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電力論文 >

應用變焦曲線校正電動變焦鏡頭的電機原點

發(fā)布時間:2018-08-11 17:15
【摘要】:為了保證電動變焦數字監(jiān)控攝像機的變焦步進電機和調焦步進電機的調節(jié)范圍在廠家設計的可聚焦范圍內,設計了一種基于變焦曲線的變焦電機和調焦電機的原點位置校正方法。首先,從鏡頭廠家提供的鏡頭變焦曲線中選定一條作為標準曲線。接著,利用自動調焦方法采集標準曲線對應距離下的實際變焦曲線。然后,計算標準變焦曲線的最高點和實際變焦曲線的最高點的偏移量。最后,在該偏移量附近的一個小范圍內按照平方差最小的原則求出最佳偏移量即為原點位置的補償值。在30倍光學變焦數字高清攝像機中實現(xiàn)了該方法,實驗結果表明:48臺采用本文方法成功校正的鏡頭在設計調節(jié)范圍內均沒有出現(xiàn)電機堵轉和無法聚焦的現(xiàn)象,校正成功率96%,很好地解決了由于原點位置誤差造成的問題。
[Abstract]:In order to ensure that the adjustable range of the zoom stepping motor and the focusing step motor of the electric zoom digital monitoring camera is within the focus range designed by the manufacturer, A method to correct the origin position of zoom motor and focusing motor based on zoom curve is designed. First, select a standard curve from the zoom curve provided by the lens manufacturer. Then, the actual zoom curve under the corresponding distance of the standard curve is collected by automatic focusing method. Then, the deviation of the highest point of the standard zoom curve and the highest point of the actual zoom curve is calculated. Finally, in a small range near the offset,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the least square difference, the compensation value of the best offset is obtained, that is, the position of the origin. The method is implemented in a 30 times optical zoom digital HD camera.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none of the 48 lenses successfully corrected by the proposed method has the phenomenon of motor shutoff and unable to focus in the design adjustment range. The correction success rate of 96 is a good solution to the problem caused by the error of origin position.
【作者單位】: 南京工程學院計算機工程學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基金】:南京工程學院校級科研基金資助項目(QKJB201305,YKJ201324,QKJB2010012)
【分類號】:TN948.41;TM383.6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朱孔鳳;;自動聚焦區(qū)域選擇算法[J];安徽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2期

2 王劍華;鄧華秋;陳參寧;;數字自動對焦中的搜索算法研究[J];傳感器與微系統(tǒng);2012年05期

3 王鳳宇;王睿;張廣軍;;基于DSP的自動聚焦系統(tǒng)[J];光電工程;2007年08期

4 蔡偉;張新;馮秀恒;王靈杰;張建萍;何鋒峗;;變焦距系統(tǒng)的變倍補償方式[J];光學精密工程;2011年09期

5 羅鈞;孫力;閔志盛;;變焦跟蹤曲線在對焦中的應用[J];光學精密工程;2011年10期

6 張樂;姜威;高贊;;數字圖像一階矩的自動聚焦區(qū)域選擇算法[J];光學技術;2008年02期

7 李宏壯;張振鐸;曹景太;劉欣悅;李洪文;王建立;;長焦距超高倍率變焦距光學系統(tǒng)設計[J];光子學報;2012年03期

8 馬建設;李合銀;程雪岷;林家用;張志清;;嵌入式自動聚焦攝像模組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J];光學精密工程;2012年10期

9 周麗平;孫志峻;張泉;;顯微視覺系統(tǒng)的自動聚焦及控制[J];光學精密工程;2013年03期

10 張來線;孫華燕;郭惠超;范有臣;;基于圖像灰度梯度最大值累加的自動調焦算法[J];光子學報;2013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付純鶴;魏祥英;孫明睿;宋麗娟;;PCB AOI中自動調焦及調整倍率的設計與實現(xiàn)[J];電子工業(yè)專用設備;2010年03期

2 劉連杰;陳朋;楊雷剛;俞立;;一種用于平滑視頻聚焦的自適應搜索算法[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S1期

3 程永強;黃英男;謝克明;;一種攝像頭自動聚焦方法及硬件實現(xiàn)[J];電子技術應用;2009年01期

4 周渝斌;;基于CPLD+DSP的實時數字圖像穩(wěn)定系統(tǒng)[J];電子設計工程;2010年06期

5 雷志雄;程樸;;手持紅外熱像儀自動對焦電路的設計與實現(xiàn)[J];光學與光電技術;2012年03期

6 鄭媛媛;姜威;;一種新的自動聚焦算法的研究[J];光學技術;2011年04期

7 蔡偉;張鷹;張新;伍雁雄;張繼真;;多組全動型變焦系統(tǒng)新型設計[J];光學學報;2012年03期

8 王平;張國玉;王偉;高玉軍;劉仲宇;;航空變焦距鏡頭被動消熱設計[J];光學學報;2012年09期

9 李維善;陳琛;張禹;劉宵嬋;;短焦段數字電影變焦放映鏡頭的設計[J];光子學報;2012年10期

10 馬建設;李合銀;程雪岷;林家用;張志清;;嵌入式自動聚焦攝像模組控制系統(tǒng)的設計[J];光學精密工程;2012年10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于秋水;基于圖像處理方法的光學瞄具自動調焦技術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1年

2 蔡偉;大變倍比變焦距系統(tǒng)設計[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2年

3 徐新;數字圖像自動調焦技術及其在低光照環(huán)境下的應用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2年

4 王健;基于圖像處理的自動調焦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光電技術研究所);2013年

5 黃德天;基于圖像技術的自動調焦方法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3年

6 李麗宏;基于顯微視覺的刀具磨損狀態(tài)監(jiān)測技術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3年

7 翟永平;基于顯微圖像的結核桿菌自動檢測關鍵技術研究[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劍華;基于嵌入式Linux的數字自動對焦系統(tǒng)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2 韓瑞雨;基于微零件測量的自動對焦技術研究[D];天津大學;2012年

3 劉連杰;基于DSP的視頻自動聚焦系統(tǒng)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1年

4 張樂;自動聚焦系統(tǒng)精確性和實時性的研究[D];山東大學;2008年

5 尹鵬;低信噪比環(huán)境下的自動對焦技術[D];山東大學;2009年

6 樊攀;基于數字圖像處理的自動聚焦系統(tǒng)算法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7 張曉娟;基于FPGA的實時視頻信號處理系統(tǒng)的設計[D];太原理工大學;2012年

8 于鵬;一體化攝像機中自動聚焦技術的研究與實現(xiàn)[D];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2年

9 李抵非;基于分段式策略的圖像自動聚焦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10 陳參寧;基于ARM-Linux的數字自動對焦系統(tǒng)的研究與實現(xiàn)[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孫明磊,宗光華,余志偉,畢樹生,于靖軍;基于圖像分析的顯微視覺自動聚焦系統(tǒng)[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5年02期

2 董代;劉榮;孫明磊;宗光華;;基于互相關的自動聚焦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6年03期

3 王安科;徐宏斌;楊建峰;李婷;阮萍;;變焦距光學系統(tǒng)在電視制導中的應用[J];彈箭與制導學報;2010年03期

4 王任華,沈忙作;自動對焦算法研究[J];光電工程;2000年04期

5 黃劍琪,徐之海,馮華君,戴順林,李奇,邊美娟;基于分辨力空間變化的自動聚焦方法[J];光電工程;2001年01期

6 王立強,林斌,徐向東,陸祖康;基于USB Video Camera的自動對焦系統(tǒng)[J];光電工程;2001年05期

7 黃桂灶,徐向東,陸祖康,鄭仙斌;單片機處理信號的自動聚焦系統(tǒng)[J];光電工程;2002年01期

8 任四剛,李見為,謝利利;基于灰度差分法的自動調焦技術[J];光電工程;2003年02期

9 馮華君,毛邦福,李奇,徐之海;一種用于數字成像的自動對焦系統(tǒng)[J];光電工程;2004年10期

10 胡濤;陳世哲;劉國棟;浦昭邦;;大范圍自動調焦快速搜索算法[J];光電子·激光;2006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李奇;數字自動對焦技術的理論及實現(xiàn)方法研究[D];浙江大學;2004年

2 陳國金;數字圖像自動聚焦技術研究及系統(tǒng)實現(xiàn)[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蔣婷;基于圖像處理的自動對焦理論和技術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變焦王強勢繼位Panasonnic DmC-FZ20[J];科學時代;2004年20期

2 趙海洋;;攝像機鏡頭變焦筒的拆洗及安裝[J];科技資訊;2012年25期

3 ;怎樣用長遠攝鏡或變焦鏡拍攝[J];照相機;1995年03期

4 楊明;梁棟;;高倍變焦的魔力[J];數碼世界(B版);2009年03期

5 胡洪江;;鏡頭的革命液體變焦透鏡[J];數字世界;2004年04期

6 ;惠普:500萬像素、8X變焦還不能滿足你?[J];電子科技;2003年16期

7 飄忽不定;;新手玩DC之變焦的困惑[J];電腦迷;2007年08期

8 Stan;;家用性能王 松下H80長期評測[J];移動信息;2009年10期

9 ;高倍變焦大比拼[J];世界發(fā)明;2004年07期

10 包日曉;DC術語通之八:變焦[J];電腦愛好者;2004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王大振;彭潤玲;陳家璧;莊松林;;基于電濕效應的雙液體變焦透鏡結構最小化分析[A];中國光學學會2010年光學大會論文集[C];2010年

2 林峰;;旋轉掃描變焦針孔鏡頭設計[A];中國光學學會2011年學術大會摘要集[C];2011年

3 陳津津;金寧;;高清晰大變倍比中波紅外連續(xù)變焦光學系統(tǒng)設計[A];第十屆全國光電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4 王利勇;張鵬強;李子秋;林青;;普通變焦數碼相機快速標定方法[A];2007系統(tǒng)仿真技術及其應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5 程新宇;王奇志;;基于雙目變焦攝像機的測距法[A];2009年中國智能自動化會議論文集(第二分冊)[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顧鳴;挑選變焦王[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3年

2 葛明;大變焦比鏡頭之愛要揚長避短[N];中國攝影報;2013年

3 洋洋;變焦方式[N];衛(wèi)生與生活報;2008年

4 楊進 本報記者 呂松華;密觸DEC中恒內置變焦DC[N];大眾科技報;2004年

5 ;盡顯單反的無限魅力[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7年

6 ;能做望遠鏡具有10倍變焦的富士S5000 DC[N];中國計算機報;2003年

7 河北 LEO;實用至上 中檔DV的賣點[N];電腦報;2004年

8 張冰;大變焦比“小怪獸”[N];中國攝影報;2008年

9 捕瘋的野人;DC外部標志一點通(上)[N];電腦報;2004年

10 陽光;借你一雙千里眼[N];中國電腦教育報;2006年

,

本文編號:217768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217768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5b3d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