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壓型逆變器非線性的分析及補償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flux estimation in speed sensorless control system of induction motor, the effect of dead-time and (IGBT) nonideal characteristics of 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on the output error of voltage source inverter is analyzed in this paper.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rise and fall time of output voltage is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current value during the turn-off of IGB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constant bus voltage.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data,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duty cycle, switching frequency, phase current and error voltage are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this, a novel nonlinear compensation method for inverter is proposed. The error voltage of this method varies obviously with the current value when the current is small.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mpensation method can effectively suppress the disturbance caused by the inverter error voltage and accurately estimate the amplitude and phase of the rotor flux of the motor.
【作者單位】: 浙江大學電力電子國家專業(yè)實驗室;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177148) 浙江省重點科技創(chuàng)新團隊(2010R50021)資助項目
【分類號】:TM46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陳碩,薛昭武;電壓型PWM逆變器輸出誤差分析及其補償[J];電工技術學報;2001年02期
2 劉軍鋒;李葉松;;死區(qū)對電壓型逆變器輸出誤差的影響及其補償[J];電工技術學報;2007年05期
3 楊立永;陳智剛;陳為奇;李正熙;;逆變器輸出電壓模型及新型死區(qū)補償方法[J];電工技術學報;2012年01期
4 胡慶波,呂征宇;一種新穎的基于空間矢量PWM的死區(qū)補償方法[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5年03期
5 劉棟良;賀益康;;交流伺服系統逆變器死區(qū)效應分析與補償新方法[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8年21期
6 周華偉;溫旭輝;趙峰;張劍;郭新華;;一種新穎的電壓源逆變器自適應死區(qū)補償策略[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1年24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閆國琦;李繼宇;李明;魏得仙;梅慧蘭;;有源逆變中SPWM工頻誤差問題的研究[J];保定師范?茖W校學報;2005年04期
2 楊洪波;王征宇;陳建明;;測量異步電機q軸漏感的新方法[J];大功率變流技術;2010年05期
3 曹興;戴鵬;夏帥;劉賀;于月森;;一種三相SVPWM逆變器死區(qū)補償方法[J];變頻器世界;2010年02期
4 趙凱岐;于中偉;;基于改進DTC-SVM的永磁同步電機伺服系統研究[J];變頻器世界;2010年05期
5 李新君;伍鐵斌;;一種基于SVPWM的死區(qū)補償策略[J];變頻器世界;2010年05期
6 劉寶英;樸成洙;;基于簡化SVPWM的逆變器死區(qū)效應分析與補償[J];電測與儀表;2012年05期
7 陳碩,徎峰男;基于磁通觀察器的感應電動機無速度傳感器矢量控制系統的參數在線辨識[J];電工技術學報;2003年03期
8 徐殿國;嚴帥;貴獻國;楊明;;基于自適應參數預測的SPMSM非線性電壓在線補償策略[J];電工技術學報;2007年08期
9 張星;瞿文龍;陸海峰;樊揚;程小猛;;基于兩相電流差檢測的逆變器輸出電壓補償新方法[J];電工技術學報;2008年07期
10 王汝田;王建賾;譚光慧;紀延超;;基于改進空間矢量PWM的AC/DC/AC準全硅變換器[J];電工技術學報;2008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李西光;李正熙;;基于SVPWM調制策略的死區(qū)補償方法[A];中國計量協會冶金分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波;基于并網逆變器電能質量與變換效率的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2 汪洪亮;逆變器并聯系統若干關鍵問題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3 李祥生;多橋臂磁軸承開關功率放大器調制技術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0年
4 王斯然;異步電機高性能變頻器若干關鍵技術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1年
5 王少威;永磁交流伺服系統速度檢測與控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6 李紅梅;逆變器供電異步電動機低頻振蕩及轉矩脈動的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03年
7 楊宏;四橋臂三相逆變器的控制和實現[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5年
8 李時杰;基于Back-to-Back變流技術的調速系統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電工研究所);2006年
9 徐靜;異步電機按定子磁鏈定向的連續(xù)型矢量控制策略的研究與實現[D];上海大學;2006年
10 金孟加;面貼式永磁同步電機直接轉矩控制策略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趙榮國;交流電機電磁轉矩性能的比較研究[D];河南理工大學;2010年
2 王文韜;基于死區(qū)補償的永磁同步電動機矢量控制系統研究[D];湖南工業(yè)大學;2010年
3 孔嵩;地鐵能饋式牽引供電變流系統諧波分析及抑制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4 歐景云;交流異步電機參數的在線辨識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5 安欣榮;基于三電平逆變器的異步電動機矢量控制系統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6 劉勇;基于多采樣率和模糊控制的交流調速系統的研究與實現[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7 王磊;逆變器死區(qū)效應分析及輸出性能改善[D];重慶大學;2011年
8 甄帥;大功率永磁同步電機運行諧波分析與抑制方法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9 周長攀;大功率數字化交流伺服系統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10 陳玉庫;基于軟開關技術的通信高頻開關電源設計[D];南京理工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吳茂剛,趙榮祥,湯新舟;矢量控制永磁同步電動機低速輕載運行的研究[J];電工技術學報;2005年07期
2 吳茂剛;趙榮祥;;矢量控制永磁同步電動機的轉矩脈動分析[J];電工技術學報;2007年02期
3 劉軍鋒;李葉松;;死區(qū)對電壓型逆變器輸出誤差的影響及其補償[J];電工技術學報;2007年05期
4 何正義;季學武;瞿文龍;;一種新穎的基于死區(qū)時間在線調整的SVPWM補償算法[J];電工技術學報;2009年06期
5 楊榮峰;陳偉;于泳;徐殿國;;自適應濾波在電流矢量死區(qū)補償方法中的應用[J];電工技術學報;2009年07期
6 王慶義;鄧歆;羅慧;尹泉;萬淑蕓;;一種新的基于SVPWM策略的死區(qū)補償方法[J];電氣傳動;2008年02期
7 于艾,楊耕,徐文立;具有擾動觀測器調速系統的穩(wěn)定性分析及轉速環(huán)設計[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4期
8 程小猛;陸海峰;瞿文龍;張星;樊揚;伍理勛;蔣時軍;;用于逆變器死區(qū)補償的空間矢量脈寬調制策略[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7期
9 楊貴杰,孫力,崔乃政,陸永平;空間矢量脈寬調制方法的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1年05期
10 毛鴻,吳兆麟;基于三相PWM整流器的無死區(qū)空間矢量調制策略[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1年11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魏金成,張祖媛;永磁式無刷直流電動機調速性能分析與優(yōu)化[J];四川工業(yè)學院學報;1999年02期
2 章躍進;謝國棟;;電壓型逆變器供電三相異步電機瞬態(tài)過程仿真[J];電工技術學報;1991年03期
3 石媛;李明勇;胡傳西;方華松;;逆變器SHEPWM的數學模型及其開關角計算方法[J];艦船科學技術;2010年08期
4 張智娟;晉曉菲;李和明;彭詠龍;;感應加熱電壓型逆變器負載匹配的研究[J];華北電力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5期
5 韓偉德;電壓型逆變器變頻電源的實用設計問題[J];電機電器技術;1982年02期
6 黎英;黃章;;微處理機控制的交流電動機矢量控制變頻調速系統[J];電氣傳動;1988年01期
7 陶生桂;烏正康;邵丙衡;;三點式逆變器[J];機車電傳動;1992年04期
8 張立偉,溫旭輝,劉鈞,陳桂蘭;一種新穎的分段連續(xù)控制SVPWM過調制算法[J];中小型電機;2005年07期
9 鄧鵬毅;王叢嶺;;AVR實現的SVPWM變頻調速系統研究[J];中國測試技術;2006年02期
10 彭愛國;;變頻器控制系統研究與發(fā)展概況[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8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馬文忠;張紅梅;張偉;李耀榮;王志;吳海波;;基于SVPWM的優(yōu)化Z源逆變器控制方法研究[A];2011中國電工技術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張智娟;高頻感應加熱電壓型逆變器功率控制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10年
2 亓迎川;電壓型逆變器分布式控制并聯關鍵技術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3 胡文華;大容量400Hz中頻逆變電源波形質量控制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4 丁士啟;冶金用大電流高頻開關電源技術研究[D];湖南大學;2012年
5 肖飛;直驅式永磁同步風力發(fā)電變流器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浙江大學;2013年
6 常國祥;電流型多電平逆變器控制策略及其數字化設計方法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0年
7 程如岐;基于Z拓撲的光伏并網逆變器研究[D];南開大學;2010年
8 劉述喜;三電平逆變器供電的感應電機直接轉矩控制系統的研究[D];重慶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丹丹;基于模糊控制電壓型逆變器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3年
2 何全藝;單相電壓型逆變器的研制及并聯控制技術研究[D];廣西師范大學;2012年
3 劉文;電壓型逆變器控制系統設計的可視算法研究[D];南昌航空大學;2011年
4 邱濤;基于DSP的雙PWM變頻調速系統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06年
5 彭軍;三相交流電機SPWM變頻調速系統設計及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6 鄧鵬毅;交流感應電機SVPWM變頻調速系統的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7 朱軍;五相異步電機變頻調速系統控制方法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8 莊巖;鐵路單—三相供電系統設計[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9 劉勛;高頻感應加熱LLC電壓型逆變器并聯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2年
10 劉磊;逆變型微電網的小信號建模及穩(wěn)定性分析[D];燕山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225621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2256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