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變電站就地智能設備電磁兼容抗擾度試驗分析
本文關鍵詞:智能變電站就地智能設備電磁兼容抗擾度試驗分析
更多相關文章: 智能變電站 二次智能設備 開關場 就地布置 電磁兼容 抗擾度
【摘要】:隨著智能變電站建設的全面推進,二次智能設備就地布置成為趨勢,但就地布置后,開關場的電磁環(huán)境比保護小室更為嚴酷,為了研究開關場的電磁騷擾對就地智能設備的影響并定量分析電磁騷擾強度,在某110 k V智能變電站就地合并單元發(fā)生異常情況之后,運用排除法確定了刀閘操作產生的電磁騷擾是合并單元產生異常情況的重要原因,隨后對該變電站就地合并單元進行電磁兼容相關實驗并對其結構進行改進,測錄了該110 k V和某500 k V智能變電站的電磁騷擾信號,分析了電磁騷擾信號的幅頻和時頻特性。結果表明:110 k V變電站的合并單元地線騷擾信號峰峰值為4.6 k V,500 k V變電站TV二次側電壓通道騷擾信號的峰峰值甚至達到了6 k V,此騷擾信號峰峰值大于IEC 61000-4-4標準規(guī)定的IV級電快速瞬變脈沖峰值,IEC61000-4-5標準規(guī)定的IV級浪涌(沖擊)信號峰值和IEC61000-4-10標準規(guī)定的IV級阻尼振蕩波幅值,此外,實測的騷擾信號主頻都在兆赫茲級,目前最新的IEC61000-4-10阻尼振蕩波抗擾度標準已經新增了3 MHz、10 MHz和30 MHz的振蕩頻率,因此綜合來看,當前國內的電磁兼容抗擾度試驗標準已不足以考核就地安裝的二次智能設備。
【作者單位】: 江蘇省電力公司電力科學研究院;南京理工大學自動化學院;東南大學儀器與科學學院;
【關鍵詞】: 智能變電站 二次智能設備 開關場 就地布置 電磁兼容 抗擾度
【基金】: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BK20130099;BK2012326)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61203192)~~
【分類號】:TM76;TM63
【正文快照】: Experimental Analysis of EMC Immunity for Field Installed Intelligent Equipmentof Intelligent SubstationJI Jianfei1,YANG Yifei2,YUAN Yubo1,WANG Lihui3(1.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Jiangsu Provincial Power Company,Nanjing 211103,China;2.Department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歐陽力萍,胡仕雄;淺談電磁兼容原理及試驗[J];湖南電力;1999年05期
2 ;第一批實施電磁兼容安全認證的產品目錄(部分)[J];家用電器科技;2000年10期
3 ;北京理工大學2001年第二期電磁兼容(EMC)專業(yè)技術培訓報名通知[J];電源世界;2001年08期
4 ;北京理工大學2002年電磁兼容(EMC)專業(yè)技術培訓報名通知[J];電源世界;2002年01期
5 ;安全與電磁兼容2002年總目錄(總第50期-55期)[J];安全與電磁兼容;2002年06期
6 劉晶紅;電磁兼容測試方法及應用設計[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2004年02期
7 羅來俊;電容對電磁兼容的影響[J];電氣時代;2004年10期
8 尤海云;;電磁兼容及其檢測技術[J];廣東科技;2006年05期
9 李明;朱中文;蔡偉勇;;電磁兼容技術研究現狀與趨勢[J];電子質量;2007年07期
10 朱明杰;吳慎山;;歐盟的電磁兼容(EMC)指令[J];電子測試;2007年10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9條
1 陳紹魁;;智能化電器及系統(tǒng)的電磁兼容[A];第五屆全國智能化電器及應用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1年
2 胡新明;李利;張環(huán)保;;負荷管理終端的電磁兼容措施[A];2005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專委會全國供用電管理自動化學術交流暨供用電管理自動化學科組第二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3 林周布;;面向電磁兼容的低壓電器的設計與現場安裝[A];中國電工技術學會低壓電器專業(yè)委員會第十一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2年
4 韓天行;傅靜波;江峰;梁志成;;電工產品的電磁兼容要求[A];江蘇省電工技術學會成立十周年慶典暨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陸希成;李爽;王建國;王光強;韓峰;;微波混沌腔內激勵電磁場空間分布的統(tǒng)計分析[A];2011年全國微波毫米波會議論文集(下冊)[C];2011年
6 王成多;楊利峰;程雪婷;;智能電器中的電磁兼容及其對策[A];第一屆電器裝備及其智能化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7 胡軍;邱揚;陳鑫;;基于GPIB總線的便攜式電磁兼容自動測試系統(tǒng)[A];全國電磁兼容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6年
8 胡玉生;;基于GMRES的邊界元一有限元混合法在EMC中的應用[A];第17屆全國電磁兼容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9 郭永強;史平君;王希天;;介紹一種性價比優(yōu)良的電源模塊[A];第二屆全國特種電源與元器件年會論文集[C];2002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電磁兼容的基本概念[N];消費日報;2003年
2 成都 丁伍;漫談電子“煙霧”和電磁兼容(EMI)中的問題[N];電子報;200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梁淑芬;典型家用電器電磁兼容共性技術問題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02年
2 肖珊;多溫區(qū)回流焊機溫控系統(tǒng)電磁兼容特性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3 趙坤;電磁兼容用測量儀器高頻傳遞函數的建模方法[D];山東大學;2006年
4 曹小拐;超高壓變電站微機保護的電磁兼容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3年
5 王臨潼;功率變流器的系統(tǒng)參數優(yōu)化及電磁兼容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3年
6 陳忠河;120W LED驅動器的設計[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8908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890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