,雙芯波導差分位移傳感器一方面大幅提高了探測的靈敏度和信噪比;另一方面也降低了高靈敏度位移傳感器的裝配難度.
【作者單位】: 南開大學現(xiàn)代光學研究所光學信息技術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 貝塞爾光束 飛秒激光 雙芯光波導 差分位移傳感器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11274185,61137001,61275133)資助的課題~~
【分類號】:TN252;TQ171.731
【正文快照】: 1引言 飛秒激光已廣泛用于波導刻寫[1,2]、亞波長結構器件的制備[3,4]以及材料切割等[5,6]微納加工領域.使用飛秒高斯光束在透明樣品內部刻寫波導、制備光柵等光波導器件時[7,8],通常需要使用數(shù)值孔徑較大的透鏡對光束進行緊聚焦.由于瑞利長度與焦斑半徑具有相同的數(shù)量級,因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光波導參數(shù)測試[J];中國光學與應用光學文摘;2007年01期
2 楊建義,江曉清,周偉勤,孫一翎,,周強,王明華;金屬覆蓋型光波導極化器的分析和設計[J];光電子·激光;1996年06期
3 劉育梁,王啟明;硅基光波導結構與器件[J];紅外與毫米波學報;1996年01期
4 李廣波;龍文華;賈科淼;江曉清;王明華;王躍林;楊建義;;玻璃基硅光波導的研制[J];光學儀器;2005年06期
5 張夕飛;馬長峰;;基于變量變換伽遼金法光波導半矢量分析[J];計算物理;2006年02期
6 徐建鋒;薄中陽;白劍;楊國光;;彎曲光波導模擬優(yōu)化研究[J];光電子·激光;2006年09期
7 張金令;劉永智;;摻釹激光材料制作光波導研究進展[J];科技咨詢導報;2007年30期
8 嚴朝軍;彭文標;萬均力;;脊型光波導偏振模場有限差分分析[J];陜西理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4期
9 張金令;劉永智;張曉霞;;離子交換法制作摻釹玻璃光波導實驗研究[J];半導體光電;2008年04期
10 郝寅雷;鄭偉偉;江舒杭;谷金輝;孫一翎;楊建義;李錫華;周強;江曉清;王明華;;低損耗離子交換玻璃基光波導制備與分析[J];無機材料學報;2009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廣波;龍文華;賈科淼;江曉清;王明華;王躍林;楊建義;;玻璃基硅光波導的研制[A];浙江省光學學會第九屆學術年會暨新型光電技術青年論壇論文集[C];2005年
2 湯恒晟;李毅剛;段文濤;劉麗英;徐雷;;溶膠-凝膠法制備摻鉺光波導薄膜的研究[A];上海市激光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3 費旭;萬瑩;崔占臣;;用于制作光波導器件的含氟光刻膠的合成與表征[A];2007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7年
4 沈浩;李新碗;葉愛倫;;光波微環(huán)形腔的耦合特性及其在光交換網(wǎng)絡中的應用研究[A];2003'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C];2003年
5 萬瑩;費旭;周金山;崔占臣;;用于制作光波導器件的新型高含氟光刻膠的合成與表征[A];2009年全國高分子學術論文報告會論文摘要集(下冊)[C];2009年
6 冷月華;賈連希;胡挺;楊林;楊華軍;;亞微米SOI光波導的模式及偏振特性分析[A];2009年先進光學技術及其應用研討會論文集(上冊)[C];2009年
7 石邦任;武繼江;孔梅;劉支華;;退火質子交換LiNbO_3光波導的模式解[A];全國第十一次光纖通信暨第十二屆集成光學學術會議(OFCIO’2003)論文集[C];2003年
8 解琪;許榮國;范紀紅;楊冶平;楊照金;;Y型光波導分束比和插入損耗測量[A];第十二屆全國光學測試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8年
9 張琨;岳遠斌;李彤;孫小強;張大明;;ICP刻蝕技術在聚合物倒脊型光波導器件制作中的應用[A];全國第15次光纖通信暨第16屆集成光學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1年
10 彭文彬;張先徽;王興權;孫秀平;馮克成;;可見光域質子交換LiNbO_3光波導偏振器的研究[A];中國光學學會2006年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連;離子輻照光學晶體及硫系玻璃光波導制備及特性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2 賈曰辰;介電晶體通道光波導的制備及其激光與二次諧波產生[D];山東大學;2015年
3 何小東;離子液體流體光波導的構建及其傳輸特性與光操控研究[D];蘭州大學;2015年
4 仝曉剛;硅基納米光波導諧振腔非線性光學特性及調控[D];中北大學;2016年
5 程亞洲;基于載能離子束輻照技術制備的脊形晶體波導光學特性研究[D];山東大學;2016年
6 賈傳磊;離子注入法與射頻濺射法制備光波導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6年
7 楊柳;基于強限制光波導的微環(huán)諧振器及其熱光特性研究[D];浙江大學;2009年
8 金曦;氟化聚酰亞胺的合成、性能及其光波導制作工藝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9 李毅剛;新型摻鉺光學材料及光波導的制備與光學性質研究[D];復旦大學;2005年
10 徐超;表面等離子激元光波導的基礎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尹姣;基于核殼結構鉺鐿共摻納米晶的聚合物光波導放大器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2 任洪;離子交換四分支光波導的設計,制備與特性測試[D];吉林大學;2009年
3 李巖;亞微米硅基光波導的設計與模式特性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4 楊紀超;硅光波導及器件結構的關鍵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5 柴立群;光波導數(shù)值模擬及實驗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0年
6 熊前進;摻鉺光波導放大器的理論與設計[D];大連理工大學;2000年
7 裴金花;離子交換掩埋條形介質光波導的制備與特性測試[D];吉林大學;2007年
8 齊飛;摻鉺聚合物光波導放大器的模擬與制備[D];吉林大學;2008年
9 鄭斌;玻璃基雙層掩埋式光波導的制備與表征[D];浙江大學;2012年
10 王劍威;硅基納米光波導與器件及光傳感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7390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7390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