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工程電介質(zhì)中幾個經(jīng)常涉及的問題與思考
發(fā)布時間:2017-08-07 08:04
本文關鍵詞:關于工程電介質(zhì)中幾個經(jīng)常涉及的問題與思考
更多相關文章: 工程電介質(zhì) 納米電介質(zhì)復合物 硬/軟界面 結構層次 空間電荷限制電流 脈沖電聲法 壓激電流
【摘要】:隨著工程電介質(zhì)領域研究的發(fā)展,諸多沒有得到公認解釋的問題逐漸出現(xiàn),為此,本文提出了幾個重要的問題及思考以供相關研究工作者參考。1994年Lewis首次提出了納米電介質(zhì),2003年至今已成為工程電介質(zhì)領域的研究熱點,但從20余年該領域的研究內(nèi)容、作者的原意以及新近又提出的納米結構電介質(zhì)來看,我們認為應把名稱改為納米電介質(zhì)復合物,并按照低維物理對納米電介質(zhì)作了重新定義。分析了Lewis與Tanaka界面的具體含義,提出了納米高聚物復合物硬/軟界面及其具有結構復雜性、不確定性與易變性的新概念,并剖析了硬、軟表面的尺度及理化特性。提出了從A Einstein還原論、P W Anderson的層展現(xiàn)象與R P Feynmann的思維方法以啟迪相關研究的新思維。從空間電荷限制電流(SCLC)存在條件的約束和高聚物或其復合物中由于自身結構的多層次性、復雜界面、電極接觸以及共存的電子與離子電導等因素的嚴重影響,提出了從歐姆區(qū)過渡到高場區(qū)(即電極注入的SCLC區(qū))不完全是由一種與注入載流子相同的載流子決定的想法,特別是要嚴格審視在測量條件確定時,離子電導對低場與高場區(qū)電流的貢獻。為此,列出了離子電導與電子電導的主要特征與區(qū)別方法。針對脈沖有關的測量空間電荷的方法,特別是已成為國際上測量空間電荷主流方法的脈沖電聲(PEA)方法,提出了PEA的優(yōu)點與不足之處,以及如何去校準測量結果的正確性、重復性,如依據(jù)高聚物結構的特征,建立壓激電流(pressure stimulated current,PSC)裝置,正確判斷電子、離子、偶極子梯度產(chǎn)生的空間電荷,以彌補PEA測量的嚴重不足。
【作者單位】: 青島科技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西安交通大學電力設備電氣絕緣國家重點實驗室;清華大學電力系統(tǒng)及發(fā)電設備控制和仿真國家重點實驗室;哈爾濱理工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
【關鍵詞】: 工程電介質(zhì) 納米電介質(zhì)復合物 硬/軟界面 結構層次 空間電荷限制電流 脈沖電聲法 壓激電流
【分類號】:TM21
【正文快照】: 實驗室,西安710049;3.清華大學電力系統(tǒng)及發(fā)電設備控制和仿真國家重點實驗室,北京100084;4.哈爾濱理工大學電氣與電子工程學院,哈爾濱150080)0引言工程電介質(zhì)尤其是納米電介質(zhì)在電力能源、電子通信、軍事航空等領域有著重要的應用,其微觀、介觀理論與宏觀性能的研究具有重要的,
本文編號:63358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633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