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復雜級聯斷面的多能源協調優(yōu)化技術及應用
發(fā)布時間:2022-11-05 13:13
高占比新能源電力系統(tǒng)中,電源和負荷的雙重波動性給電網潮流精細化控制帶來了挑戰(zhàn)。為解決傳統(tǒng)預留充足裕度的斷面控制方法與新能源消納需求之間的矛盾,首先基于新能源超短期預測結果,考慮一定的運行風險,提出了計及運行風險的新能源超短期預測修正方法;以新能源消納最大化和斷面利用最大化為目標,在常規(guī)系統(tǒng)、機組和網絡約束的基礎上,針對復雜級聯斷面的特點增加切機量約束和檔位唯一性約束條件,建立了考慮復雜級聯斷面的多目標聯合優(yōu)化模型。西北某地區(qū)電網應用實例表明,采用該優(yōu)化模型后新能源棄電時段相關級聯斷面的利用率增加了超過8個百分點,日均增發(fā)新能源電量80萬kW·h,驗證了模型在精確控制斷面潮流、提高新能源和通道利用率方面的有效性。
【文章頁數】:7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風險控制的新能源納入電力系統(tǒng)備用方法[J]. 張振宇,王文倬,馬曉偉,張小東,褚云龍,王康平,劉鑫,蘇彪. 電網技術. 2020(09)
[2]馬爾科夫修正的組合模型在新疆風電中長期可用電量預測中的應用[J]. 劉大貴,王維慶,張慧娥,丘剛,郝紅巖,李國慶,肖桂蓮. 電網技術. 2020(09)
[3]計及大規(guī)模新能源接入的電–氣耦合綜合能源系統(tǒng)穩(wěn)定性評估[J]. 秦文萍,逯瑞鵬,高蒙楠,景祥,鄭惠萍,程雪婷. 電網技術. 2020(05)
[4]新能源參與系統(tǒng)一次調頻分析及參數設置[J]. 劉洋,邵廣惠,張弘鵬,王聰穎. 電網技術. 2020(02)
[5]新能源發(fā)電為主電源的獨立微網多目標優(yōu)化調度模型和算法[J]. 陳恒安,管霖,盧操,李中興,卓映君. 電網技術. 2020(02)
[6]基于相依關系的新能源功率預測場景生成及調度應用[J]. 孫驍強,馬曉偉,張小奇,萬筱鐘,張小東,向異. 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 2019(15)
[7]基于斷面安全約束的高滲透率風-光-水電有功控制策略[J]. 李天權,劉琦,趙潔,方俊鈞,劉滌塵,王林宏. 智慧電力. 2018(11)
[8]電力市場中基于動態(tài)運行備用的安全約束經濟調度方法[J]. 白楊,羅鋼,陳雨果,賴曉文. 電氣自動化. 2018(05)
[9]以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為目標的我國西北-西南聯網容量與送電時序研究[J]. 吳迪,王佳明,李暉,王智冬,張寧,康重慶. 電網技術. 2018(07)
[10]基于長短期記憶網絡的風電場發(fā)電功率超短期預測[J]. 朱喬木,李弘毅,王子琪,陳金富,王博. 電網技術. 2017(12)
本文編號:3702672
【文章頁數】:7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風險控制的新能源納入電力系統(tǒng)備用方法[J]. 張振宇,王文倬,馬曉偉,張小東,褚云龍,王康平,劉鑫,蘇彪. 電網技術. 2020(09)
[2]馬爾科夫修正的組合模型在新疆風電中長期可用電量預測中的應用[J]. 劉大貴,王維慶,張慧娥,丘剛,郝紅巖,李國慶,肖桂蓮. 電網技術. 2020(09)
[3]計及大規(guī)模新能源接入的電–氣耦合綜合能源系統(tǒng)穩(wěn)定性評估[J]. 秦文萍,逯瑞鵬,高蒙楠,景祥,鄭惠萍,程雪婷. 電網技術. 2020(05)
[4]新能源參與系統(tǒng)一次調頻分析及參數設置[J]. 劉洋,邵廣惠,張弘鵬,王聰穎. 電網技術. 2020(02)
[5]新能源發(fā)電為主電源的獨立微網多目標優(yōu)化調度模型和算法[J]. 陳恒安,管霖,盧操,李中興,卓映君. 電網技術. 2020(02)
[6]基于相依關系的新能源功率預測場景生成及調度應用[J]. 孫驍強,馬曉偉,張小奇,萬筱鐘,張小東,向異. 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 2019(15)
[7]基于斷面安全約束的高滲透率風-光-水電有功控制策略[J]. 李天權,劉琦,趙潔,方俊鈞,劉滌塵,王林宏. 智慧電力. 2018(11)
[8]電力市場中基于動態(tài)運行備用的安全約束經濟調度方法[J]. 白楊,羅鋼,陳雨果,賴曉文. 電氣自動化. 2018(05)
[9]以促進可再生能源消納為目標的我國西北-西南聯網容量與送電時序研究[J]. 吳迪,王佳明,李暉,王智冬,張寧,康重慶. 電網技術. 2018(07)
[10]基于長短期記憶網絡的風電場發(fā)電功率超短期預測[J]. 朱喬木,李弘毅,王子琪,陳金富,王博. 電網技術. 2017(12)
本文編號:370267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37026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