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暈籠中無線電干擾高壓側測量結果的校準方法
【圖文】:
擼嘈鄰?為它是對無線電干擾電流的直接測量,因而被廣泛采用[8-14]。在高壓側測量時,因為測量回路的接入,改變了導線的終端特性,進而改變了電暈電流在導線上的傳播特性,當這個影響大到不能忽略時,在使用測量結果計算激發(fā)函數(shù)時需要對其進行校準。但是目前各個國家對高壓側測量結果的校準方法并不統(tǒng)一,所以本文將從理論出發(fā),研究電暈籠中高壓側測量結果的校準問題,并給出電暈籠中高壓側測量結果的校準方法。1高壓側測量方法1.1測量回路介紹根據電力行業(yè)標準[15],高壓側的測量回路如圖1所示。圖1中,C為耦合電容器,L為諧振電抗器,R1和R2為分壓電阻,RM為測量儀器的內阻。分壓電阻R2應與測量儀器的內阻RM相匹配。RM與R2并聯(lián)后,再與R1串聯(lián),其總阻抗應該與導線的波阻抗相匹配。諧振電抗器L和耦合電容器C組成了1個選頻電路,在測量頻率附近應該呈現(xiàn)低阻抗,,而在其他頻帶應該呈現(xiàn)高阻抗。1.2激發(fā)函數(shù)的求取通過圖1所示電路測量得到的RM和R2兩端的無線電干擾電壓URI,進而可以得到無線電干擾電流IRI=2URI/RM。根據激發(fā)函數(shù)理論[16],導線發(fā)生電暈時,單位長度上的注入電流為02CIΓε′′=π(1)式中:I′為單位長度導線上的注入電流;C′為單位長導線對地電容;ε0為真空中的介電常數(shù);Γ為激發(fā)函數(shù)。導線上的全電流aI=I′l(l為測量導線的長度),由于電暈籠中的導線在端部接有測量回路,存在波的折反射過程,測量得到的電流IRI并不是導線上的全電流,其關系是Ia=GIRI,G即為電暈籠中高壓側無線電干擾測量結果的校準系數(shù)。得到校準系數(shù)G后,可以通過式(1)得到導線的激發(fā)函數(shù)RI0I2GlCεΓ
過程,測量得到的電流IRI并不是導線上的全電流,其關系是Ia=GIRI,G即為電暈籠中高壓側無線電干擾測量結果的校準系數(shù)。得到校準系數(shù)G后,可以通過式(1)得到導線的激發(fā)函數(shù)RI0I2GlCεΓπ=′(2)對于校準系數(shù)G的取值,各個國家的做法并不統(tǒng)一,美國特高壓(ultrahighvoltage,UHV)計劃中[9-10],G取為3dB(無線電干擾的測量結果一般用dB做單位,所以校準系數(shù)也取用dB),日本的YukioNakano等對高壓側的測量結果未做校準,即G取為0dB[17]。2校準系數(shù)的理論分析考慮一般情況,如圖2所示,測量回路的總阻抗為Z2,導線的另一端阻抗為Z1,在點x處向導線注入一個正弦電流Jx。根據傳輸線理論,點y(y≥x)的電流可以用點x的電壓xU和電流xI表示為csinh()cosh()xyxyxUIyxIZ=+γγ(3)式中:Zc為線路波阻抗;γ=α+jβ是線路的傳播常數(shù),α、β為常數(shù)。而x點處的電壓和電流分別為:xAxBxxxAxBZZUJZZ=+(4)xAxxxAxBZIJZZ=+(5)圖1無線電干擾測量回路Fig.1MeasuringcircuitofRI圖2電流單點注入示意圖Fig.2Currentinjectionatonepoint
【作者單位】: 清華大學電機工程與應用電子技術系;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
【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973計劃)(2011CB209402-4)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237004)~~
【分類號】:TM83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齊磊,崔翔,盧鐵兵,谷雪松;屏蔽電纜的分布參數(shù)測量及瞬態(tài)分析[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5年06期
2 張文亮;于永清;李光范;范建斌;宿志一;陸家榆;李博;;特高壓直流技術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7年22期
3 舒印彪;張文亮;;特高壓輸電若干關鍵技術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7年31期
4 張文亮;郭劍;陸家榆;李光范;孫麟;;我國特高壓直流電暈籠的結構參數(shù)與設計原則[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9年28期
5 謝莉;陸家榆;張文亮;郭劍;;特高壓直流長、短輸電線路無線電干擾的轉換關系分析[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3年07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牛林;特高壓交流輸電線路電磁環(huán)境參數(shù)預測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丁理杰;劉洋;杜新偉;周惟婧;;提高初期特高壓互聯(lián)電網穩(wěn)定性措施初探[J];四川電力技術;2009年S1期
2 羅青林;謝德馨;;變壓器絕緣可靠性評價的全域電力線掃描法[J];沈陽工業(yè)大學學報;2010年06期
3 唐權;鄧盈盈;戴松靈;朱國俊;宋福龍;;“疆電入川”直流輸電電壓等級及導線截面選型[J];四川電力技術;2013年01期
4 黃海煜;于文娟;;區(qū)域電網互聯(lián)下的省間聯(lián)絡線功率控制評價標準研究[J];水電能源科學;2013年10期
5 郭彥杰;王麗芳;廖承林;;基于阻抗測量的電動汽車串擾特性分析[J];汽車工程;2014年01期
6 梁玲;肖先勇;;考慮波形起始點的特高壓變電站雷電入侵過電壓分析[J];四川電力技術;2014年02期
7 宋瑋;劉桂林;;電網大停電若干關鍵技術的探討[J];國網技術學院學報;2014年01期
8 王新;宋元鋒;王明;李復明;;陜西電網直流輸電關鍵技術框架設置論證[J];陜西電力;2010年12期
9 周云峰;;交流系統(tǒng)故障對德寶HVDC換相失敗的影響分析[J];陜西電力;2011年11期
10 劉巖;劉啟新;;“三華”電網知識簡介[J];應用能源技術;2011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9條
1 李學斌;李爽;蔡強;林莘;徐建源;;1100 kV GIS暫態(tài)過電壓特性與設備絕緣性能研究[A];2010輸變電年會論文集[C];2010年
2 李學斌;吳冠男;林莘;徐建源;;1000 kV同塔雙回線路感應電壓和電流的計算分析[A];2010輸變電年會論文集[C];2010年
3 梁旭懿;王鋼;李海鋒;李志鏗;;交流系統(tǒng)故障對直流換相失敗的關聯(lián)性分析[A];中國高等學校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第二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4 王成亮;黃磊;向昌明;翟學鋒;衛(wèi)志農;孫國強;;特高壓輸電建設及其對江蘇電網的影響探討[A];第二十屆華東六省一市電機工程(電力)學會輸配電技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2年
5 郭萌;胡繼軍;;±800kV直流換流站站用電系統(tǒng)原理接線[A];第十九屆輸配電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6 王亮;徐建源;林莘;;高壓斷路器電機操動機構控制技術研究[A];2012輸變電年會論文集[C];2012年
7 申萌;鐘磊;陸建挺;張小勇;郝宇亮;;標準雷電沖擊電壓過沖抑制回路的仿真及試驗研究[A];2012輸變電年會論文集[C];2012年
8 鄧軍;肖遙;楚金偉;趙宇明;張斌;倪園;夏輝;張建功;;±800kV云廣特高壓直流線路無線電干擾測量與分析[A];廣東省水力發(fā)電工程學會2012年獲獎優(yōu)秀科技論文集[C];2012年
9 鄧軍;肖遙;楚金偉;李立mg;趙宇明;張建功;;±800kV云廣特高壓直流線路無線電干擾仿真計算與測試分析[A];第四屆全國架空輸電線路技術交流研討會論文集[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朱少敏;多媒體數(shù)字水印若干關鍵算法研究[D];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2010年
2 汪隆君;電網可靠性評估方法及可靠性基礎理論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3 張璞;多直流饋入受端交流電網繼電保護動作特性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4 羅兆楠;直流輸電線路鄰近建筑物時合成電場計算方法及其應用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5 劉士利;改進的邊界元法及其在電場計算中的應用[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6 王峰;高壓直流輸電系統(tǒng)基本設計若干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7 屈剛;考慮網絡輸電能力的多目標輸電網規(guī)劃方法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09年
8 肖冬萍;特高壓交流輸電線路電磁場三維計算模型與屏蔽措施研究[D];重慶大學;2009年
9 牛海清;高壓直流局部放電的模糊識別及去噪策略[D];華南理工大學;2009年
10 孫海峰;換流站換流系統(tǒng)的寬頻電路建模方法和應用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馮治國;高壓輸電導線電暈放電的數(shù)值解析[D];哈爾濱理工大學;2010年
2 劉本勇;并行交直流輸電線路地面合成場強的計算研究[D];山東大學;2010年
3 李爽;GIS中DS操作產生的電磁暫態(tài)問題及其影響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1年
4 王立成;同塔多回特高壓輸電線路電磁環(huán)境影響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5 付朝國;高壓輸電線路和變電站工頻電磁輻射分析[D];河南理工大學;2011年
6 魏菊芳;特高壓換流閥塔寄生電容參數(shù)提取及沖擊特性試驗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7 盧文浩;±800kV換流站直流側雷電侵入波過電壓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8 程煒;特高壓輸電線路電磁環(huán)境的數(shù)值仿真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9 蘇杰;超高壓輸電走廊土壤電阻率測量及其電場分布特征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10 鄒楊;特高壓交直流并行輸電線路的無線電干擾問題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陸青山;;高海拔地區(qū)對電暈雜音的影響[J];四川電力技術;1981年04期
2 汪秀麗;;特高壓輸電技術的發(fā)展[J];水利電力科技;2006年02期
3 盧鐵兵,崔翔;變電站空載母線波過程的數(shù)值分析[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0年06期
4 齊磊,盧鐵兵,張重遠,崔翔;考慮多層土壤時架空線的瞬態(tài)分析[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3年05期
5 焦尚彬;劉丁;鄭崗;張青;;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機的絕緣子等值附鹽密度預測[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6年02期
6 舒立春;白困利;胡琴;蔣興良;楊慶;;基于支持向量機的復雜環(huán)境條件下絕緣子閃絡電壓的預測[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6年17期
7 張文亮;于永清;李光范;范建斌;宿志一;陸家榆;李博;;特高壓直流技術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7年22期
8 張文亮;陸家榆;鞠勇;于永清;李光范;;±800kV直流輸電線路的導線選型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7年27期
9 舒印彪;張文亮;;特高壓輸電若干關鍵技術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7年31期
10 鞠勇;陸家榆;郭劍;韓輝;薛辰東;趙鵬;;特高壓直流試驗線段的功能與方案設計[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8年34期
本文編號:252206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25220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