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薄膜打拿極的微通道板研究
[Abstract]:In view of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resistance and gain of microchannel plate devices in the process of hydrogen reduction of traditional microchannel plate, a microchannel plate based on thin film beating electrode is designed and fabricated in this paper. In this paper, the composite film of AZO (ZnO and Al_2O_3 is selected as the conductive layer material of thin film beating electrode, and SiO_2 is used as the emission layer material of thin film beating electrode. The thickness of the conductive layer of the beating electrode is 250 渭 m,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emission layer is 5 nm. According to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the electron gain function of the microchannel plate is simulated, and the fabrication scheme of the microchannel plate based on the atomic layer deposition technology is proposed, and the device of the microchannel plate is fabricated. The resistance and electronic gain of the device are measured. The resistance of microchannel plate device decreases with the increase of loading voltage at both ends of the device. When the loading voltage is 800V, the resistance of microchannel plate device is 110m 惟, and the gain of microchannel plate device is 300.
【學位授予單位】:長春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TN10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田菲;袁丁;王連衛(wèi);;自分離硅微通道的氧化[J];功能材料與器件學報;2009年05期
2 于江,張大慰;微通道板的再生[J];高速攝影與光子學;1987年03期
3 潘京生;微通道板及其主要特征性能[J];應(yīng)用光學;2004年05期
4 黃永剛;黃英;張洋;劉輝;李國恩;;硅微通道板的研究進展[J];應(yīng)用光學;2011年05期
5 張素勤;;多層倍增電極的微通道板[J];應(yīng)用光學;1991年05期
6 閆金良;微通道板離子阻擋膜[J];應(yīng)用光學;1996年01期
7 閏金良,孟淑英,,向世明;微通道板增益疲勞機理研究[J];應(yīng)用光學;1996年04期
8 閻金良,石中和;微通道板防離子反饋膜新工藝[J];光子學報;1998年07期
9 徐江濤;張?zhí)?;微通道板質(zhì)量污染對二代倒像微光管性能的影響[J];真空電子技術(shù);2008年06期
10 周旭輝,劉世才,陳德炎,徐宗和;微通道極電子沖刷研究[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3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7條
1 李燕紅;陳小梅;叢曉慶;周建勛;;微通道板增益變化與噪聲因子關(guān)系研究[A];中國光學學會2011年學術(shù)大會摘要集[C];2011年
2 繆坤治;寧進;;降低微通道板固定圖案噪聲的途徑與實踐[A];第三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yīng)用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1998年
3 樂務(wù)時;陳楠;龍高群;;微通道板真空烘烤氫還原工藝[A];第七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yīng)用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第2分冊)[C];2010年
4 羅春平;梁漢東;孫東旭;;微通道板表面涂層的TOF-SIMS分析[A];2007年全國質(zhì)譜學會無機質(zhì)譜、同位素質(zhì)譜、質(zhì)譜儀器和教育學專業(yè)委員會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5 金德義;李樹德;陳文奎;于紅梅;;微通道板電子倍增器綜合參數(shù)測試裝置的研制[A];第7屆全國核電子學與核探測技術(shù)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一)[C];1994年
6 楊杰;趙文錦;;微通道板光電倍增管溫度特性的實驗研究[A];第八屆華東三省一市真空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13年
7 趙文錦;徐漢成;;高密度矩陣陽極動態(tài)模擬測試實驗研究[A];第四屆華東真空科技學術(shù)交流展示會學術(shù)論文集[C];2003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5條
1 戴莉;微通道內(nèi)的氣液兩相流動與傳質(zhì)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2 黃永剛;微通道板電性能及其導電機制研究[D];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2014年
3 慈朋亮;硅微通道板制備及其熱電性能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1年
4 高延軍;二維電子倍增器及其新技術(shù)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08年
5 張頌紅;微通道內(nèi)固體脂質(zhì)納米粒的成形與傳質(zhì)機理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范琳琳;基于陣列刻蝕的微通道板制備技術(shù)研究[D];西安工業(yè)大學;2015年
2 劉代偉;多層分叉微通道散熱器的水冷散熱性能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3 王文文;大面積光電倍增管地磁場性能影響和壽命老化研究[D];南京大學;2015年
4 吳柯鑫;硅微通道板化學機械拋光及氧化絕緣技術(shù)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4年
5 梁超;高分辨率硅微通道板基體制備技術(shù)[D];長春理工大學;2016年
6 李海斌;硅微通道板化學機械拋光及微通道整形技術(shù)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5年
7 翟耘萱;基于薄膜打拿極的微通道板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5年
8 田菲;硅微通道氧化特性的進一步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9年
9 張正君;微通道板化學處理工藝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8年
10 吳奎;微通道板特性參數(shù)測試系統(tǒng)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4950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495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