氫終端多晶金剛石MOSFET器件制備和特性研究
【學位單位】: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TN386
【部分圖文】:
和速度 vs(×107cm/s) 2.7 2.5 1 1 移率 μn(cm2/V·s) 4500 900 1500 6000 移率 μp(cm2/V·s) 3800 10 600 400 率 κ(W/cm·K) 20 1.3-2.1 1.5 0.5 son 品質因數 JMOF 3720 790 1 11 中 Johnson 品質因數[6]是判斷半導體材料是否適用于微波功率器件的Johnson 品質因數如公式(1-1)所示JFOM=(EBRvSAT2π)2中 vsat為電子飽和速度, EBR為擊穿電場。 1.1 顯示了不同材料的器件所適用的范圍,不難發(fā)現金剛石在微波功力[7]。
終端金剛石表面導電溝道形成原理經任何處理的天然金剛石是絕緣體,金剛石的禁帶寬度為 5.5 eV,室征載流子濃度幾乎可以忽略不計。但是氫等離子處理過的金剛石表面因為氫終端金剛石表面載流子濃度變大。1979 年,Himpsel 等人對氫的電子親和勢進行了研究,發(fā)現氫終端金剛石表面具有負的電子親和子親和勢用以表征半導體材料的導帶底能級和真能能級的能量差。負味著半導體材料的導帶底能級比真空能級高,一旦電子被激發(fā)到導帶易就會逸出到真空。公式(2-1)為電子親和勢的計算公式χ=EVAC-EC式中的參數從左到右分別是半導體材料的電子親和勢、真空能級和導[67]顯示的是懸空終端金剛石,氫終端金剛石和氧終端金剛石表面的原能帶圖。
氫終端金剛石表面存在電偶極層,在電偶極層的上方存使氫終端金剛石表面下 10 nm 處,形成 2 DHG,2 DHG 是氫。吸附層可以被高功函數的介質替代,高功函數的介質可以在更高濃度的 2 DHG。氫終端金剛石 FET 在柵壓正向偏置時,會堆積作用.這種條件下源漏電極之間會有良好的導電性,柵壓剛石表面的空穴有耗盡作用,這種條件下源漏電極之間電阻極氫終端金剛石場效應器件就是利用柵電極對溝道層 2 DHG 堆器件的開與關。氫終端金剛石表面被統(tǒng)一的覆蓋上一層 C-H 表面的界面態(tài)與表面態(tài)都很小,極大有利于器件的制備。石表面氫化處理工藝表面的氫化處理使用的是微波等離子體化學氣相沉(MPCVD金剛石小組用于高質量金剛石生長的設備。在處理氫終端方面微波輸出功率,而且設備配備有分子泵,可以實現更高的真空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薄昊楠;丘志力;陸太進;陳華;黃遠成;鄧小芹;馬瑛;楊瀚;錢佳琪;;湖南沅水砂礦金剛石類型、形貌學特征及其對形成過程的指示[J];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9年02期
2 于金庫,楊雪梅;金剛石表面電鍍鉻新工藝[J];物理測試;2002年03期
3 鄧福銘;超高壓高溫燒結中金剛石表面石墨化過程再研究[J];高壓物理學報;2001年03期
4 陳?,潘秉鎖,胡國榮,楊凱華;金剛石表面沉積鈦金屬膜的研究[J];地質與勘探;2000年02期
5 胡國榮,彭忠東,鄧朝陽,周貴海;金剛石表面化學鍍預處理研究[J];電鍍與環(huán)保;1999年04期
6 胡國榮,楊凱華,湯鳳林,金繼紅;金剛石表面電鍍鐵鎢合金的研究[J];電鍍與涂飾;1999年02期
7 王嵐,高學緒;金剛石表面的金屬化[J];北京科技大學學報;1997年05期
8 楊凱華,段隆臣,湯鳳林;金剛石表面鍍鎳試驗研究[J];地球科學;1997年01期
9 ;金剛石的精密激光加工[J];國外激光;1994年12期
10 羅春平,孟革,齊上雪,林彰達;原子氫與金剛石表面的相互作用[J];物理學報;1991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洪迪;表面金屬化金剛石/銅復合材料導熱模型、界面結構與熱變形行為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8年
2 王曙光;金剛石/石墨復合納米片的外延生長與電化學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8年
3 王紅軍;金剛石微機械零件復印制備機理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7年
4 閆雄伯;CVD金剛石自支撐膜的高溫石墨化行為研究[D];北京科技大學;2019年
5 潘彥鵬;雙鍍層法制備金剛石/銅復合材料及其性能研究[D];北京科技大學;2019年
6 安康;等離子體噴射金剛石膜板力學性能基礎研究[D];北京科技大學;2019年
7 王魯華;銅/金剛石復合材料的界面結構與導熱性能[D];北京科技大學;2019年
8 任澤陽;CVD金剛石材料生長及氫終端金剛石場效應晶體管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8年
9 張文龍;金剛石表面處理對淺層NV中心自旋相干性影響[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9年
10 劉曉云;碳/鋁復合材料的制備及熱傳導機理研究[D];東北大學;201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金鑫;基于MPCVD的金剛石納米結構陣列制備工藝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8年
2 馬蘭州;CVD金剛石微銑刀的復合制備工藝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9年
3 盧叢陽;機械合金化法制備金剛石/銅復合涂層的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9年
4 畢明浩;金屬催化氫等離子體刻蝕制備3D金剛石日盲探測器的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9年
5 吳立強;金剛石圓錐壓頭機械研磨效率建模與精度控制方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9年
6 喬毅;金剛石/Fe_3O_4磁性聚集磨料的制備及應用研究[D];河南工業(yè)大學;2019年
7 陳萬嬌;金剛石增強型場效應器件特性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9年
8 袁冠生;氫終端多晶金剛石MOSFET器件制備和特性研究[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9年
9 劉魯生;多功能熱絲化學氣相沉積金剛石涂層制備設備的設計與實驗研究[D];沈陽建筑大學;2018年
10 陳金昶;金剛石釬焊用Sn-Cu-Cr活性釬料合金的開發(fā)研究[D];華僑大學;2019年
本文編號:28825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8825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