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速度傳感器下的五相感應電機三次諧波電流優(yōu)化控制
本文關(guān)鍵詞: 集中整距繞組 氣隙磁密 滑模觀測器 定子電流 五相感應電機 出處:《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4年06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針對五相集中整距繞組感應電機,通過注入三次諧波電流來優(yōu)化氣隙磁密分布和定子電流波形,有效提高鐵心利用率和功率密度。采用帶定子電阻辨識的滑模觀測器,實現(xiàn)寬范圍的無速度傳感器運行,并且將得到的轉(zhuǎn)子磁鏈用于直接矢量控制,保證電機在瞬態(tài)過程中有較好的動態(tài)性能。傳統(tǒng)諧波注入電流方式僅關(guān)注氣隙磁密分布,忽略了定子電流畸變,該文采用的方法同時將氣隙磁密和定子電流優(yōu)化成平頂波。構(gòu)建一套低直流母線電壓供電的五相感應電機控制系統(tǒng),實驗結(jié)果證明了無傳感器下諧波優(yōu)化控制策略的可行性。
[Abstract]:For the five-phase induction motor, the third harmonic current is injected to optimize the air gap magnetic density distribution and stator current waveform. The sliding mode observer with stator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is used to realize a wide range of speed sensorless operation, and the rotor flux is used for direct vector control. The traditional harmonic injection current only pays attention to the airgap magnetic density distribution and neglects the stator current distortion. In this paper, the air-gap magnetic density and stator current are optimized into flat-top waves at the same time, and a five-phase induction motor control system with low DC bus voltage is construc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demonstrat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optimal harmonic control strategy without sensors.
【作者單位】: 浙江大學電氣工程學院;浙江科技學院自動化與電氣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項目(973項目)(2013CB 035604) 國家863高技術(shù)基金項目(2011AA11A101)~~
【分類號】:TM346
【正文快照】: 0 引言與傳統(tǒng)的三相電機相比,多相電機(相數(shù)m?3)具有以下優(yōu)勢[1-3]:可實現(xiàn)低壓大功率,特別適合應用于低壓供電場合;隨著相數(shù)增多,電機轉(zhuǎn)矩脈動幅值減少,振動和噪聲減少,低速性能得到改善[4-5];由于冗余特性,多相驅(qū)動系統(tǒng)可在故障情況下實現(xiàn)容錯運行,顯著增加了系統(tǒng)的可靠性[5-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薛山;溫旭輝;王又瓏;;多相永磁同步電機多維控制技術(shù)[J];電工技術(shù)學報;2008年09期
2 黃進;P對極n相對稱系統(tǒng)的變換理論[J];電工技術(shù)學報;1995年01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武樹飛;王鐵軍;王悅;;空間電壓矢量最優(yōu)化選取的新方法[J];船電技術(shù);2007年03期
2 胡緒昌;武樹飛;李槐樹;王鐵軍;;帶阻尼繞組的永磁同步電動機起動分析[J];船電技術(shù);2009年07期
3 石媛;李明勇;朱軍;;多相異步電機的數(shù)學模型及仿真研究[J];船電技術(shù);2010年03期
4 袁飛雄;汪偉;龍文楓;;雙三相永磁同步電機矢量控制研究[J];船電技術(shù);2010年08期
5 李建春,,魯寶春,王強;多相交流電動機dq坐標變換的研究[J];東北重型機械學院學報;1996年03期
6 謝衛(wèi),朱軍;十二相四Y移15°繞組同步電動機的數(shù)學模型及動態(tài)仿真[J];電工技術(shù)學報;2004年01期
7 喬鳴忠,張曉鋒,任修明;多相永磁同步電動機突然對稱短路的分析[J];電工技術(shù)學報;2004年04期
8 薛山;溫旭輝;;一種新穎的多相SVPWM[J];電工技術(shù)學報;2006年02期
9 薛山;溫旭輝;王又瓏;;多相永磁同步電機多維控制技術(shù)[J];電工技術(shù)學報;2008年09期
10 袁飛雄;黃聲華;龍文楓;;六相永磁同步電機諧波電流抑制技術(shù)[J];電工技術(shù)學報;2011年09期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王晉;多相永磁電機的理論分析及其控制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0年
2 朱建光;六相永磁同步電動機驅(qū)動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D];沈陽工業(yè)大學;2010年
3 汪令祥;永磁同步直驅(qū)型全功率風機變流器及其控制[D];合肥工業(yè)大學;2011年
4 楊金波;雙三相永磁同步電機驅(qū)動技術(shù)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5 牛發(fā)亮;感應電機轉(zhuǎn)子斷條故障診斷方法研究[D];浙江大學;2006年
6 薛山;多相永磁同步電機驅(qū)動技術(shù)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電工研究所);2006年
7 劉p
本文編號:144905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lw/144905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