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O法主給水泵組的可靠性分析
本文選題:主給水泵組 + 可靠性分析。 參考:《核科學與工程》2014年04期
【摘要】:針對核電廠主給水泵組的運行現狀,基于GO法分析核電站主給水泵系統可靠性。首先對整個系統進行故障分析,做出必要的假設與合理的簡化并建立相應的GO模型。運用GO分析法對建立的模型進行可靠性分析,得出可靠性結果。最后對得到的可靠性指標與故障樹法的計算結果進行評價比較。證明了GO法應用在主給水泵組的可靠性分析的有效性。
[Abstract]:Based on go method, the reliability of main feed pump system in nuclear power plant is analyzed. Firstly, the fault analysis of the whole system is carried out, the necessary assumptions and reasonable simplification are made and the corresponding go model is established. Go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analyze the reliability of the established model, and the reliability results are obtained. Finally, the reliability index is evaluated and compared with the result of fault tree method. It is proved that the go method is effective in reliability analysis of main feed pump set.
【作者單位】: 哈爾濱工程大學核能科學與技術學院;中國大唐集團科學技術研究院有限公司;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11005023)
【分類號】:TM623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4條
1 徐荊州;李揚;;基于GO法的復雜配電系統可靠性評估[J];電工技術學報;2007年01期
2 沈祖培,高佳;GO法原理和改進的定量分析方法[J];清華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9年06期
3 游專;何仁;;基于GO法的汽車EPS系統可靠性分析[J];實驗室研究與探索;2013年01期
4 李哲;楊小明;魯宗相;;基于GO法的多狀態(tài)可修系統故障率分析[J];原子能科學技術;2011年11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史憲銘;石全;王海丹;黃軼州;;基于GO法的火炮駐退機可靠性分析[J];兵工自動化;2008年03期
2 李會杰;代冬升;李雅峰;;基于GO法的某引信可靠性分析[J];兵工自動化;2008年09期
3 黃軼州;石全;郝晉峰;溫亮;;基于GO法的制動系統可靠性分析[J];兵工自動化;2008年11期
4 周真;王芳;侯長劍;秦勇;;基于GO法的瓦斯報警器可靠性分析[J];傳感器與微系統;2009年03期
5 袁海峰;桑海濤;孟稚松;;GO法定量分析礦井防塵供水管網系統可靠性[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4期
6 段愛華;傅成紅;譚劍;;基于GO-FLOW法和FTA法的香蕉物流流程評價[J];長沙大學學報;2012年02期
7 黃軼州;石全;陳玉丹;李少波;;基于GO法的智能傳感器網絡可靠性[J];四川兵工學報;2009年01期
8 張旭;池云莉;;核電廠核島電纜主托盤材料統計方法分析[J];產業(yè)與科技論壇;2011年03期
9 徐荊州;李揚;;基于GO法的復雜配電系統可靠性評估[J];電工技術學報;2007年01期
10 朱林;陳金富;段獻忠;;數字化變電站冗余體系結構的改進及其可靠性和經濟性評估[J];電工技術學報;2009年10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于琦;鄒安全;;GO-FLOW與FTA相結合的集氣站系統可靠性研究[A];中國職業(yè)安全健康協會2007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2 王心亮;邱金榮;龔自力;;核電廠熱交換器殼程流場數值模擬[A];中國核科學技術進展報告——中國核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一卷·第2冊)[C];2009年
3 尤偉;邱林;龍亮;;ASTEC程序對反應堆噴淋系統的模擬研究[A];中國核科學技術進展報告——中國核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一卷·第3冊)[C];2009年
4 龔自力;徐俊峰;王曉斌;;化學和容積控制系統潛通路分析[A];中國核科學技術進展報告——中國核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一卷·第3冊)[C];2009年
5 林原勝;宋飛飛;葉水生;;蒸汽發(fā)生器老化管理研究[A];中國核科學技術進展報告——中國核學會2009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一卷·第3冊)[C];2009年
6 徐文征;陳學剛;李運文;;GO法在多狀態(tài)系統可靠性分析中的應用研究[A];核工業(yè)集團公司第八屆可靠性成果發(fā)表會論文集[C];2006年
7 沈祖培;黃祥瑞;;GO法原理及其在核工業(yè)系統中的應用[A];核工業(yè)第七屆可靠性研究成果?撐募痆C];2004年
8 孫杰;唐巍;;基于BP神經網絡的農村電網評估方法研究[A];中國高等學校電力系統及其自動化專業(yè)第二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中冊)[C];2008年
9 徐堯;田兆斐;;核電站汽水分離器建模與仿真研究[A];中國核科學技術進展報告(第二卷)——中國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3冊(核能動力分卷(下))[C];2011年
10 龔自力;賈臻;張麗;;化容系統再生式、非再生式熱交換器協同運行特性研究[A];中國核科學技術進展報告(第二卷)——中國核學會2011年學術年會論文集第3冊(核能動力分卷(下))[C];2011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于寧;我國核電站近岸海域環(huán)境功能區(qū)若干問題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2 李熙;城市軌道交通車輛走行部安全評估方法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3 梁曉鋒;以頂層參數為目標的艦船可靠性關鍵技術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4 葛紅玉;數控機床裝配可靠性建模及控制技術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5 陳國華;汽車供應鏈可靠性若干關鍵技術研究[D];重慶大學;2011年
6 袁明軍;配電系統可靠性評估方法與應用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7 高亮;航天電連接器空間環(huán)境可靠性試驗與評估的研究[D];浙江大學;2012年
8 李儉川;貝葉斯網絡故障診斷與維修決策方法及應用研究[D];中國人民解放軍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2年
9 楊紅義;中國實驗快堆設計階段內部事件一級概率安全評價[D];中國原子能科學研究院;2004年
10 王超;電力系統可靠性評估中的幾個重要問題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磊;GO-FLOW方法在冗余系統可靠性分析中的應用及其算法改進[D];浙江大學;2011年
2 王壯;復合循環(huán)空冷系統雙相變換熱器數值模擬[D];東北電力大學;2011年
3 劉愛明;改進型AP1000失水事故的仿真模擬[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4 靳忠敏;基于蒙特卡羅方法的壓水堆堆內構件核熱分布計算分析[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1年
5 郭昱霄;基于GO法的復雜配電網可靠性評估及其軟件系統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6 宋冠宇;核級奧氏體鋼加工過程中鐵污染的產生及檢測[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7 劉濤;藥品冷鏈物流系統安全性評價[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8 李閏生;蒸汽發(fā)生器泄漏管束區(qū)及上升段N-16傳輸時間分析與計算[D];南華大學;2011年
9 逯鳳森;L核電站履行環(huán)境責任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10 吳穎超;含分布式電源的配電網可靠性評估[D];華北電力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霍利民,朱永利,張在玲,陳麗;貝葉斯網絡在配電系統可靠性評估中的應用[J];電工技術學報;2004年08期
2 姚李孝,趙兵,崔杜武,伍利;基于多級B-C-N-M域子網絡故障擴散的復雜配電系統可靠性評估[J];電工技術學報;2005年10期
3 魯宗相,郭永基;水電站電氣主接線可靠性評估[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1年18期
4 李志民,李衛(wèi)星,劉迎春;輻射狀配電系統可靠性評估的故障遍歷算法[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2年02期
5 張鵬,郭永基;電氣主接線可靠性評估的區(qū)間方法[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4年19期
6 王成山,謝瑩華,崔坤臺;基于區(qū)域非序貫仿真的配電系統可靠性評估[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5年14期
7 別朝紅;王錫凡;;抽水蓄能電站主接線的可靠性綜合評估[J];電力系統自動化;2006年09期
8 鄧曼;;FTA和FMECA綜合法對常壓爐的風險分析[J];工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2006年12期
9 黃濤;蔡琦;趙新文;謝海燕;;SIMULINK仿真技術在壓水堆凈化系統可靠性GO法分析中的應用[J];核動力工程;2010年01期
10 劉雙杰;;GO法及在機電系統可靠性分析中的應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9年03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秦波;發(fā)電廠電氣主接線可靠性研究與實踐[D];廣西大學;2002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潘志強,孫瑋恒,沈坤全;給水泵密封回水系統的改進[J];浙江電力;2001年06期
2 周剛;電廠單臺給水泵運行方案[J];節(jié)能與環(huán)保;2002年02期
3 付建斌,毛大彬;給水泵汽化現象的分析[J];電力安全技術;2002年09期
4 王學祥;對給水泵反轉保護的開發(fā)研制[J];山東電力高等?茖W校學報;2002年02期
5 韓緒望;300MW機組給水泵驅動方式的優(yōu)化選擇[J];電站系統工程;2003年05期
6 王彤;給水泵組暖泵系統的改造[J];熱力發(fā)電;2003年10期
7 范會勇;賴海城;吳振兵;岳海生;霍文彬;;ЛЭ380-2型給水泵改造后軸瓦振動超標處理[J];河北電力技術;2005年06期
8 張文海;畢延明;宋紅衛(wèi);崔揚;;循環(huán)軟啟動變頻調速在300MW汽輪機組給水泵上的應用[J];變頻器世界;2006年12期
9 王永義;;調峰運行對給水泵的影響[J];甘肅科技縱橫;2007年01期
10 張棟;裴少峰;王淑娟;;多級給水泵初裝減少晃動值算法探討[J];內蒙古石油化工;200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鈞為;林四成;;襄樊電廠給水泵管系泄漏分析與治理[A];2007年鄂、皖、蘇、冀四省電機工程學會汽輪機專業(yè)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湖北卷)[C];2007年
2 李智剛;李國華;冷壯家;;200MW機組給水泵倒轉事故原因分析及處理[A];高效 清潔 安全 電力發(fā)展與和諧社會建設——吉林省電機工程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8年
3 魏富云;韓國寧;;一起漏退給水泵保護聯鎖壓板引發(fā)的事故[A];全國火電100-200MW級機組技術協作會2008年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4 李玉平;葉常盛;;給水泵倒暖管道爆破事故分析及系統改造的探討[A];全國火電200MW級機組協作會第22屆年會論文集[C];2004年
5 王彥剛;王彥豐;張廣來;;豐鎮(zhèn)電廠~#1機~#1給水泵組不能帶滿負荷原因分析及改進[A];全國火電200MW級機組技術協作會第二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05年
6 張正峰;皇曉軍;任戰(zhàn)宏;;200MW火電機組給水泵暖泵的優(yōu)化改造[A];全國火電100-200MW級機組技術協作會2009年年會論文集[C];2009年
7 單蓬生;;調速給水泵在單元制運行方式下的應用[A];全國火電200MW級機組協作會第22屆年會論文集[C];2004年
8 賀小明;明建新;;火電廠給水泵狀態(tài)趨勢預測模型研究[A];設備監(jiān)測與診斷技術及其應用——第十二屆全國設備監(jiān)測與診斷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9 廖開友;;給水泵電改汽的經濟效益分析[A];重慶市電機工程學會2010年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10 黃樹山;;國華盤電#2機組給水泵組節(jié)能技術改造可行性研究分析[A];全國火電大機組(600MW級)競賽第十二屆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王鳴邋馬元根;減少一臺給水泵 日省電費1萬元[N];中國石化報;2007年
2 王力萍 王佩柱 李蘊華;宣鋼給水泵“電動”變“汽拖”創(chuàng)效115萬元[N];中國冶金報;2007年
3 楊希凱邋潘昊 王長興;首臺國產百萬千瓦機組給水泵組下線[N];中國電力報;2008年
4 記者 郭金梅;首臺百萬千瓦火電機組給水泵實現國產化[N];中國電力報;2014年
5 通訊員 王瑤 陳要永;淮陰電廠給水泵技改成效顯著[N];中國電力報;2010年
6 張曉健;二重核電給水泵轉輪研究進展順利[N];中國工業(yè)報;2008年
7 見習記者 于海江;煤電機組給水泵變頻改造的節(jié)能“樣本”[N];中國電力報;2012年
8 郭海清;淺談班組節(jié)能之效用[N];錫林郭勒日報(漢);2011年
9 通訊員 王力萍邋王佩柱 李蘊華;10個月“拖”出115萬元[N];現代物流報;2007年
10 本報記者 路曉冰;開創(chuàng)百萬千瓦機組的奇跡[N];中國電力報;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黃福盛;給水泵狀態(tài)監(jiān)測與故障診斷系統的研究[D];重慶大學;2007年
2 田亮;基于給水泵透平拖動的廠用汽電系統優(yōu)化節(jié)能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2年
3 車壯;松花江熱電廠給水泵改造項目可行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4年
4 李芳芽;鍋爐給水泵不同驅動方式的經濟性比較與方法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8年
5 夏友才;200MW機組給水泵驅動方式的研究與實踐[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7年
6 閆建東;火電廠鍋爐給水泵運行參數優(yōu)化改進及出力匹配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4年
7 戴日俊;電站給水泵狀態(tài)監(jiān)測系統的開發(fā)與應用[D];華北電力大學;2002年
8 張文坤;基于神經網絡的狀態(tài)預測技術及其在給水泵中的應用[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04年
9 李天斌;壓水堆核電站電動輔助給水泵國產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10 郭翔;發(fā)電廠給水泵狀態(tài)監(jiān)測系統研究開發(fā)[D];華北電力大學(河北);2007年
,本文編號:193509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19350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