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對稱酞菁類染料的設(shè)計合成及其敏化太陽能電池的性能研究
【學位單位】:武漢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年份】:2014
【中圖分類】:O621.13;TM914.4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引言
1.2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結(jié)構(gòu)、工作原理及其性能參數(shù)
1.2.1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基本結(jié)構(gòu)
1.2.2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工作原理
1.2.3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性能評價
1.3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中染料的分類及其研究進展
1.3.1 染料的基本類別
1.3.2 各類主要染料的研究進展
1.4 酞菁類染料的研究進展
1.4.1 酞菁類染料的基本結(jié)構(gòu)、性質(zhì)及其分類
1.4.2 酞菁的拉電子基團對其敏化太陽能電池性能的影響
1.4.3 酞菁的推電子基團對酞菁敏化太陽能電池性能的影響
1.4.4 酞菁的中心金屬和軸向取代基對酞菁敏化太陽能電池性能的影響
1.5 本論文的立題思路及主要研究內(nèi)容
參考文獻
第二章 高度不對稱鋅酞(萘)菁衍生物的設(shè)計合成及其構(gòu)效關(guān)系研究
2.1 引言
2.2 實驗部分
2.2.1 儀器及試劑
2.2.2 酞菁衍生物類染料合成
2.2.3 測試方法
2.2.4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制備與性能測試
2.3 結(jié)果與討論
2.3.1 不對稱酞菁配合物的光譜分析
2.3.2 不對稱酞菁衍生物的電化學性質(zhì)及其能帶結(jié)構(gòu)分析
2.3.3 不對稱酞菁衍生物的分子軌道能級的理論計算
2.3.4 DSSC的光伏性能分析
2.3.5 DSSC的光電化學行為分析
2.4 本章小結(jié)
參考文獻
第三章 高度不對稱硫代四氮雜卟啉的合成及其敏化太陽能電池的光電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實驗部分
3.2.1 儀器及試劑
3.2.2 化合物合成
3.2.3 測試方法
3.2.4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制備與性能測試
3.3 結(jié)果與討論
3.3.1 Zn-tri-TAPNc-2和Zn-tri-TAPNc-3的光譜分析
3.3.2 Zn-tri-TAPNc-2和Zn-tri-TAPNc-3的電化學性質(zhì)及其能帶結(jié)構(gòu)分析
3.3.3 Zn-tri-TAPNc-2和Zn-tri-TAPNc-3的DFT計算
3.3.4 Zn-tri-TAPNc-2和Zn-tri-TAPNc-3敏化的DSSC光伏性能分析
3.3.5 Zn-tri-TAPNc-2和Zn-tri-TAPNc-3的光電化學行為分析
3.4 本章小結(jié)
參考文獻
第四章 敏化條件對高度不對稱酞(萘)菁類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性能的影響
4.1 引言
4.2 實驗部分
4.2.1 儀器及試劑
4.2.2 化合物合成
4.2.3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制備與性能測試
4.3 結(jié)果與討論
4.3.1 共吸附劑CDCA對染料吸附量的影響
4.3.2 染料敏化條件對DSSC的光伏性能的影響
4.3.3 電化學阻抗分析
4.3.4 開路電壓衰減曲線分析
4.4 本章小結(jié)
參考文獻
第五章 具有較大空間位阻的不對稱鋅酞(萘)菁的合成及其敏化太陽能電池的性能研究
5.1 引言
5.2 實驗部分
5.2.1 儀器及試劑
5.2.2 化合物合成
5.2.3 測試方法
5.2.4 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制備與性能測試
5.3 結(jié)果與討論
5.3.1 Zn-tri-PcNc-4和Zn-tri-PcNc-5的光譜分析
5.3.2 Zn-tri-PcNc-4和Zn-tri-PcNc-5的電化學分析
5.3.3 Zn-tri-PcNc-4和Zn-tri-PcNc-5的DFT計算
5.3.4 Zn-tri-PcNc-4和Zn-tri-PcNc-5敏化DSSC的光伏性能分析
5.3.5 Zn-tri-PcNc-4和Zn-tri-PcNc-5敏化DSSC的光電化學行為分析
5.4 本章小結(jié)
參考文獻
附錄
總結(jié)與展望
博士期間取得的主要科研成果
致謝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林華;莫立娥;李文欣;丁勇;戴松元;;納米級包覆層厚度對染料敏化太陽電池中電子注入效率和電子壽命的影響[J];高等學�;瘜W學報;2013年09期
2 汪禹汛;王智;唐笑;劉芳芳;;不同染料吸附狀態(tài)下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電化學阻抗譜研究[J];功能材料;2013年19期
3 孫海燕;馬海紅;徐衛(wèi)兵;周正發(fā);;巰基化P3HT衍生物的合成與表征[J];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2013年12期
4 王璟;丁雨田;陳小焱;張增明;尚興記;;Al摻雜ZnO納米棒光陽極的制備及其在染料敏化太陽電池中的應用[J];硅酸鹽學報;2013年11期
5 夏喜泉;張輝;張桂玲;;N-雜環(huán)卡賓-吡啶基釕光敏染料的電子結(jié)構(gòu)和光譜性質(zhì)的理論研究[J];高等學�;瘜W學報;2014年05期
6 秦元成;陳科信;李明俊;史少欣;謝宇;錢莉民;;基于咔唑的共軛聚合物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J];功能材料;2014年08期
7 諾桑;措加旺姆;次仁;羅布;卓嘎;次仁央金;Ladislav Kocbach;Jakob Stamnes;;天然色素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制備[J];材料導報;2013年S2期
8 王璟;丁雨田;胡勇;張增明;尚興記;;二氧化鈦包覆氧化鋅納米陣列光陽極的制備與性能[J];硅酸鹽學報;2014年07期
9 肖斌;徐長志;朱忠其;柳清菊;;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TiO_2光陽極研究進展[J];功能材料;2014年16期
10 張晴;朱維菊;方敏;殷芳芳;李村;;一種含噻吩環(huán)的咔唑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光學性質(zhì)和理論計算[J];安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5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高俊珊;新型酞菁分子、自組裝納米結(jié)構(gòu)合成及應用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2 郭薇;納米半導體材料對新型薄膜太陽能電池性能影響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3年
3 崔官偉;微納結(jié)構(gòu)催化劑的設(shè)計合成及其在光催化反應中的應用[D];山東師范大學;2013年
4 張海;二噻吩并吡咯類新型染料的合成及其在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中的應用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5 Zafar Iqbal(成遠高);雙向/三向共軛延長鏈吩噻嗪染料的合成及其光伏性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3年
6 萬中全;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光電轉(zhuǎn)換材料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13年
7 劉蕊;改性TiO_2納米管陣列的制備及光電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8 孫寶;一維殼核式復合半導體雜化敏化太陽能電池的研究[D];北京化工大學;2012年
9 李士鋒;以羥基為吸附基團的光敏劑及芳胺類空穴傳輸材料應用于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的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2年
10 樓燕燕;ZnO光電極微納結(jié)構(gòu)設(shè)計及界面電荷復合機制[D];上海大學;2013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毛利軍;鋅酞菁類化合物的合成、結(jié)構(gòu)及性能研究[D];中北大學;2013年
2 張良;新型卟啉聚合物及其雜化納米材料的制備與性質(zhì)研究[D];山東師范大學;2013年
3 杜娟;咔唑類染料敏化劑的合成及在太陽能電池中的應用研究[D];鄭州大學;2013年
4 張高賓;三苯胺類敏化染料的合成與光電性能的研究[D];鄭州大學;2013年
5 張衡;染料敏化太陽能電池鈦基光陽極及新型對電極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13年
6 劉莉;喹啉類有機染料敏化劑光電性質(zhì)的理論研究[D];蘭州理工大學;2013年
7 朱光輝;金屬氧化物半導體納米晶電極的電化學和光電化學性質(zhì)[D];信陽師范學院;2013年
8 李蕩;ZnO微納米結(jié)構(gòu)的可控制備、生長機理及性能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3年
9 劉新平;N,N-二苯腙類染料和二茚并吡嗪類共軛聚合物的合成及其光伏性質(zhì)的研究[D];湘潭大學;2012年
10 黃紅艷;新型酞菁類光伏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D];湘潭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87294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2872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