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適用于不平衡電網(wǎng)情況下的改進型控制策略研究
[Abstract]:In order to realize the output of balanced three-phase current of photovoltaic grid-connected inverter under the condition of unbalanced voltage, the mathematical model of photovoltaic grid-connected inverter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ree-phase imbalance of power grid voltage is established. The shortcomings of PI control strategy in traditional synchronous rotating dq coordinate system are analyzed. Based on the study of double dq-PI control in synchronous rotating positive and negative sequence coordinate system, an improved dq-PI control strategy is proposed. In PSCAD environment, the traditional PI control strategy and the improved dq-PI control strategy are compared and verifi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double dq-PI control, The improved dq-PI control strategy for photovoltaic grid-connected inverter can also obtain three-phase balanced output current, but the algorithm is simpler.
【作者單位】: 珠海許繼電氣有限公司;
【基金】:國家電網(wǎng)公司科技項目(2012-094)
【分類號】:TM46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黃國棟;楊仁剛;馮小明;;三相不平衡負載無功補償方法的研究[J];電測與儀表;2011年04期
2 章瑋;王宏勝;任遠;胡家兵;賀益康;;不對稱電網(wǎng)電壓條件下三相并網(wǎng)型逆變器的控制[J];電工技術學報;2010年12期
3 楊曉萍;段先鋒;鐘彥儒;;直驅永磁同步風電機組不對稱故障穿越的研究[J];電機與控制學報;2010年02期
4 劉紅;李峗;徐宗發(fā);;應用于三相并網(wǎng)逆變器的PR解耦控制器[J];電力電子技術;2013年04期
5 姚致清;張茜;劉喜梅;;基于PSCAD/EMTDC的三相光伏并網(wǎng)發(fā)電系統(tǒng)仿真研究[J];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2010年17期
6 郭小強;鄔偉揚;漆漢宏;;電網(wǎng)電壓畸變不平衡情況下三相光伏并網(wǎng)逆變器控制策略[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3年03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巍;向鐵元;李安;謝小燕;曾爽;;基于MATLAB-PSASP的光伏并網(wǎng)暫態(tài)穩(wěn)定計算模型[J];電力自動化設備;2012年06期
2 戴鵬;董蘇;程堯;符曉;;基于PR調節(jié)器的PWM整流器VFOC控制[J];電氣傳動;2012年04期
3 姚駿;陳西寅;廖勇;李輝;黃嵩;;抑制負序和諧波電流的永磁直驅風電系統(tǒng)并網(wǎng)控制策略[J];電網(wǎng)技術;2011年07期
4 焦在強;;大規(guī)模風電接入的繼電保護問題綜述[J];電網(wǎng)技術;2012年07期
5 曾正;楊歡;趙榮祥;;LCL濾波并網(wǎng)逆變器的魯棒控制[J];高電壓技術;2011年12期
6 王琪;馬小三;李海英;;基于PSCAD的改進后的光伏電池仿真研究[J];高壓電器;2012年04期
7 王琪;馬小三;李海英;李紹銘;;環(huán)境溫度對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輸出特性的影響[J];電源技術;2012年07期
8 毛蘇閩;蔡旭;;大容量鏈式電池儲能功率調節(jié)系統(tǒng)控制策略[J];電網(wǎng)技術;2012年09期
9 朱克平;江道灼;胡鵬飛;;含電動汽車充電站的新型直流配電網(wǎng)研究[J];電網(wǎng)技術;2012年10期
10 劉素梅;畢天姝;薛安成;;深度不對稱故障下逆變電源控制策略研究[J];電力科學與技術學報;2012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蔚蘭;分布式并網(wǎng)發(fā)電系統(tǒng)低電壓穿越問題的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上海大學;2011年
2 莊凱;直驅永磁同步風電機組并網(wǎng)變換器關鍵技術研究[D];重慶大學;2012年
3 王要強;LCL濾波的并網(wǎng)逆變系統(tǒng)及其適應復雜電網(wǎng)環(huán)境的控制策略[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4 唐芬;直驅永磁風力發(fā)電系統(tǒng)并網(wǎng)技術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2年
5 賴紀東;基于CSC永磁直驅風力發(fā)電系統(tǒng)協(xié)調控制方法與策略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2年
6 肖飛;直驅式永磁同步風力發(fā)電變流器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7 陳燕東;微電網(wǎng)多逆變器控制關鍵技術研究[D];湖南大學;2014年
8 夏正龍;LCL濾波器的鏈式STATCOM關鍵技術研究[D];中國礦業(yè)大學;2014年
9 趙新;電勵磁直驅風力發(fā)電機并網(wǎng)控制技術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4年
10 李彥林;微電網(wǎng)電能質量主動控制策略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琪祁;大型光伏電站接入電網(wǎng)的技術和特性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2 李淅;微網(wǎng)中光伏發(fā)電系統(tǒng)的電能質量分析與控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3 張新偉;電氣化鐵路對新疆電網(wǎng)電能質量影響的分析研究[D];新疆大學;2011年
4 苗琰;直驅型風力發(fā)電機組用變流器控制策略的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5 鄧浩;光伏與微型燃氣輪機混合微網(wǎng)建模及控制策略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6 田小禾;光儲混合系統(tǒng)的控制與保護[D];天津大學;2012年
7 趙旭光;串聯(lián)式混合動力汽車APU系統(tǒng)速度和功率跟蹤控制[D];燕山大學;2012年
8 高文增;風力發(fā)電油液驅動系統(tǒng)控制策略的研究[D];燕山大學;2012年
9 杜俊;光—水復合能源聯(lián)合發(fā)電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10 杜振華;永磁直驅風力發(fā)電系統(tǒng)故障穿越技術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瞿興鴻;廖勇;姚駿;劉刃;;永磁同步直驅風力發(fā)電系統(tǒng)的并網(wǎng)變流器設計[J];電力電子技術;2008年03期
2 馬海嘯;;一種新穎的比例積分諧振控制策略[J];電力電子技術;2011年06期
3 劉其輝,賀益康,趙仁德;變速恒頻風力發(fā)電系統(tǒng)最大風能追蹤控制[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3年20期
4 胡家兵;賀益康;郭曉明;年珩;;不平衡電壓下雙饋異步風力發(fā)電系統(tǒng)的建模與控制[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7年14期
5 胡書舉;李建林;許洪華;;永磁直驅風電系統(tǒng)低電壓運行特性的分析[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7年17期
6 張春暉;;大型風電設備發(fā)展的新方向——定子超高壓 轉子永磁化[J];電器工業(yè);2007年07期
7 韓學軍;王晶浩;潘超;高琨;;綜合補償三相不平衡負載的研究[J];電網(wǎng)技術;2006年S2期
8 尹明;李庚銀;張建成;趙巍然;薛軼峰;;直驅式永磁同步風力發(fā)電機組建模及其控制策略[J];電網(wǎng)技術;2007年15期
9 謝連富;單鐵銘;;不平衡電流無功補償方法的研究[J];繼電器;2006年09期
10 孫自勇;宇航;嚴干貴;李軍徽;陳葳;;基于PSCAD的光伏陣列和MPPT控制器的仿真模型[J];電力系統(tǒng)保護與控制;2009年19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寧;;“不平衡”的召回[J];產品可靠性報告;2010年09期
2 朱泰;;機組的振動及其消除[J];電力技術通訊;1980年01期
3 王相武;;對洗衣機脫水筒運轉時不平衡與振動現(xiàn)象的分析[J];家用電器科技;1987年04期
4 王漢英;;解析單面平衡法[J];試驗機與材料試驗;1982年01期
5 趙安秀;;測量運轉設備振動的方法[J];水泥;1990年03期
6 王萌;施艷艷;王海明;沈明輝;;不平衡電網(wǎng)電壓下雙饋風力發(fā)電系統(tǒng)強勵控制[J];測控技術;2014年07期
7 翔撲;世界超巨型水電工程的設計和設想[J];大壩與安全;1989年Z1期
8 李明;李潔;;基于三環(huán)控制的慣性穩(wěn)定平臺不平衡擾動建模[J];中國慣性技術學報;2014年04期
9 彭傳圣;;港口集裝箱吞吐量的不平衡性[J];集裝箱化;2007年04期
10 彭傳圣;;關于碼頭工藝設計中不平衡系數(shù)的研究[J];港口裝卸;2008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雨石;唐麗敏;王庸凱;陳文科;;關于中日航線集裝箱運量不平衡原因的分析[A];中國航海學會——2004年度學術交流會優(yōu)秀論文集[C];2004年
2 廖芳宇;;基于LabVIEW的三相不平衡的測量[A];2011年云南電力技術論壇論文集(入選部分)[C];2011年
3 沙鵬程;;關于西部民營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思考[A];第十四次全國回族學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3年
4 張敦偉;丁博;;配電網(wǎng)三相不平衡補償?shù)奶接慬A];2007中國電機工程學會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專委會供用電管理自動化學科組(分專委會)二屆三次會議論文集[C];2007年
5 王仲生;王翔;;轉子不平衡自愈監(jiān)控系統(tǒng)設計[A];第七屆全國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9年
6 王中卿;李壽山;朱巧明;李培峰;周國棟;;基于不平衡數(shù)據(jù)的中文情感分類[A];中國計算語言學研究前沿進展(2009-2011)[C];2011年
7 冉亮;胡海輝;;論變電站電能不平衡的有效檢查方法[A];華東六省一市電機(電力)工程學會輸配電技術研討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5年
8 暴慶民;胡偉;何輒;李海龍;趙永強;趙東樓;揣宇;;火電廠原煤斗棚煤自動疏通分析以及對策[A];《電站信息》2013年第07期[C];2013年
9 于寶山;龔鎮(zhèn)雄;王翠萍;李東暉;李吶;;音樂對經絡不平衡指數(shù)的影響[A];中國音樂治療學會第三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3年
10 陳秀華;宋艷華;丁曉欽;;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剝削及其主要形式[A];上海市社會科學界第五屆學術年會文集(2007年度)(馬克思主義研究學科卷)[C];2007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海北支隊 高軍;抓基層應重點抓薄弱環(huán)節(jié)[N];人民武警;2008年
2 本報記者 李香才;運網(wǎng)不平衡為智能交通提供空間[N];中國證券報;2013年
3 記者 王傳真 葉前;深圳特區(qū)擴至全市[N];新華每日電訊;2010年
4 東航國際金融香港公司 金緯;人民幣“外升內貶”緣于經濟不平衡[N];證券時報;2012年
5 記者 田俊榮;銀行業(yè)仍存在三大不平衡[N];人民日報;2006年
6 ;全球央行聯(lián)手難解“貨幣不平衡”困局[N];21世紀經濟報道;2011年
7 本報記者 朱宇;羅奇:中國經濟應解決發(fā)展不平衡問題[N];中國證券報;2009年
8 記者 梁敏 編輯 朱賢佳;全球利率政策兩極分化凸顯經濟復蘇不平衡[N];上海證券報;2009年
9 市委講師團;怎么看我國發(fā)展不平衡[N];德州日報;2010年
10 記者 嚴婷;各國金融政要:為“經濟不平衡”探尋平衡之路[N];第一財經日報;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芷滔;嚴格成對不平衡可分組設計[D];北京交通大學;2014年
2 朱曉冬;量刑不平衡問題研究[D];蘇州大學;2006年
3 王代弟;配電網(wǎng)三相不平衡問題的分析與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07年
4 張玉;信貸作為金融不平衡的先行指示器的有效性分析[D];廣東財經大學;2014年
5 袁小慶;不平衡數(shù)據(jù)問題的統(tǒng)計分析[D];東北師范大學;2006年
6 孫瑞;不平衡電網(wǎng)電壓下雙饋風電機組的輸出特性分析和控制[D];燕山大學;2014年
7 孫永亮;訂單流不平衡和股票價格行為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8 茹一帆;TDD MIMO-OFDM系統(tǒng)中I/Q不平衡的估計與補償[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4年
9 鐘文壽;基于不平衡數(shù)據(jù)的銀行破產分類算法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10 王中卿;基于不平衡數(shù)據(jù)的情感分類方法研究[D];蘇州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4960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24960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