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波合成技術及在有機合成中的應用
本文關鍵詞:微波合成技術及在有機合成中的應用
【摘要】:微波對物質的作用機理及微波合成反應技術是目前微波化學研究的重點。本文簡要介紹了微波化學的發(fā)展歷史 ,討論了微波對反應體系的熱效應和非熱效應 ,研究了微波合成反應技術的發(fā)展以及在有機合成方面的應用。
【作者單位】: 江蘇電大 江蘇電大
【關鍵詞】: 微波輻射 微波有機化學 機理 合成 技術
【分類號】:O621.3
【正文快照】: 微波化學 (MicrowaveChemistry ,簡稱MC)是近幾十年剛剛興起的一門新交叉學科 ,經(jīng)過短短幾十年的發(fā)展 ,微波化學已經(jīng)滲透到有機合成、無機合成、分析化學、非均相催化、采油、煉油、冶金、環(huán)境污染治理等眾多化學研究領域。隨著微波合成技術的不斷提高 ,微波化學已成為目前化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張寒琦,金欽漢;微波化學[J];大學化學;2001年01期
2 徐美忠;謝毓元;;用微波爐加快有機化學反應速度[J];化學通報;1993年06期
3 陸模文,胡文祥,惲榴紅;有機微波化學研究進展[J];有機化學;1995年06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云雁;李義祿;;微波法在淀粉—丙烯酸彩色水晶花泥制備中的應用[J];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2007年01期
2 葉結旺;方桂珍;金春德;;Pd/C催化微波法合成氫化堿木質素[J];北京林業(yè)大學學報;2010年02期
3 胡燕霞;微波技術在香料工業(yè)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北京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3期
4 季小慎,王雪峰,嚴久鳳;硅膠介質對微波輻射下AlCl_3催化Friedel-Crafts反應的促進作用[J];催化學報;1997年05期
5 楊繼生,王赫胤,張明,周雙軍;微波乳化初探[J];福建化工;1997年02期
6 劉云珍;邱健斌;;微波技術及其應用[J];福建化工;2005年01期
7 韓永忠;諶偉艷;陳金龍;張全興;;活性炭微波輔助溶劑再生研究[J];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2006年08期
8 賈國柱;楊曉慶;黃卡瑪;;微波作用下氯化鈉水溶液介電特性變化機理[J];遼寧石油化工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9 賀鳳丹;吳強三;孫治國;王陸瑤;胡文祥;;微波有機合成化學數(shù)據(jù)庫的使用[J];遼寧石油化工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10 胡文祥;王陸瑤;孔博;周鴻斌;賀鳳丹;李瑞芹;王惠;;微波有機合成化學數(shù)據(jù)庫的研制[J];遼寧石油化工大學學報;2006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付寧;楊俊玲;;水溶性殼聚糖的制備[A];第八屆功能性紡織品及納米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2 胡文祥;;微波催化有機藥物化學反應機理研究[A];中國化學會全國微波化學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3 張海波;杜建亮;桂建舟;劉實;孫兆林;;微波技術在催化中的應用進展[A];中國化學會全國微波化學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5年
4 胡文祥;劉明;賀風丹;;微波超聲波組合催化應用于羥甲基芬太尼不對稱合成研究[A];公共安全中的化學問題研究進展(第二卷)[C];2011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加研;萜類化合物的微波反應及超聲波提取黃酮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05年
2 周新;提取方法及毛細管電泳法在中藥研究中的應用[D];吉林大學;2005年
3 劉作華;微波促進含鉻礦物催化氧化甲基橙的研究[D];重慶大學;2005年
4 甘昌勝;微波促進以及不對稱催化Henry反應的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5 張艮林;多核復合絮凝劑及其組合技術的理論與應用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6年
6 柴希娟;造紙廢渣、廢地膜再生處理制備聚合物基廢棄物復合材料研究[D];昆明理工大學;2007年
7 李宏;Fenton高級氧化技術氧化降解多環(huán)芳烴類染料廢水的研究[D];重慶大學;2007年
8 王玉堂;人參中人參皂苷的提取、分離和測定[D];吉林大學;2008年
9 王彥昌;復合金屬氫氧化物類材料的形貌可控制備及其應用探索[D];北京化工大學;2008年
10 李菲菲;頻率響應法研究分子篩及改性分子篩的吸附性能[D];蘭州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趙玲玲;CoFe_2O_4修飾四針ZnO的制備及其吸波性能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2 馬輝;異吲哚啉羧酸酯衍生物的合成方法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3 侯敏;微波輻射技術用于有機合成及聚甲酚磺醛研制[D];重慶大學;2002年
4 茍湘;燃氣燃燒的低NOx排放實驗研究與數(shù)值模擬[D];河北工業(yè)大學;2003年
5 趙群莉;微波預處理提取植物細胞中有效成分的研究[D];廣西大學;2003年
6 凌小平;乙酸乙酯皂化反應等效復介電常數(shù)的實驗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7 楊毅華;微波促進鈀催化下鹵代烴與端烯及四苯硼鈉的偶聯(lián)反應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2年
8 楊旭哲;微波作用下冠醚及其相關化合物的合成反應研究[D];河北大學;2002年
9 丁立穩(wěn);PE膜中日光轉換材料的合成與表面改性[D];湖南師范大學;2004年
10 李紅亞;微波輻射下;磻难芯縖D];河北大學;2004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宋天佑,徐家寧,徐文國,孟憲平,馮洪,劉喜生,周鳳岐,徐如人;微波輻射法合成NaX分子篩[J];高等學;瘜W學報;1992年10期
2 賀鶴鳴,蔣大振,孫鐵;微波場下水滑石的快速合成及制備[J];高等學;瘜W學報;1992年11期
3 于愛民,李全忠,金欽漢;表面波激發(fā)微波等離子體-醋酸鈷解離沉積鈷薄膜的研究[J];高等學;瘜W學報;1993年07期
4 黃昆,,嵇學林,劉華;微波輻射技術在有機干反應中的應用[J];化學世界;1994年02期
5 陳學民;;美國化學會[J];化學通報;1992年04期
6 陳新容;洪品杰;戴樹珊;;尼泊金酯類的微波合成[J];化學通報;1993年05期
7 徐美忠;謝毓元;;用微波爐加快有機化學反應速度[J];化學通報;1993年06期
8 回瑞發(fā),徐玉書,許靜,張濤;微波作用下硅藻土中氧化物析出量的實驗研究[J];吉林大學自然科學學報;1994年03期
9 李德有;陳蘭福;龔雄麒;;微波催化氚標記T-2毒素[J];軍事醫(yī)學科學院院刊;1988年02期
10 沈德存,孫志偉,孫家秀,廖莎;流氣式微波激活法合成氚標記化合物[J];同位素;1988年02期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巖;婁大偉;金麗;祝波;任紅;王悅虹;;CdS:Co摻雜量子點的合成與表征[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1年07期
2 武文斌;朱榮鑫;趙菲;王小燕;金永生;;微波/磷鎢鉬酸催化下的無溶劑合成查爾酮[J];廣州化工;2011年11期
3 李作為;張立彥;芮漢明;吳婧婧;;蛋白酶處理對雞骨泥營養(yǎng)組成的影響[J];現(xiàn)代食品科技;2011年06期
4 張曉紅;李恩帥;李莉;曹艷珍;周帥;;納米復合材料Ag/ZnO的制備與微波增強光催化二甲酚橙[J];化學研究與應用;2011年07期
5 鄧開野;何泳欣;;醬油渣中抗氧化性物質的提取工藝研究[J];中國調味品;2011年08期
6 賈士芳;董洪霞;董樹亭;;不同方法提取玉米花青素的對比研究[J];中國食物與營養(yǎng);2011年08期
7 宋永輝;蘇婷;蘭新哲;裴建軍;;微波場中長焰煤與焦煤共熱解實驗研究[J];煤炭轉化;2011年03期
8 鄧欣;方真;張帆;龍運多;曾虹燕;;誘變選育脂肪酶高產(chǎn)菌株及其酶學性質[J];天然產(chǎn)物研究與開發(fā);2011年03期
9 王春利;王威;;3種蔬菜的抗氧活性[J];食品研究與開發(fā);2011年08期
10 羅忠義;胡京漢;張歆;;微波-超聲法制備α-Al_2O_3納米粉體的研究[J];汕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金浩;王德苗;董樹榮;;薄膜材料的微波復介電常數(shù)測量[A];中國真空學會第六屆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4年
2 何士華;劉昌齡;;微波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研究[A];第四屆全國中學化學教學研討會論文集(三)[C];2004年
3 張西旺;王怡中;;微波光催化降解偶氮染料X-3B[A];中國化學會第七屆水處理化學大會暨學術研討會會議論文集[C];2004年
4 于君;魏俊發(fā);石先瑩;劉莉;陳慶德;;微波輻射條件下催化合成十二氫苯并[9,10]菲[A];中國化學會第二十五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上冊)[C];2006年
5 黎相照;李林;申洪;;微波解凍法對冷凍組織細胞角蛋白免疫組化檢測影響的實驗研究[A];中華醫(yī)學會病理學分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09年
6 梁步閣;袁乃昌;;微波內場自動測量系統(tǒng)設計[A];2003'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C];2003年
7 陳建新;薛泉;;微波寬阻帶低通濾波器[A];2005年海峽兩岸三地無線科技學術會論文集[C];2005年
8 張淑華;宋友;曾明華;梁宏;;通過配體間的相互排斥改變七核鎳金屬環(huán)的結構和分子間相互作用[A];中國化學會第26屆學術年會無機與配位化學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9 陸懷先;方芳;周寧生;王相元;;復合磁性吸收劑研究[A];第二屆中國功能材料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5年
10 潘宏菽;楊霏;霍玉柱;商慶杰;李亞麗;周瑞;;Si與SiC微波功率器件的比較[A];2010’全國半導體器件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0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微波爐應安置在何處[N];黃岡日報;2005年
2 何琴;美的微波爐劍指全球最佳[N];中國經(jīng)營報;2005年
3 記者 汪永安;微波領域頂級華人學者匯聚合肥[N];安徽日報;2008年
4 記者 毛磊;無聲“微波鉆”[N];科技日報;2002年
5 劉蕓;出售冒牌微波爐商家敗訴賠償消費者[N];北方經(jīng)濟時報;2005年
6 本報記者 桑雪騏;微波爐要漲價了?近期不太可能![N];中國消費者報;2005年
7 李倩;2005:微波爐競爭“新四化”[N];中國電子報;2005年
8 高林;微波爐烹飪八大要則[N];中國電子報;2005年
9 東升;微波爐企業(yè)開打新品戰(zhàn)[N];工人日報;2005年
10 本報記者 桑雪騏;微波爐 競爭邁向“新四化”[N];中國消費者報;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皇甫江濤;微波異向介質的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2 唐軍旺;微波輻射下NO轉化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2001年
3 蔣文舉;微波改性活性炭及其脫硫特性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4 李洪義;生物組織微波熱聲斷層成像技術研究[D];第四軍醫(yī)大學;2004年
5 蔣華義;微波對高粘高凝原油作用規(guī)律研究[D];西南石油學院;2004年
6 徐軍;微波-ECR等離子體增強非平衡磁控濺射技術及CN薄膜的制備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2年
7 李洪芹;贗配高速電子遷移率晶體管及其微波單片集成電路研究[D];中國科學院上海冶金研究所;2001年
8 湯建偉;微波電磁場對磷礦酸解液固反應影響的研究[D];四川大學;2003年
9 余顯斌;光纖光柵在微波信號處理中的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05年
10 賀訓軍;Ka波段硅基分布式MEMS傳輸線移相器射頻特性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8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程琰;脫硫活性炭活化方法研究[D];四川大學;2004年
2 莊凱;超級電容器電極材料的研究[D];西華大學;2006年
3 艾鑫淼;烷基氯化物的Kornblum反應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4 劉威;不同聚合方法對義齒基托樹脂撓曲強度影響的實驗研究[D];中國醫(yī)科大學;2006年
5 王建成;超聲波和微波聯(lián)合萃取和氧化脫除煤中硫[D];太原理工大學;2004年
6 孔祥吉;微波與催化氧化組合技術在水處理中的應用[D];黑龍江大學;2004年
7 藍磊;改性膨潤土處理含Cr(Ⅵ)廢水的研究[D];廣西大學;2005年
8 高永艷;水冷式微波電極定量消融脾組織的實驗及臨床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醫(yī)進修學院;2006年
9 彭亮;陸地上空云中液態(tài)水的反演研究[D];中國氣象科學研究院;2007年
10 齊磊;低副瓣微波矩形波導縫隙天線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0688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0688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