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型正序提取器的并網(wǎng)與獨立雙模式無縫切換策略
本文選題:分布式發(fā)電 + 并網(wǎng)逆變器。 參考:《電工技術學報》2015年09期
【摘要】:針對三相逆變器,在提出的一種電網(wǎng)電壓正序提取器的基礎上,設計了并網(wǎng)與獨立雙模式的無縫切換策略。在電網(wǎng)正常時,根據(jù)正序提取器所得到的正序分量計算電流給定;在電網(wǎng)異常時,由正序提取器保持恒頻恒幅的負荷電壓給定。在檢測到電網(wǎng)恢復正常時,正序提取器又能很快地跟蹤電網(wǎng)電壓相位,使得負荷電壓與電網(wǎng)電壓同步,從而避免并網(wǎng)沖擊。并網(wǎng)模式下的電流和獨立模式下的電壓控制均采用兩相靜止坐標系下的比例諧振控制器實現(xiàn)無靜差跟蹤。通過實驗,驗證了該文所提策略的有效性。
[Abstract]:For the three-phase inverter, based on the proposed grid voltage positive sequence extractor, a seamless switching strategy of grid-connected and independent dual-mode is designed. When the power network is normal, the current is given according to the positive sequence component obtained by the positive sequence extractor, and the load voltage of constant frequency and constant amplitude is kept by the positive sequence extractor when the power network is abnormal. The positive sequence extractor can track the voltage phase of the power network quickly, which makes the load voltage synchronize with the voltage of the network, thus avoiding the impact of grid connection. The current in grid-connected mode and the voltage in independent mode are controlled by proportional resonance controller in two-phase stationary coordinate system.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strategy is verified by experiments.
【作者單位】: 浙江埃菲生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分類號】:TM464
【相似文獻】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葛云生;司海平;;一種MlPv6無縫切換優(yōu)化模型[A];第三屆全國信息檢索與內容安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7年
2 劉源;孫智強;邵震;;C+W網(wǎng)絡無縫切換研究[A];中國通信學會信息通信網(wǎng)絡技術委員會2011年年會論文集(上冊)[C];2011年
3 苑擁軍;李春剛;;河北電臺數(shù)字化技術系統(tǒng)[A];中國新聞技術工作者聯(lián)合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優(yōu)剔;無縫切換技術主宰小靈通市場[N];通信產業(yè)報;2004年
2 秦晉;“無縫切換” 讓小靈通好用了[N];中華工商時報;2004年
3 趙峰;無縫切換有新招[N];中國計算機報;2004年
4 ;無縫切換昭示無線市話美好未來[N];人民郵電;2004年
5 連曉東;“3S”技術能否掀PHS夏日新高?[N];中國電子報;2004年
6 胡艷;未來3-5年移動網(wǎng)絡和固網(wǎng)將實現(xiàn)無縫切換[N];中國信息報;2006年
7 上淵;3S技術讓小靈通通話更流暢[N];中國高新技術產業(yè)導報;2004年
8 周曉娟;日立借優(yōu)勢項目進軍中國[N];通信產業(yè)報;2006年
9 陳維義;3G與WLAN無縫切換的可能[N];中國計算機報;2006年
10 ;愛立信完成3G和WLAN間的IMS服務切換演示[N];人民郵電;2005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佟元媛;移動終端實現(xiàn)無縫切換技術的總體方案設計及干擾問題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08年
2 肖傳郊;基于802.11的移動IPv6無縫切換研究[D];電子科技大學;2005年
3 李嵬;移動IP無縫切換技術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4 郭大偉;基于UMA的無縫移動和相關技術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計算技術研究所);2006年
5 張振海;異構開放無線網(wǎng)絡無縫切換技術研究[D];北京郵電大學;2015年
6 孫妮;基于移動IP的路由優(yōu)化和無縫切換的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7 于興斌;HMIPv6架構下無縫切換的研究[D];重慶大學;2006年
8 劉艷英;高清視頻切換技術的研究與實現(xiàn)[D];華僑大學;2014年
9 周開波;利用mSCTP實現(xiàn)3G和WLAN無縫切換及其性能分析[D];北京郵電大學;2012年
10 楊琴琴;長江航運多模無線傳輸方案與實現(xiàn)[D];華中科技大學;2013年
,本文編號:20441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2044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