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電力論文 >

APF與TSC混合補償裝置控制策略設計

發(fā)布時間:2018-02-23 02:34

  本文關鍵詞: 有源電力濾波器 諧波抑制 無功補償 控制策略 電網(wǎng)參數(shù) 出處:《電機與控制學報》2014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針對低壓配電網(wǎng)諧波污染以及無功功率失衡的問題,依據(jù)瞬時功率理論,設計了一種由并聯(lián)型有源電力濾波器(APF)和晶閘管投切電容器(TSC)組成的動態(tài)無功與諧波混合補償裝置(TAPF)。建立了TAPF的通用數(shù)學模型,從定性和定量的角度給出了TAPF在電流源型非線性負載下采用傳統(tǒng)控制策略的諧波消除機理。同時提出了一種既能完全補償網(wǎng)側(cè)諧波電流又能完全消除電網(wǎng)阻抗和TSC之間可能發(fā)生的諧振的雙電流控制策略。并仿真分析了電網(wǎng)參數(shù)波動對傳統(tǒng)控制策略和雙電流控制策略的性能影響。仿真結(jié)果表明,在不同諧波次數(shù)和諧波補償系數(shù)情況下,雙電流控制策略比傳統(tǒng)控制策略受電網(wǎng)參數(shù)波動的影響更小。因此雙電流控制策略比傳統(tǒng)控制策略更適合TAPF補償電流源型非線性負載的諧波。
[Abstract]:Aiming at the problems of harmonic pollution and reactive power imbalance in low voltage distribution network, according to instantaneous power theory, A dynamic reactive and harmonic compensation device composed of shunt active power filter (APF) and thyristor switched capacitor (TSC) is designed. A general mathematical model of TAPF is established. In this paper, the harmonic elimination mechanism of TAPF using traditional control strategy under nonlinear current source load is presented from the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spects. At the same time, a new harmonic elimination mechanism is proposed, which can not only fully compensate the harmonic current of the grid side but also eliminate the impedance of the power network. The effect of power network parameter fluctuation on the performance of traditional control strategy and dual current control strategy is simulated and analyzed. The simulation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different harmonic frequency and harmonic compensation coefficient, The dual current control strategy is less affected by the fluctuation of power network parameters than the traditional control strategy, so the dual current control strategy is more suitable than the traditional control strategy to compensate the harmonic of the current source nonlinear load.
【作者單位】: 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51177150) 浙江省公益性技術應用研究計劃資助項目(2011C21022)
【分類號】:TM76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湯賜;羅安;榮飛;李鋒;;混合型并聯(lián)有源濾波器的設計及工程應用[J];電工技術學報;2007年06期

2 肖遙;尚春;林志波;楊澤明;祝謙;;低損耗多調(diào)諧無源濾波器[J];電力系統(tǒng)自動化;2006年19期

3 趙文強;陳國柱;;并聯(lián)型APF在容性非線性負載中應用[J];電力自動化設備;2009年12期

4 鄒祖冰,蔡麗娟,賀佳兵;并聯(lián)混合電力有源濾波器的非線性控制算法[J];電網(wǎng)技術;2004年20期

5 鄭建勇;張愉;丁祖軍;;并聯(lián)電感型混合有源濾波器及其控制策略[J];電網(wǎng)技術;2010年01期

6 馬伏軍;羅安;帥智康;方璐;吳敬兵;楊翠翠;劉玉蘋;;混合型有源電力濾波器的改進解耦型分頻控制[J];電網(wǎng)技術;2010年12期

7 張志文;黃際元;羅隆福;常敏;李欣然;;高速電氣化鐵路負序和諧波統(tǒng)一治理方法[J];電機與控制學報;2013年08期

8 范瑞祥;羅安;周柯;李剛;;并聯(lián)混合型有源電力濾波器的建模和控制策略分析[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6年12期

9 范瑞祥;羅安;涂春鳴;;并聯(lián)混合型有源濾波器的分頻控制方法研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7年25期

10 吳隆輝;卓放;張鵬博;李暉;王兆安;;并聯(lián)混合型有源電力濾波器穩(wěn)定性及控制方法[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8年18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趙慶華,吳琦;無功補償電容器容量計算及放電器的配置[J];安徽電力職工大學學報;2003年03期

2 宋超;;SVC技術在電弧爐負荷變電站中應用設計[J];安徽電氣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10年01期

3 劉凱峰;鄭常寶;;一種SVC試驗裝置的設計[J];安徽電子信息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4 楊孝志;;幾種無功補償技術的分析和比較[J];安徽電力;2006年02期

5 柯勇;錢峰;;有源電力濾波器諧波電流檢測研究及仿真[J];安徽工程科技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2期

6 張艷紅;張興;林閩;呂紹勤;張崇巍;;與建筑相結(jié)合的光伏并網(wǎng)發(fā)電示范電站[J];中國建設動態(tài).陽光能源;2005年06期

7 朱連成;王琳;寧春明;刁嫣妲;;基于EXB841的IGBT驅(qū)動保護電路的設計[J];遼寧科技大學學報;2008年01期

8 劉磊;王仲初;胡洋;;三相電壓型SVG的直接電流控制方法及仿真[J];遼寧科技大學學報;2010年05期

9 彭偉;電力變壓器差動保護誤動的非故障原因分析[J];安徽水利水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2年02期

10 許婭;供電系統(tǒng)中諧波產(chǎn)生原因及限制措施[J];安徽水利水電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3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丁仁杰;曹政;樊淼;;平衡單相負荷的補償容量優(yōu)化控制的SVC控制系統(tǒng)研究[A];第二十九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2010年

2 任明煒;孫玉坤;饒翔;;無源濾波器優(yōu)化方法研究[A];第二十九屆中國控制會議論文集[C];2010年

3 苑舜;郭峰;;混合有源電力濾波器設計及其在諧波治理中的應用[A];創(chuàng)新沈陽文集(A)[C];2009年

4 陸繼志;;220kV元謀變電站工業(yè)動態(tài)無功補償新技術STATCOM工程試驗項目建設的意義[A];2010年云南電力技術論壇論文集(文摘部分)[C];2010年

5 劉暉;;淺析TSC無功補償裝置[A];第四屆安徽科技論壇安徽省電機工程學會分論壇論文集[C];2006年

6 劉國海;薛文平;;基于改進型諧波檢測方法的并聯(lián)型有源濾波器的閉環(huán)控制[A];2005年全國自動化新技術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5年

7 李可;徐偉;司小慶;;電力系統(tǒng)兩種無功補償方式及比較研究[A];2007中國繼電保護及自動化行業(yè)年會論文集[C];2007年

8 李益華;段虎;;基于DSP的諧波檢測裝置的設計[A];中國自動化學會中南六。▍^(qū))2010年第28屆年會·論文集[C];2010年

9 陳駿峰;楊璇;徐金榜;沈安文;;電網(wǎng)電壓波動對有源濾波器的影響及仿真分析[A];中南六省(區(qū))自動化學會第二十九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10 陳喬夫;李達義;柯建興;熊婭俐;賈正春;;一種大容量的串聯(lián)型有源電力濾波器[A];湖北省電工技術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田軍;多繞組變壓器式可調(diào)電抗的研究與應用[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唐詩穎;基于LCL濾波器的單相并聯(lián)有源濾波器控制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3 張樹全;基于分頻控制的并聯(lián)型APF關鍵技術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4 謝維;在線圈中心測量磁場垂直分量的頻率域電磁測深方法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5 蔣奇云;廣域電磁測深儀關鍵技術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6 張軍偉;異步電動機高頻斬波串級調(diào)速系統(tǒng)模型及特性的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1年

7 于晶榮;低壓配電網(wǎng)有源電力濾波器關鍵技術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8 夏向陽;大功率注入式有源電力濾波器的理論研究及工程應用[D];湖南大學;2009年

9 王小華;基于神經(jīng)網(wǎng)絡的數(shù)字濾波器設計及諧波檢測理論與方法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10 盤宏斌;綜合型電能質(zhì)量調(diào)節(jié)裝置的理論與技術研究[D];湖南大學;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云波;基于DSP的三相四線制有源電力濾波器的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2 徐坤山;三相四線制并聯(lián)型有源電力濾波器的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3 李宜娟;基于ATMEGA64的磁閥式可控電抗器的控制研究[D];長春理工大學;2010年

4 付邦勝;動態(tài)電壓恢復器控制研究[D];鄭州大學;2010年

5 呂世家;多模塊并聯(lián)DC/AC電力變換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6 許明;并聯(lián)型三相三線制有源電力濾波器的仿真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7 張冠洲;基于DFACTS的電力牽引諧波抑制與節(jié)能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8 李太峰;6KV煤礦供電網(wǎng)混合有源濾波器的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09年

9 馮凱輝;風電場動態(tài)無功補償方案設計[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10 秦志清;大功率廣義有源電力濾波器的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羅安;吳傳平;彭雙劍;;諧波治理技術現(xiàn)狀及其發(fā)展[J];大功率變流技術;2011年06期

2 蔣麥占;;諧波電流與諧波阻抗的估算——工業(yè)與建筑電氣系統(tǒng)諧波問題之二[J];變頻器世界;2006年01期

3 蔣麥占;;諧波的實用抑制措施及濾波器的應用——工業(yè)與建筑物電氣系統(tǒng)諧波問題之三[J];變頻器世界;2006年02期

4 李國建,李光友;單相電力負載的平衡對策——對幾個變壓器專利方案的分析[J];變壓器;2000年12期

5 姚為正,王群,劉進軍,王兆安;有源電力濾波器對不同類型諧波源的補償特性[J];電工技術學報;2000年06期

6 鄧占鋒,朱東起,姜新建;基于滑?刂频幕旌闲碗娏V波裝置[J];電工技術學報;2002年02期

7 紀志成,薛花,沈艷霞;永磁同步電動機調(diào)速系統(tǒng)的模糊PI智能控制新方法[J];電工技術學報;2003年06期

8 趙振波,李和明,董淑惠;采用電流滯環(huán)調(diào)節(jié)器的電壓矢量控制PWM整流器系統(tǒng)[J];電工技術學報;2004年01期

9 鄒祖冰,蔡麗娟,甘輝霞;電壓型PWM逆變器的自抗擾控制策略[J];電工技術學報;2004年02期

10 張恩,廖曉鐘;無電流傳感器三相PWM整流器控制策略[J];電工技術學報;2004年1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涂春鳴;新型諧振阻抗型混合有源濾波器PITHAF研究[D];中南大學;2003年

2 唐欣;新型大功率串聯(lián)諧振注入式混合有源濾波器的研究[D];中南大學;2005年

3 付青;大功率電網(wǎng)諧波有源治理的控制策略和工程應用研究[D];中南大學;2004年

4 萬慶祝;牽引供電系統(tǒng)負序問題研究[D];清華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家坤;李生明;;有源電力濾波器技術的探討[J];長江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8年02期

2 魏偉;許勝輝;魏嵐婕;;一種并聯(lián)有源電力濾波器變結(jié)構(gòu)控制策略[J];高壓電器;2008年04期

3 王奇;陳柏超;;新型混合型濾波器設計[J];繼電器;2005年24期

4 王建華;范鵬;徐榮青;萬紀青;;采用雙DSP控制的并聯(lián)型有源電力濾波器[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1期

5 劉穎;侯少海;張純江;;一種無諧波檢測的并聯(lián)混合型APF的仿真研究[J];內(nèi)蒙古科技大學學報;2010年03期

6 邵振華;彭仁崇;;有源電力濾波器常用控制策略的分析比較[J];福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S1期

7 周衛(wèi)平;吳正國;夏立;劉建寶;;基于DSP和滑模變結(jié)構(gòu)控制的三相三線有源電力濾波器[J];電機與控制學報;2006年02期

8 陸冰雁;王睿;石維;和磊;蔣明君;呂陽勇;;新型混合型濾波器設計[J];電力學報;2007年03期

9 唐杰;羅安;姚舜;湯賜;;銅電解整流裝置用并聯(lián)混合型有源電力濾波器[J];高電壓技術;2007年04期

10 劉平英;劉國海;;有源電力濾波器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江蘇電器;2007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海;萬蘊杰;雷鵬;徐明;周林;;幾種適合有源電力濾波器的新型控制方法[A];2005川渝地區(qū)自動化與電控技術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2 白s,

本文編號:1525914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1525914.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bea61***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