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近場側面均勻照明的LED投射器研究
本文選題:光學設計 + 雙面LED平板燈; 參考:《光學學報》2014年03期
【摘要】:在LED雙面平板照明燈具中,為實現(xiàn)側入式近場均勻照明,研究了一種LED柱面透鏡陣列自由曲面投射器。根據(jù)非成像光學理論中的邊緣光線原理,采用直接法和重疊法設計投射器的表面形狀,利用反射旋轉面和折射旋轉面以及柱面透鏡陣列將LED光源發(fā)出的朗伯光重新分配。建立側面近場均勻照明的柱面透鏡陣列自由曲面投射器模型,用TracePro軟件對所設計的模型進行光線追跡仿真,結果表明,當不考慮反射損耗時投射器的出光效率達到96.03%,在投射器側面的面板上面積為240mm×360mm的照度均勻度達到95.6%。
[Abstract]:In the LED double-sided plate lighting, a LED cylindrical lens array free-form projector is studied to realize the side input near field uniform illumination.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 of edge ray in the non imaging optics theory, the surface shape of the projector is designed by direct method and overlap method, and the reflected rotation surface, the refraction rotation surface and the cylindrical lens array are used. The Lang Boguang redistribution of Lang Boguang emitted by the light source is reassigned. A cylindrical lens array free-form projector model of the lateral near field illumination is set up, and the ray tracing simulation of the designed model is carried out with the TracePro software.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efficiency of the projector is 96.03% when the reflection loss is not considered, and it is above the panel on the side of the projector. The illumination uniformity of 240mm * 360mm is up to 95.6%.
【作者單位】: 華僑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基金】:福建省科技計劃重點項目(2012H0029)
【分類號】:TM923.3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蘆佳寧;余杰;童玉珍;張國義;;實現(xiàn)大范圍均勻照明的LED透鏡二次光學設計[J];半導體光電;2012年03期
2 王堯;劉華;荊雷;盧振武;黨博石;;發(fā)光二極管道路照明的配光優(yōu)化設計[J];光學精密工程;2012年07期
3 吳仍茂;屠大維;黃志華;趙其杰;;LED照明系統(tǒng)的光照均勻性設計[J];光學技術;2009年01期
4 丁毅;顧培夫;;實現(xiàn)均勻照明的自由曲面反射器[J];光學學報;2007年03期
5 余桂英;金驥;倪曉武;鄭穎君;;基于光學擴展量的LED均勻照明反射器的設計[J];光學學報;2009年08期
6 黃啟祿;吳逢鐵;;基于近場均勻照明的LED二次曲線陣列的研究[J];光學學報;2010年10期
7 荊雷;劉華;趙會富;盧振武;續(xù)志軍;韓雪冰;李也凡;;緊湊型高亮度發(fā)光二極管準直鏡設計[J];光學學報;2011年12期
8 劉正權;孫耀杰;林燕丹;;基于微分幾何的矩形照度分布自由曲面反射器設計[J];光學學報;2012年10期
9 閆興濤;楊建峰;張國琦;卜凡;張磊;;基于補償法的均勻照明自由曲面LED反光杯設計[J];紅外與激光工程;2012年03期
10 羅毅;張賢鵬;王霖;楊毅;胡飛;錢可元;韓彥軍;李旭亮;張志海;鄧國強;;半導體照明中的非成像光學及其應用[J];中國激光;2008年07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司徒文暢;韓彥軍;馮澤心;李洪濤;羅毅;;自由表面光學系統(tǒng)對白光LED色溫角分布的影響[J];半導體光電;2011年06期
2 王連家;;AlGaN深紫外光電探測器響應時間分析[J];四川兵工學報;2010年11期
3 陳加琦;鄒念育;張云翠;賀曉陽;李德勝;;LED路燈的二次光學透鏡設計[J];大連工業(yè)大學學報;2012年03期
4 舒浙偉;郭康賢;彭超;;基于自由曲面和菲涅爾透鏡的LED汽車后霧燈設計[J];電子產品世界;2011年08期
5 江程;江磊;陳郁陽;劉木清;;自由曲面照明透鏡的應用研究[J];復旦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1期
6 王洪;張奇輝;張小凡;王海宏;;實現(xiàn)道路均勻照明的自由曲面反射器設計[J];光電工程;2009年12期
7 胡tb華;余明;劉國平;;帶鋼表面劃痕缺陷視覺檢測照明系統(tǒng)分析[J];光電工程;2010年12期
8 馬驍;陳麗;雷亮;林清華;許煥坤;;一種用于書寫閱讀的LED照明系統(tǒng)設計與仿真[J];廣東工業(yè)大學學報;2010年03期
9 周鎮(zhèn);蘇成悅;張春華;王婷婷;付倩;段華棟;;基于LED照明系統(tǒng)的反射器設計[J];廣東工業(yè)大學學報;2011年04期
10 張海勁;王金玉;;基于940nm紅外光主動照明的抗干擾成像系統(tǒng)[J];光電技術應用;2009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4條
1 謝洪波;于洪朗;宮仁敏;韓凜;李韜;;用于背光模組的三基色微細導光管的設計研究[A];中國光學學會2010年光學大會論文集[C];2010年
2 黃杰;;自然光在專業(yè)照明領域的應用[A];中國照明論壇——綠色照明與照明節(jié)能科技研討會專題報告文集[C];2008年
3 陳繼龍;譚吉志;閆國棟;鄧國強;祝炳忠;梁鳴娟;石智偉;;實現(xiàn)道路均勻照明的COB集成光源的反射器設計[A];2013年中國照明論壇——LED照明產品設計、應用與創(chuàng)新論壇論文集[C];2013年
4 黃孫港;;差分配焦橢流線法在LED燈具配光設計中的應用[A];2013年中國照明論壇——LED照明產品設計、應用與創(chuàng)新論壇論文集[C];2013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祝振敏;提高彩色視覺測量對比度技術研究[D];天津大學;2011年
2 孫旭濤;應用自由曲面的超薄投影顯示系統(tǒng)理論和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3 張恒;納秒激光誘導若干金屬材料微結構及其應用研究[D];蘇州大學;2008年
4 丁毅;自由曲面光學器件的設計及其在照明系統(tǒng)中的應用[D];浙江大學;2009年
5 趙陽;深紫外光刻復雜照明光學系統(tǒng)設計[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0年
6 盧海平;空間目標視景模擬器技術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2年
7 蘇拾;氣象用太陽輻射計量儀表檢定系統(tǒng)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2年
8 張海燕;基于平面鏡反射的聚光光伏系統(tǒng)研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2年
9 侯佳;基于畸變校正的成像自由曲面光學設計[D];浙江大學;2013年
10 崔秀美;基于定量離心分層技術的快速血液檢測關鍵技術與裝置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醫(yī)學科學院;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胡尚斌;LED二次光學設計在路燈、車用燈方面的應用研究[D];西北大學;2011年
2 梅衛(wèi)平;基于白光LED的可見光通信系統(tǒng)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3 王海宏;大功率LED擴展光源的光學設計方法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4 廖澤華;大功率LED室內照明系統(tǒng)在廣州地鐵應用示范[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5 陳麗;大功率白光LED光源集成封裝技術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6 張威;側光式LED背光系統(tǒng)的導光板研究與設計[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7 余明;帶鋼表面缺陷視覺檢測與算法實現(xiàn)[D];南昌大學;2011年
8 梁海昱;彩色視覺照明技術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9 郭晶晶;紙幣圖像信息提取與檢測系統(tǒng)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10 于洪朗;用于背光模組的側發(fā)光微細導光管的理論分析與設計[D];天津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嚴萍,李劍清;照明用LED光學系統(tǒng)的計算機輔助設計[J];半導體光電;2004年03期
2 陳明祥;羅小兵;馬澤濤;劉勝;;大功率白光LED封裝設計與研究進展[J];半導體光電;2006年06期
3 夏勛力;余彬海;梁麗芳;;矩形光場LED一次透鏡光學設計[J];半導體光電;2010年05期
4 楊東升;;大尺寸LED背光源現(xiàn)況與展望[J];信息技術與標準化;2010年10期
5 吳yN;PMMA導光板在家用音響產品顯示系統(tǒng)中的應用[J];電子機械工程;2003年02期
6 滕鶴松,田明均;平板背光照明系統(tǒng)[J];光電子技術;2001年03期
7 匡麗娟;翟金會;阮玉;宋鏡明;胡勇;;復眼透鏡陣列應用于均勻照明系統(tǒng)的特性研究[J];光學與光電技術;2005年06期
8 許文海;趙歡;蘆永軍;;LED陣列式紫外固化光源光學系統(tǒng)設計[J];光學精密工程;2007年07期
9 屠大維;吳仍茂;楊恒亮;趙其杰;黃志華;;LED封裝光學結構對光強分布的影響[J];光學精密工程;2008年05期
10 盧盛林;張憲民;;無鉛焊點檢測光源的分析與優(yōu)化設計[J];光學精密工程;2008年08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汪巍;基于透射型自由曲面理論的均勻照明設計方法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2 郝翔;基于自由曲面的LED照明系統(tǒng)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3 梁程遠;LED的二次配光設計[D];浙江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貞;;頭盔顯示器的光學設計方案[J];應用光學;1991年05期
2 馮炳華;李復新;;變距測徑儀的光學系統(tǒng)設計[J];應用光學;1993年01期
3 方舟;信息速遞[J];光機電信息;2003年08期
4 楊新軍;王肇圻;母國光;吳環(huán)保;趙順龍;;60°對角視場的折/衍混合透視型頭盔顯示器(英文)[J];光子學報;2006年01期
5 楊皓明;王靈杰;翁志成;馮秀恒;方志良;;大孔徑大視場輕小型星敏感器光學系統(tǒng)[J];光學精密工程;2007年02期
6 趙延仲;宋豐華;孫華燕;;高斯光束的激光變焦擴束光學系統(tǒng)設計[J];裝備指揮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5期
7 湯偉平;洪津;汪元鈞;楊偉鋒;;航空多角度偏振成像儀及其光學系統(tǒng)設計[J];大氣與環(huán)境光學學報;2008年03期
8 李婕;明景謙;盧若飛;;一種改進型的紅外卡塞格林光學系統(tǒng)設計[J];紅外技術;2010年02期
9 袁旭滄;怎樣使用象差自動校正程序進行光學設計(續(xù))[J];光學技術;1981年05期
10 楊榮仙;變倍目鏡光學設計[J];光學技術;1992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濤;鄒林兒;陳家璧;李湘寧;許隴云;;一種新型數(shù)字式攝影驗光儀[A];2002年中國光學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2年
2 周莉;皇甫炳炎;周太明;;T5熒光燈格柵燈具的光學設計[A];海峽兩岸第五屆照明科技與營銷研討會專題報告文集[C];1998年
3 楊磊;;光學設計與LED照明產品的節(jié)能[A];海峽兩岸第十五屆照明科技與營銷研討會專題報告暨論文集[C];2008年
4 湯天瑾;;大視場輕小型星敏感器光學系統(tǒng)設計[A];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第七次學術年會會議手冊及文集[C];2009年
5 梁玲;張良;;折/衍混合紅外光學系統(tǒng)無熱設計[A];2007年光電探測與制導技術的發(fā)展與應用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韓凱;劉木清;;一種基于COB封裝與一次光學設計的LED路燈模組及其光、熱特性研究[A];海峽兩岸第十六屆照明科技與營銷研討會專題報告暨論文集[C];2009年
7 周士康;王鷹華;程德詩;;LED光源的片狀透鏡設計方法[A];第十二屆全國LED產業(yè)研討與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8 張禹;陳琛;劉宵禪;李維善;;高亮度數(shù)字投影機短焦投影物鏡設計[A];2010年西部光子學學術會議摘要集[C];2010年
9 魏俊偉;許國良;傅小勇;張旭蘋;;自由空間光通信系統(tǒng)光學接收天線的設計[A];全國第十一次光纖通信暨第十二屆集成光學學術會議(OFCIO’2003)論文集[C];2003年
10 樊學武;陳榮利;馬臻;王煒;李英才;;空間三反射望遠鏡光學系統(tǒng)的研究[A];大珩先生九十華誕文集暨中國光學學會2004年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重慶 張宗平;淺談自制彩投的光學設計[N];電子報;2001年
2 ;汽車LED光源應用與設計[N];電子資訊時報;2007年
3 揚土;WIFI時尚卡片機[N];中國攝影報;2006年
4 羅清岳;照亮未來 LED在汽車上的應用[N];電子資訊時報;2007年
5 王平;創(chuàng)新科技填補國內空白 技術應用引領先進時代[N];大眾科技報;2009年
6 ;一個平臺的夢想——奧林巴斯E-1[N];計算機世界;2003年
7 梁紅兵;LED路燈大規(guī)模商用需解決技術成本標準三大難題[N];中國電子報;2008年
8 本報通訊員 暴青雨;用理想標定人生坐標[N];光明日報;2005年
9 林木森;魚眼鏡頭切忌濫用[N];中國攝影報;2005年
10 曹其瑋 DigiTimes;中功率配合光學設計LED背光源極佳解決方案[N];電子資訊時報;200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陳立武;CE-1成像光譜儀工程化光學技術理論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2006年
2 翟旭華;車載光學儀器原位檢測及衍射光學元件應用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09年
3 陸巍;投影顯示照明光學的理論和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4 張學典;差分吸收光譜技術在環(huán)境監(jiān)測中的理論和應用研究[D];天津大學;2007年
5 莫緒濤;大景深光學成像系統(tǒng)的研究[D];天津大學;2008年
6 張薇;液體透鏡技術及其在微型變焦距系統(tǒng)中的應用[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西安光學精密機械研究所);2009年
7 王也;高密度體全息存儲器的光學系統(tǒng)設計[D];北京工業(yè)大學;2006年
8 劉娜;光學微結構觀測系統(tǒng)研究[D];天津大學;2006年
9 趙烈烽;高分辨環(huán)帶成像系統(tǒng)特性及應用研究[D];浙江大學;2008年
10 程少園;視網(wǎng)膜血管的液晶自適應光學成像系統(tǒng)設計[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長春光學精密機械與物理研究所);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李姝;靜態(tài)測角場用平行光管設計[D];長春理工大學;2008年
2 董輝;多層衍射光學元件應用的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08年
3 劉亮;基于離軸型CGH的非球面檢測技術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9年
4 孫偉;二元光學元件應用于超光譜成像性能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09年
5 胡豪成;新型主動式寬光譜共焦微光夜視系統(tǒng)的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05年
6 江恒;激光羽煙透過率測試系統(tǒng)[D];華中科技大學;2005年
7 蔣克麗;單、雙基地激光雷達光學接收系統(tǒng)設計[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08年
8 汪京;寬譜段星敏感器光學系統(tǒng)設計[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9 朱善兵;基于PGP分光器件的光譜成像系統(tǒng)設計[D];蘇州大學;2009年
10 徐瑞麟;光導系統(tǒng)在汽車照明中的應用[D];復旦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01998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20199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