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撬棒保護接入的雙饋感應發(fā)電機轉子磁鏈動態(tài)特性
[Abstract]:The connection of crowbar protection circuit will change the coupling process and coupling strength between stator and rotor flux chains of doubly-fed induction generator (DFIG) during low voltage traversing, which will affect the flux attenuation dynamics and crowbar protection performance. In order to solve this problem, a kind of flux coupling coefficient is proposed to describe the inductive interaction between stator flux chain and rotor winding, and the transient coupling process of the motor is treated as a superposition of different states after the fault of the power network. The coupling law of crowbar resistance to the positive sequence, negative sequence and transient reverse AC component amplitude and phase angle of rotor induced flux chain is studied comprehensively. The rotor flux dynamic response process is described by rotor flux space vector diagram and vector locus diagram. Finally, aiming at the problem of selecting the value of crowbar under the asymmetric fault of power network, a method of selecting the value of prying rod resistance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rotor flux amplitude ratio and optimal inclination angle is proposed. This method can reduce the transient impact of the unit due to the improper coupling of the flux chain, thus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external reactive power characteristics and transient performance of the unit. The theoretical analysis and the proposed method are verified by MATLAB/Simulink simulation.
【作者單位】: 四川大學電氣信息學院;
【基金】:高等學校博士學科點專項科研基金資助項目(20130181110004) 四川省科技支撐計劃項目(2013GZ0062)~~
【分類號】:TM3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學廣;徐殿國;李偉偉;;雙饋風力發(fā)電機三相短路電流分析[J];電機與控制學報;2008年05期
2 胡家兵;孫丹;賀益康;趙仁德;;電網(wǎng)電壓驟降故障下雙饋風力發(fā)電機建模與控制[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6年08期
3 朱曉東;石磊;陳寧;朱凌志;劉皓明;劉雋;;考慮Crowbar阻值和退出時間的雙饋風電機組低電壓穿越[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0年18期
4 李輝;廖勇;姚駿;劉刃;;不對稱電網(wǎng)故障下雙饋風電機組低電壓穿越方案比較研究[J];重慶大學學報;2011年11期
5 翟佳俊;張步涵;謝光龍;毛承雄;王魁;;基于撬棒保護的雙饋風電機組三相對稱短路電流特性[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3年03期
6 蔚芳;劉其輝;謝孟麗;張建華;;適應多類型故障的雙饋風電機組低電壓穿越綜合控制策略[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3年05期
7 張艷霞;童銳;趙杰;宣文博;;雙饋風電機組暫態(tài)特性分析及低電壓穿越方案[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3年06期
8 孟永慶;翁鈺;王錫凡;魏磊;張磊;;雙饋感應發(fā)電機暫態(tài)性能精確計算及Crowbar電路參數(shù)優(yōu)化[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14年08期
9 周宏林;楊耕;;不同電壓跌落深度下基于撬棒保護的雙饋式風機短路電流特性分析[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9年S1期
10 賀益康;胡家兵;;雙饋異步風力發(fā)電機并網(wǎng)運行中的幾個熱點問題[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2年27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臧曉笛;馬伯樂;;適用于電網(wǎng)電壓小幅下降的雙饋電機勵磁控制仿真研究[J];大功率變流技術;2009年02期
2 喻沖;宋平崗;劉鵬;李輝;;不對稱故障下雙饋風力發(fā)電系統(tǒng)網(wǎng)側變流器的控制方法[J];大功率變流技術;2011年01期
3 徐鳳星;佘岳;劉連根;蔣耀生;劉志星;劉鵬飛;;電網(wǎng)電壓嚴重不對稱或零電壓時DFIG風電機組不間斷運行的實現(xiàn)[J];大功率變流技術;2012年01期
4 劉志星;胡嬋娟;年珩;程鵬;;雙饋風電變流器低電壓穿越下Crowbar電阻的優(yōu)化設計[J];大功率變流技術;2012年01期
5 臧曉笛;;幾種雙饋式變速恒頻風電機組低電壓穿越技術對比分析[J];變頻器世界;2008年05期
6 周鵬;賀益康;胡家兵;;電網(wǎng)不平衡狀態(tài)下風電機組運行控制中電壓同步信號的檢測[J];電工技術學報;2008年05期
7 李鳳婷;晁勤;;基于Matlab與遺傳算法的風電容量[J];電工技術學報;2009年03期
8 蔚蘭;陳國呈;宋小亮;曹大鵬;吳國祥;;一種雙饋感應風力發(fā)電機低電壓穿越的控制策略[J];電工技術學報;2010年09期
9 蔚蘭;陳宇晨;陳國呈;吳國祥;;雙饋感應風力發(fā)電機低電壓穿越控制策略的理論分析與實驗研究[J];電工技術學報;2011年07期
10 王勇;張純江;柴秀慧;高俊娥;杜翠;;電網(wǎng)電壓跌落情況下雙饋風力發(fā)電機電磁過渡過程及控制策略[J];電工技術學報;2011年12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胡書舉;李建林;許洪華;;變速恒頻風電系統(tǒng)應對電網(wǎng)故障的保護電路分析[J];變流技術與電力牽引;2008年01期
2 趙仁德,賀益康,劉其輝;提高PWM整流器抗負載擾動性能研究[J];電工技術學報;2004年08期
3 賀益康;周鵬;;變速恒頻雙饋異步風力發(fā)電系統(tǒng)低電壓穿越技術綜述[J];電工技術學報;2009年09期
4 蔚蘭;陳宇晨;陳國呈;吳國祥;;雙饋感應風力發(fā)電機低電壓穿越控制策略的理論分析與實驗研究[J];電工技術學報;2011年07期
5 王勇;張純江;柴秀慧;高俊娥;杜翠;;電網(wǎng)電壓跌落情況下雙饋風力發(fā)電機電磁過渡過程及控制策略[J];電工技術學報;2011年12期
6 張學廣;徐殿國;李偉偉;;雙饋風力發(fā)電機三相短路電流分析[J];電機與控制學報;2008年05期
7 張學廣;徐殿國;;電網(wǎng)對稱故障下基于active crowbar雙饋發(fā)電機控制[J];電機與控制學報;2009年01期
8 鄧文浪;陳智勇;段斌;;提高雙饋式風電系統(tǒng)故障穿越能力的控制策略[J];電機與控制學報;2010年12期
9 劉其輝,賀益康,趙仁德;變速恒頻風力發(fā)電系統(tǒng)最大風能追蹤控制[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3年20期
10 賀益康,鄭康,潘再平,劉其輝;交流勵磁變速恒頻風電系統(tǒng)運行研究[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4年1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鐵軍,單潮龍,趙鏡紅,張俊洪;異步電機矢量控制中轉子磁鏈的直接觀測方法[J];海軍工程大學學報;2002年05期
2 鄭軍;王云寬;張欣;秦曉飛;;基于閉環(huán)擴張狀態(tài)觀測器的轉子磁鏈觀測[J];電機與控制應用;2008年10期
3 趙典;強寶民;;新型轉子磁鏈觀測器的設計與仿真[J];起重運輸機械;2012年09期
4 尹雁,邱阿瑞,王光輝;一種改進的電壓型轉子磁鏈估計模型[J];電氣傳動;2000年06期
5 李紅波;張凱;趙暉;熊健;康勇;;基于自抗擾技術的感應電機轉子磁鏈閉環(huán)觀測和速度估算[J];電工技術學報;2012年04期
6 劉紅星;辛小南;;關于異步電機轉子磁鏈的龍伯格降維觀測器的討論[J];科技資訊;2007年23期
7 劉國海 ,戴先中;交流電機轉速和轉子磁鏈自適應辨識的一種新方法[J];電氣傳動;2001年05期
8 劉培剛;;異步電機轉子磁鏈兩種電流觀測模型的仿真研究[J];電氣開關;2009年05期
9 許思猛;陳沖;;轉子磁鏈誤差對感應電機觀測器穩(wěn)定性影響[J];電機與控制學報;2012年01期
10 趙雷廷;刁利軍;董侃;劉志剛;;基于狀態(tài)空間拆分重組的牽引異步電機閉環(huán)離散全階轉子磁鏈觀測器[J];電工技術學報;2013年10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胡躍偉;基于轉子磁鏈觀測器的可控磁通永磁同步電機矢量控制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2 趙宇琨;三相異步電動機轉子磁通在線觀測方法研究[D];大連交通大學;2008年
3 王利博;無速度傳感器矢量控制系統(tǒng)中的若干參數(shù)辨識問題[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4 曾曉斌;基于MRAS無速度傳感器矢量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D];五邑大學;2014年
5 劉勇;基于多采樣率和模糊控制的交流調速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xiàn)[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6 付寧寧;基于FPGA無速度傳感器矢量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D];江蘇科技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4240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2424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