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閃爍光纖的切割方法研究
[Abstract]: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and application fields of plastic scintillation fiber are introduced. Aiming at the high requirement of the end surface quality of plastic scintillation fiber in the field of radiation detecti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reatment quality of fiber end surface and the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optical fiber material is studied. The cutting of plastic scintillation optical fiber was carried out by hot cutting method. The influences of blade temperature and base temperature on the cutting quality of the end face were investigated respectively. The optimum cutting conditions were obtained through experiments.
【作者單位】: 南開大學現(xiàn)代光學研究所;
【基金】:國家級大學生創(chuàng)新訓練計劃(201610055054)資助
【分類號】:TN253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鄧華秋;邱東來;;光纖端面污染的清潔[J];光通信技術(shù);2008年07期
2 李殿軍;李世明;孟范江;;光纖端面的斷裂機理及制備方法[J];光學精密工程;2010年11期
3 林湖宗;余恩林;;光纖熔接技術(shù)點滴[J];東南傳播;2007年01期
4 趙新彥;陳陶;丁志雄;;光纖端面參數(shù)自動化測量系統(tǒng)的研究[J];光學儀器;2009年04期
5 周艷艷,于鳳霞,劉淑梅,徐蕾;光纖端面的質(zhì)量與光纖光學性能的關(guān)系[J];光學技術(shù);2005年06期
6 李堯;吳涓;林佶翔;王雄飛;朱辰;;光纖端面脈沖激光誘導損傷測試實驗研究[J];激光技術(shù);2009年05期
7 趙潤年;;帶狀光纖熔接技術(shù)研究[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11年01期
8 趙偉杰;高勇;;機器視覺在光纖端面缺陷檢測中的應(yīng)用[J];現(xiàn)代電子技術(shù);2011年19期
9 楊瀛海,吳金生,俞本立,李偉;球形光纖端面效應(yīng)及其應(yīng)用[J];光學技術(shù);1999年04期
10 高婷;曲軼;鄭曉剛;李再金;;光纖端面寬帶減反射膜制備[J];光電子.激光;2014年04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6條
1 肖韶榮;冒曉莉;張仙玲;;基于位圖的光纖不圓度測量[A];第十一屆全國光學測試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2 賈大功;趙振;馬彩繽;張紅霞;張以謨;;基于ARM的嵌入式光纖端面檢測儀的研究[A];中國光學學會2010年光學大會論文集[C];2010年
3 陸潤華;江斌;涂建坤;胡宗果;沈奶連;依曉春;陳磊;陳進榜;;FRG-1光纖帶幾何參數(shù)測試儀[A];第九屆全國光學測試學術(shù)討論會論文(摘要集)[C];2001年
4 張愷;顧大勇;邵永紅;屈軍樂;牛憨笨;;基于光纖線陣的多通道SPR傳感器的研究[A];中國光學學會2011年學術(shù)大會摘要集[C];2011年
5 曹兆樓;吳朔;王克逸;;基于靜電力調(diào)控液滴透鏡的光纖準直器設(shè)計[A];全國第15次光纖通信暨第16屆集成光學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11年
6 李瑋楠;陸敏;彭波;;摻Y(jié)b~(3+)增益導引-折射率反導引光纖特性研究[A];中國光學學會2010年光學大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建設(shè);微結(jié)構(gòu)光纖端面信息提取及超短脈沖傳輸特性研究[D];燕山大學;2016年
2 周利斌;基于渾濁介質(zhì)成像機制的光纖成像技術(shù)研究[D];西北大學;2016年
3 王順賓;稀土摻雜AlF_3-TeO_2基玻璃光纖的制備、表征及其應(yīng)用研究[D];吉林大學;2017年
4 王姍姍;微納光纖的反射特性及其光子學器件應(yīng)用[D];浙江大學;2010年
5 周愛;蘸粘式光纖液體分析技術(shù)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09年
6 張超;光纖干涉條紋投射相位測量輪廓術(shù)關(guān)鍵技術(shù)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7 張學亮;用于拖曳陣陣形測量的光纖磁場傳感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shù)大學;2007年
8 周濤;光纖相位共軛技術(shù)的理論與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03年
9 李坤宇;無源光纖傳像系統(tǒng)傳像質(zhì)量的評價與優(yōu)化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1年
10 肖倩;穩(wěn)定的長距離光纖分布式干涉測量技術(shù)研究[D];復旦大學;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s,
本文編號:24179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2417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