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氧化硅/石墨/碳復合負極材料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18 11:52
本課題以天然石墨與一氧化硅復合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為研究對象。天然石墨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具有穩(wěn)定的循環(huán)性能,但其理論比容量僅有372m Ah/g。一氧化硅作為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具有較高的理論比容量,但由于其在脫嵌鋰過程中的體積效應,循環(huán)性能較差。因此,本課題將天然石墨與一氧化硅進行復合,并采用微膨脹、碳包覆改善復合負極材料的循環(huán)性能,降低首次不可逆容量,使其既具有較高比容量,又能獲得較好循環(huán)性能。利用SEM觀測材料的微觀形貌,XRD分析材料的晶型結構,并通過循環(huán)伏安測試和恒流充放電測試對材料的電化學性能進行研究。以過氧化氫為氧化劑,分別以有機酸和無機酸為插層劑,通過液相氧化插層反應及高溫處理制備微膨脹石墨。天然石墨經(jīng)過微膨脹處理之后層間距均變大,可逆容量提高,其倍率性能及循環(huán)性能均好于天然石墨。經(jīng)分析得甲酸作為插層劑最合適,所得微膨脹石墨在0.1C、0.2C、0.5C、1C、2C、5C下的可逆比容量分別為351 m Ah/g、344m Ah/g、328m Ah/g、290m Ah/g、180m Ah/g、59m Ah/g。同時對液相反應時間進行了優(yōu)化,確定合適的反應時間為4h,此條件...
【文章來源】: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黑龍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鋰離子電池工作示意圖
為達到了飽和嵌入。不同階的鋰-石墨層間化合物的示意圖如圖 1hzuku[14]等研究發(fā)現(xiàn)鋰在石墨中的嵌入是逐步進行的,在嵌鋰過程 LiC72、LiC36、LiC27、LiC18、LiC6的鋰-石墨層間化合物。Li+嵌入鄰的碳層將發(fā)生位移,使得一層 C 原子剛好居于另一層 C 原子上重迭方式變成 AAA。有人認為無論 ABAB 還是 ABCABC,嵌入成 AAA。
不同階石墨層間化合物示意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鋰離子電池硅/石墨復合負極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J]. 李新喜,袁曉嬌,張國慶,張新河,張磊. 廣東工業(yè)大學學報. 2014(02)
[2]鋰離子電池材料發(fā)展展望[J]. 賈旭平. 電源技術. 2014(05)
[3]儲能用鋰離子動力電池研究進展[J]. 馬華,從長杰,王馳偉. 化學工業(yè)與工程. 2014(03)
[4]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 喬永民. 高科技與產(chǎn)業(yè)化. 2014(02)
[5]鋰離子電池硅基負極材料的研究進展[J]. 王建平,田文懷,吳寧寧. 電源技術. 2014(01)
[6]鋰離子電池硅負極材料衰退機理的研究進展[J]. 馬增勝,周益春,劉軍,薛冬峰,楊慶生,潘勇. 力學進展. 2013(06)
[7]炭材料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及前景[J]. 聞雷,宋仁升,石穎,李峰,成會明. 科學通報. 2013(31)
[8]天然石墨負極的氧化改性[J]. 趙琢,賈曉川,李晶,李秀平,張園,王華. 新型炭材料. 2013(05)
[9]微擴層鱗片石墨負極材料的制備及電化學性能研究[J]. 何月德,簡志敏,劉洪波,肖海河. 無機材料學報. 2013(09)
[10]天然石墨負極的改性研究[J]. 孟祥德,張俊紅,王妍妍,劉海. 化學學報. 2012(06)
本文編號:3502851
【文章來源】:哈爾濱工業(yè)大學黑龍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鋰離子電池工作示意圖
為達到了飽和嵌入。不同階的鋰-石墨層間化合物的示意圖如圖 1hzuku[14]等研究發(fā)現(xiàn)鋰在石墨中的嵌入是逐步進行的,在嵌鋰過程 LiC72、LiC36、LiC27、LiC18、LiC6的鋰-石墨層間化合物。Li+嵌入鄰的碳層將發(fā)生位移,使得一層 C 原子剛好居于另一層 C 原子上重迭方式變成 AAA。有人認為無論 ABAB 還是 ABCABC,嵌入成 AAA。
不同階石墨層間化合物示意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鋰離子電池硅/石墨復合負極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J]. 李新喜,袁曉嬌,張國慶,張新河,張磊. 廣東工業(yè)大學學報. 2014(02)
[2]鋰離子電池材料發(fā)展展望[J]. 賈旭平. 電源技術. 2014(05)
[3]儲能用鋰離子動力電池研究進展[J]. 馬華,從長杰,王馳偉. 化學工業(yè)與工程. 2014(03)
[4]鋰離子電池負極材料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 喬永民. 高科技與產(chǎn)業(yè)化. 2014(02)
[5]鋰離子電池硅基負極材料的研究進展[J]. 王建平,田文懷,吳寧寧. 電源技術. 2014(01)
[6]鋰離子電池硅負極材料衰退機理的研究進展[J]. 馬增勝,周益春,劉軍,薛冬峰,楊慶生,潘勇. 力學進展. 2013(06)
[7]炭材料在鋰離子電池中的應用及前景[J]. 聞雷,宋仁升,石穎,李峰,成會明. 科學通報. 2013(31)
[8]天然石墨負極的氧化改性[J]. 趙琢,賈曉川,李晶,李秀平,張園,王華. 新型炭材料. 2013(05)
[9]微擴層鱗片石墨負極材料的制備及電化學性能研究[J]. 何月德,簡志敏,劉洪波,肖海河. 無機材料學報. 2013(09)
[10]天然石墨負極的改性研究[J]. 孟祥德,張俊紅,王妍妍,劉海. 化學學報. 2012(06)
本文編號:35028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3502851.html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