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功率光纖中傳輸光模式與其波長相關性研究
本文選題:光纖模式 切入點:基于空間域和頻率傅里葉變換的F~法 出處:《物理學報》2017年19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針對高功率光纖激光模式診斷和光譜診斷的需求,研究了光纖中傳輸模式的波長相關性,數值計算了光纖中各個模式的模場分布隨波長的變化曲線及相應的光束質量,采用雙傅里葉變換F~2法實際測量了光纖模式成分與波長的關系曲線.結果表明,光纖中各個模式的模場分布隨波長變化,波長越長,模場面積越大;模式的光束質量隨波長變化不大,但在截止頻率附近明顯變差;光纖中各個模式的功率占比與波長有關.
[Abstract]:In order to meet the demand of laser mode diagnosis and spectral diagnosis of high power fiber, the wavelength dependence of transmission mode in optical fiber is studied. The variation curve of mode field distribution with wavelength and the corresponding beam quality in each mode of fiber are numerically calculated. The relationship curve between the mode composition and the wavelength of the fiber is measured by using the double Fourier transform F-2 metho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 field distribution of each mode in the fiber varies with the wavelength, and the longer the wavelength is, the larger the mode field area is. The beam quality of the mode varies little with the wavelength, but it becomes worse around the cut-off frequency, and the power ratio of each mode in the fiber is related to the wavelength.
【作者單位】: 四川大學電子信息學院激光微納工程研究所;華北光電技術研究所;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批準號:11574221) 國家高技術研究發(fā)展計劃(批準號:JG2011105)資助的課題~~
【分類號】:TN25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邵建達,易葵,范正修,王潤文,崔明啟;短波長軟X射線多層膜高級次峰設計與制備[J];物理學報;1997年11期
2 余建軍,管克儉,鄭學彥,楊伯君;單個波長到多個波長的變換實驗[J];光子學報;1998年08期
3 從征;詠濤;;軟X射線波長的新機遇[J];激光與光電子學進展;1993年10期
4 安振峰;黃科;鄧海麗;;808nm波長鎖定大功率半導體激光器列陣[J];微納電子技術;2011年05期
5 袁啟華,張克立,王建何;長波長極低損耗光導材料的探討[J];光通信研究;1981年03期
6 門克內木樂,姚保利,陳懿,王英利,黎甜楷,鄭媛,雷銘,董衛(wèi)斌,樊美公,陳國夫;雙色俘精酸酐薄膜的雙波長圖像光存儲[J];光學學報;2005年02期
7 胡永林;;長波長檢測器的現狀評述[J];郵電研究;1980年03期
8 胡正榮,陳松生;光纖用長波長相干光源綜述回顧與展望[J];電子器件;1984年01期
9 宋海峰;龔華平;倪凱;董新永;;基于波長與強度雙解調的光纖溫度傳感器[J];光電子.激光;2013年09期
10 王國超;魏春華;顏樹華;;光梳多波長絕對測距的波長選擇及非模糊度量程分析[J];光學學報;2014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劉華松;王占山;季一勤;沈正祥;馬彬;程鑫彬;焦宏飛;劉丹丹;洪偉;;雙波長激光高反射薄膜設計與實驗的初步研究[A];中國光學學會2010年光學大會論文集[C];2010年
2 金鐘燮;崔海軍;;基于M-Z干涉儀的正交信號處理法波長解調系統[A];中國光學學會2010年光學大會論文集[C];201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劉碩;面向2μm波段大功率光纖激光系統的高質量多波長及脈沖激光種子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7年
2 趙家霖;基于新型微納結構的波長可調諧半導體激光器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5年
3 蘇宇;智能光纖光電子關鍵技術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冉;基于LCoS的波長選擇開關與多波長激光器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6年
2 余再新;四波長表面形貌干涉測量系統光路設計[D];湖北工業(yè)大學;2016年
3 胡苗苗;多波長光纖光源及其腔外電調諧技術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4 宿文玲;波長與角度共同調制的SPR檢測技術研究[D];黑龍江大學;2010年
5 黃天澤;雙波長非互易移型磁光隔離器設計與優(yōu)化[D];深圳大學;2015年
6 岳振;光纖光柵波長信息高精度解調的關鍵技術[D];哈爾濱理工大學;2009年
7 馮超;基于多波長的LED熒光系統在茶葉種類和等級方面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8 韓亮;波長可調諧半導體激光器的設計及其制造工藝[D];浙江大學;2008年
9 郭山溧;V型耦合腔激光器波長切換的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10 武建芬;HiBi光纖Sagnac環(huán)增益平坦化及多波長ASE光源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5945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594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