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芯帶隙型光子晶體光纖殘余雙折射特性研究
本文關鍵詞:空芯帶隙型光子晶體光纖殘余雙折射特性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空芯帶隙型光子晶體光纖 殘余雙折射 波長依賴性 溫度穩(wěn)定性 光纖傳感
【摘要】:建立了空芯帶隙型光子晶體光纖殘余雙折射理論分析模型,采用全矢量有限元法研究了光纖殘余雙折射產生的原因,最后搭建實驗平臺對空芯帶隙型光子晶體光纖的殘余雙折射進行測試,并對光纖雙折射的波長依賴性和溫度穩(wěn)定性進行了探究。仿真與實驗結果表明,纖芯殘余形變是導致殘余雙折射的重要因素,殘余雙折射隨纖芯橢圓率的增大而增大,同時殘余雙折射的波長依賴性顯著,溫度依賴系數(shù)為0.3×10~(-9)/℃。
【作者單位】: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
【關鍵詞】: 空芯帶隙型光子晶體光纖 殘余雙折射 波長依賴性 溫度穩(wěn)定性 光纖傳感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1205077)
【分類號】:TN253
【正文快照】: 0引言空芯帶隙型光子晶體光纖(Air-core Photonic-Bandgap Fiber,PBGF)自1999年首次拉制成功以來[1],一直以其獨特的導光機制及光學特性成為人們研究的焦點。PBGF結構不同于普通光纖,纖芯為空氣孔,包層為石英玻璃管周期性排列而成,光子帶隙效應也由此產生,從而使光波被限制在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方云團,沈廷根,譚錫林;層狀光子晶體光纖的設計和特征[J];激光雜志;2004年01期
2 任國斌,王智,婁淑琴,簡水生;光子晶體光纖模式的簡并特性研究[J];物理學報;2004年06期
3 劉兆倫,劉曉東,倪正華,李曙光,侯藍田;光子晶體光纖的新進展及其應用[J];光纖與電纜及其應用技術;2004年06期
4 曹軼樂,王永剛,于麗,楊伯君;光子晶體光纖及其在量子通信中的應用[J];光通信技術;2005年05期
5 劉兆倫,劉曉東,倪正華,李曙光,侯藍田;光子晶體光纖的研究新進展及其應用[J];激光雜志;2005年03期
6 李春雷,盛秋琴,開桂云,董孝義;光子晶體光纖的非線性特性研究[J];光電子技術;2005年02期
7 唐燦,劉永智;光子晶體光纖的研究與應用[J];光電子技術;2005年03期
8 賈俊明,陳明陽,向陽,于榮金;光子晶體光纖的纖芯等效半徑分析[J];光子學報;2005年01期
9 王清月,栗巖鋒,胡明列,柴路;光子晶體光纖非線性特性的研究[J];物理;2005年01期
10 劉兆倫,劉建民,馬彪,倪正華,侯藍田,劉曉東;光子晶體光纖的制備和應用進展[J];大連民族學院學報;2005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仲琦;張舒怡;錢小石;徐飛;陸延青;;光子晶體光纖中的模式干涉[A];2009年先進光學技術及其應用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2 王智;任國斌;婁淑琴;簡水生;;光子晶體光纖器件研究進展[A];全國第十一次光纖通信暨第十二屆集成光學學術會議(OFCIO’2003)論文集[C];2003年
3 崔亮;李小英;趙寧波;;基于光子晶體光纖的頻譜可控關聯(lián)光子[A];第十四屆全國量子光學學術報告會報告摘要集[C];2010年
4 姜源源;易麗清;魏泳濤;馮國英;;正方形多芯光子晶體光纖的有限元分析[A];中國計算力學大會'2010(CCCM2010)暨第八屆南方計算力學學術會議(SCCM8)論文集[C];2010年
5 劉小龍;張霞;黃永清;鄭龍;王亞苗;任曉敏;;光子晶體光纖表面增強拉曼散射襯底的研究[A];2009年先進光學技術及其應用研討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6 張靚;陳亞孚;呂景文;;光線量子論研究光子晶體光纖的δ勢壘機制[A];全國第十一次光纖通信暨第十二屆集成光學學術會議(OFCIO’2003)論文集[C];2003年
7 倪屹;王青;張磊;彭江得;;采用光子晶體光纖進行參量放大的理論模擬[A];全國第十一次光纖通信暨第十二屆集成光學學術會議(OFCIO’2003)論文集[C];2003年
8 寧鼎;;光子晶體光纖[A];中國電子學會第十三屆電子元件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9 陳國夫;趙衛(wèi);丁廣雷;趙鑫;楊植;王屹山;;摻稀土光子晶體光纖高功率、超短激光產生與放大研究[A];中國光學學會2006年學術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10 唐宇;王洪;;光子晶體光纖的特性研究及其應用[A];2006北京地區(qū)高校研究生學術交流會——通信與信息技術會議論文集(上)[C];2006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陳傳武;光子晶體光纖項目通過驗收[N];中國化工報;2010年
2 楊四剛;“柚子”是這樣找到的[N];新清華;2007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胡曉明;高非線性光子晶體光纖優(yōu)化設計及其孤子自頻移的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5年
2 張玉艷;磁流體填充光子晶體光纖特性分析及傳感技術研究[D];東北大學;2013年
3 吳銘;光子晶體光纖制造工藝與特性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4 季玲玲;光子晶體光纖中的非線性光學效應[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5 張智華;光子晶體光纖雙芯耦合及傳感機理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9年
6 郭鐵英;新型光子晶體光纖及面向其應用的關鍵技術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7 李宏雷;新型光子晶體光纖及其實用化相關技術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8 閆賀;基于光子晶體光纖的表面增強拉曼探針的實驗研究[D];清華大學;2009年
9 史青;光子晶體光纖及其在傳感領域的應用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10 陳偉;摻稀土光子晶體光纖制備及其特性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李熙斌;光子晶體光纖中非線性參量過程增益特性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8年
2 張浩;光子晶體光纖中超短激光脈沖傳輸?shù)睦碚撗芯縖D];電子科技大學;2009年
3 黎永;光子晶體光纖及結構對其性能影響的數(shù)值模擬[D];新疆大學;2009年
4 譚晨;多組分氧化物玻璃光子晶體光纖的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09年
5 戴娟;光子帶隙型光子晶體光纖及其應用的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9年
6 高健;光子晶體光纖的色散與非線性特性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9年
7 樂庸爐;光子晶體光纖帶隙結構及波導定向耦合特性的研究[D];南昌大學;2008年
8 黃媛媛;高非線性光子晶體光纖的理論設計與制備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9 趙磊;基于光子晶體光纖的大功率高效超寬譜光源研究[D];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2009年
10 竇超;光子晶體光纖基本特性及其應用研究[D];燕山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10245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zigongchenglunwen/10245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