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次逼近型模數(shù)轉換器及其噪聲整形混合結構的研究與實現(xiàn)
發(fā)布時間:2023-07-24 21:44
模數(shù)轉換器(ADC,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作為真實物理世界與數(shù)字世界接口,在航天航空、雷達、通信、測控、測量、醫(yī)療等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在這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信息處理的方式總是向著更高效、更準確的方向發(fā)展,對ADC性能的追求是永無止境的。集成電路工藝的進步使得芯片的單位面積集成度越來越高,晶體管的工作速度越來越快,這雖然有利于設計更快的ADC,卻帶來了新的挑戰(zhàn)。集成電路工藝的進步伴隨著晶體管I-V特性的惡化、本征增益的縮小、供電電壓的降低、柵極漏電流的增加和相對加工誤差的加大。這些因素惡化了模擬電路的性能,加大了高性能ADC的設計難度。此外,相比于集成電路工藝的飛速發(fā)展,電池技術與芯片散熱技術的進步相對緩慢。ADC的功耗隨轉換速率增加而急劇攀升,使得芯片升溫,性能退化,而且也導致可靠性問題。因此,低功耗也是ADC研究的一個重要主題。在各類 ADC 中,逐次逼近型(SAR,Successive-Approximation Register)ADC的模擬電路規(guī)模遠小于數(shù)字電路規(guī)模,在低電壓、低功耗、高速的先進工藝上更能體現(xiàn)出其優(yōu)勢,得到了廣泛研究。另一...
【文章頁數(shù)】:161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符號說明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SAR ADC的研究現(xiàn)狀
1.3 本文研究內容和貢獻
1.4 論文結構安排
第2章 逐次逼近型模數(shù)轉換器概述
2.1 ADC的基本概念
2.1.1 ADC的量化噪聲
2.1.2 ADC的性能參數(shù)
2.1.3 ADC的速度、精度與功耗
2.2 SAR ADC的基本原理和結構組成
2.3 跟蹤保持電路
2.3.1 采樣開關的常見結構
2.3.2 非理想分析
2.4 DAC
2.4.1 電容型DAC的結構和原理
2.4.2 非理想分析
2.5 動態(tài)比較器
2.5.1 動態(tài)比較器的原理
2.5.2 動態(tài)比較器的噪聲
2.5.3 動態(tài)比較器的失調
2.5.4 動態(tài)比較器的延時和亞穩(wěn)態(tài)
2.6 逐次逼近邏輯
2.6.1 SA邏輯的結構和原理
2.6.2 同步SA邏輯和異步SA邏輯
2.7 本章小結
第3章 異步SAR ADC中高速高能效數(shù)字邏輯的實現(xiàn)
3.1 逐次逼近邏輯功耗與速度分析
3.1.1 延時分析
3.1.2 功耗分析
3.2 高速高能效數(shù)字邏輯設計
3.2.1 直通型逐次逼近邏輯
3.2.2 自鎖三態(tài)門
3.2.3 全擺幅單次觸發(fā)型DFF
3.3 高速低功耗SAR ADC電路設計
3.3.1 雙比較器順序切換結構
3.3.2 開關電容DAC
3.3.3 采樣保持電路
3.3.4 動態(tài)比較器及其亞穩(wěn)態(tài)保護電路
3.3.5 異步時鐘產生電路
3.4 芯片測試
3.4.1 測試平臺
3.4.2 PCB設計
3.4.3 測試結果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單通道高速SAR ADC研究與設計
4.1 異步SAR ADC轉換速率分析
4.2 常見單通道高速SAR ADC架構
4.3 雙向試驗型異步架構
4.3.1 架構思想及原理
4.3.2 轉換速度
4.3.3 功耗與硬件開銷
4.3.4 失配分析
4.4 模塊電路設計
4.4.1 DAC
4.4.2 比較器控制邏輯
4.4.3 逐次逼近邏輯
4.4.4 DAC開關控制邏輯
4.5 仿真結果
4.6 本章小結
第5章 噪聲整形混合架構SAR ADC研究與設計
5.1 過采樣與噪聲整形的原理
5.1.1 過采樣技術
5.1.2 噪聲整形技術與∑-△調制
5.2 噪聲整形混合架構SAR ADC建模
5.2.1 噪聲整形與SAR ADC的兼容性分析
5.2.2 參考電壓反饋模型
5.2.3 采樣反饋模型
5.3 基于雙誤差反饋通路的噪聲整形SAR ADC系統(tǒng)設計
5.3.1 系統(tǒng)結構與工作過程
5.3.2 線性模型
5.3.3 非理想因素分析
5.4 關鍵電路模塊設計
5.4.1 全差分電壓緩沖器
5.4.2 DAC和模擬相加電路
5.4.3 四輸入比較器
5.4.4 時鐘產生電路
5.5 仿真與測試結果
5.6 本章小結
第6章 總結與展望
6.1 工作總結
6.2 未來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取得的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3836581
【文章頁數(shù)】:161 頁
【學位級別】:博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符號說明
第1章 緒論
1.1 研究背景
1.2 SAR ADC的研究現(xiàn)狀
1.3 本文研究內容和貢獻
1.4 論文結構安排
第2章 逐次逼近型模數(shù)轉換器概述
2.1 ADC的基本概念
2.1.1 ADC的量化噪聲
2.1.2 ADC的性能參數(shù)
2.1.3 ADC的速度、精度與功耗
2.2 SAR ADC的基本原理和結構組成
2.3 跟蹤保持電路
2.3.1 采樣開關的常見結構
2.3.2 非理想分析
2.4 DAC
2.4.1 電容型DAC的結構和原理
2.4.2 非理想分析
2.5 動態(tài)比較器
2.5.1 動態(tài)比較器的原理
2.5.2 動態(tài)比較器的噪聲
2.5.3 動態(tài)比較器的失調
2.5.4 動態(tài)比較器的延時和亞穩(wěn)態(tài)
2.6 逐次逼近邏輯
2.6.1 SA邏輯的結構和原理
2.6.2 同步SA邏輯和異步SA邏輯
2.7 本章小結
第3章 異步SAR ADC中高速高能效數(shù)字邏輯的實現(xiàn)
3.1 逐次逼近邏輯功耗與速度分析
3.1.1 延時分析
3.1.2 功耗分析
3.2 高速高能效數(shù)字邏輯設計
3.2.1 直通型逐次逼近邏輯
3.2.2 自鎖三態(tài)門
3.2.3 全擺幅單次觸發(fā)型DFF
3.3 高速低功耗SAR ADC電路設計
3.3.1 雙比較器順序切換結構
3.3.2 開關電容DAC
3.3.3 采樣保持電路
3.3.4 動態(tài)比較器及其亞穩(wěn)態(tài)保護電路
3.3.5 異步時鐘產生電路
3.4 芯片測試
3.4.1 測試平臺
3.4.2 PCB設計
3.4.3 測試結果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單通道高速SAR ADC研究與設計
4.1 異步SAR ADC轉換速率分析
4.2 常見單通道高速SAR ADC架構
4.3 雙向試驗型異步架構
4.3.1 架構思想及原理
4.3.2 轉換速度
4.3.3 功耗與硬件開銷
4.3.4 失配分析
4.4 模塊電路設計
4.4.1 DAC
4.4.2 比較器控制邏輯
4.4.3 逐次逼近邏輯
4.4.4 DAC開關控制邏輯
4.5 仿真結果
4.6 本章小結
第5章 噪聲整形混合架構SAR ADC研究與設計
5.1 過采樣與噪聲整形的原理
5.1.1 過采樣技術
5.1.2 噪聲整形技術與∑-△調制
5.2 噪聲整形混合架構SAR ADC建模
5.2.1 噪聲整形與SAR ADC的兼容性分析
5.2.2 參考電壓反饋模型
5.2.3 采樣反饋模型
5.3 基于雙誤差反饋通路的噪聲整形SAR ADC系統(tǒng)設計
5.3.1 系統(tǒng)結構與工作過程
5.3.2 線性模型
5.3.3 非理想因素分析
5.4 關鍵電路模塊設計
5.4.1 全差分電壓緩沖器
5.4.2 DAC和模擬相加電路
5.4.3 四輸入比較器
5.4.4 時鐘產生電路
5.5 仿真與測試結果
5.6 本章小結
第6章 總結與展望
6.1 工作總結
6.2 未來展望
參考文獻
致謝
在讀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與取得的研究成果
本文編號:38365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383658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