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布式光伏電站與抽水蓄能聯合運行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9-28 20:56
隨著能源供應的日益緊張,現代社會的發(fā)展更加需要可再生能源以及清潔能源,這些能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對于推動經濟的發(fā)展有著十分顯著的作用,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都是受天然條件制約的間歇性隨機性能源,因此為了更好的利用新的能源形式,針對此建立完善的新能源發(fā)電系統是非常重要的,基于此完善的發(fā)電系統在提升能源的利用率方面有著積極的作用,從目前的研究現狀可以看到,抽水蓄能電站的建立可以將隨機的能源形式進行轉換,并且將可靠的電能進行存儲,有效的降低了對電網的負面影響,從而增加混合系統電能供應的穩(wěn)定性和可靠性。本文首先分析了水力發(fā)電和太陽能光伏發(fā)電的現狀,在所有可再生能源的研究以及開發(fā)中,水力發(fā)電有著重要的地位,從實際的情況進行分析,水力發(fā)電也具有更加廣闊的市場前景,從發(fā)電儲備量進行分析,水力發(fā)電設備量以及能源的儲備量位居全球首位,從水力發(fā)電系統的運行方面開展相關的研究,水力發(fā)展系統具備高效靈活以及利用方便的特點,因此即使電網中的負荷發(fā)生快速的不規(guī)律變化,水力發(fā)電的適用性依舊很強。同時另外一種新的可再生能源形式也應該引起重視和關注,那就是光伏發(fā)電技術,作為目前全球發(fā)展最快的發(fā)電形式,光伏發(fā)電已經成為了目前研究可...
【文章頁數】: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與意義
1.1.1 研究工作的背景
1.1.2 研究工作的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歷史與現狀
1.2.1 水電發(fā)展現狀
1.2.2 太陽能光伏發(fā)展現狀
1.2.3 水光互補聯合運行的發(fā)展現狀
1.3 本論文的結構安排
第二章 水光互補聯合運行系統
2.1 抽水蓄能電站
2.1.1 抽水蓄能電站的工作原理
2.1.2 抽水蓄能電站的分類
2.1.3 抽水蓄能電站效益分析
2.2 太陽能光伏電站
2.2.1 太陽能資源概述
2.2.2 太陽能的優(yōu)缺點
2.2.3 太陽輻射強度的影響因素
2.2.4 光伏功率預測
2.2.5 光伏發(fā)電并網基本模式分析
2.3 水光互補聯合運行系統的分析
2.3.1 水光互補聯合運行系統的優(yōu)勢
2.3.2 水光互補聯合運行系統原理
2.3.3 水光互補聯合運行系統的調峰
2.4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水光互補聯合運行系統的建模
3.1 電力市場的介紹
3.1.1 分散式電力市場
3.1.2 集中式電力市場
3.2 抽水蓄能電站的建模
3.3 太陽能光伏電站的建模
3.4 水光互補聯合運行系統的搭建
3.5 水光互補聯合運行系統的約束條件
3.6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水光互補聯合運行及結果分析
4.1 序列二次規(guī)劃算法(SQP)
4.2 場景分析
4.2.1 電力市場的描述
4.2.2 太陽能光伏電站的輸出
4.2.3 運行結果和場景分析
4.3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新的水光互補聯合運行系統的優(yōu)化分析
5.1 風機的建模
5.2 蓄電池的建模
5.3 目標函數的構建和約束條件
5.4 目標函數的求解和結果分析
5.5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全文總結與展望
6.1 全文總結
6.2 后續(xù)工作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2017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fā)展現狀及趨勢研究[J]. 封紅麗. 電器工業(yè). 2018(08)
[2]水光互補系統互補特性分析與評價[J]. 賀元康,趙鑫. 電氣自動化. 2016(02)
[3]直流跨區(qū)互聯電網發(fā)輸電計劃模型與方法[J]. 王斌,夏葉,夏清,張慧玲,韓紅衛(wèi). 電力系統自動化. 2016(03)
[4]梯級水庫群聯合優(yōu)化調度算法研究綜述[J]. 馬黎,冶運濤. 人民黃河. 2015(09)
[5]抽水蓄能的責任[J]. 高蘇杰. 水電與抽水蓄能. 2015(03)
[6]梯級水電站群聯合優(yōu)化調度研究與應用[J]. 汪菲娜,談飛.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學報. 2015(02)
[7]應對光伏并網的抽水蓄能電站優(yōu)化運行[J]. 王輝,崔建勇. 電網技術. 2014(08)
[8]風電-抽水蓄能聯合系統綜合效益評價方法[J]. 肖白,叢晶,高曉峰,谷禹. 電網技術. 2014(02)
[9]儲能技術的發(fā)展機遇與挑戰(zhàn)[J]. 唐征歧,周漢濤. 電源技術. 2014(01)
[10]基于動態(tài)規(guī)劃的水光互補微網逆變器調度策略研究[J]. 薛慧杰,王昊軼,楊子龍,許洪華. 太陽能學報. 2013(10)
本文編號:3682371
【文章頁數】:70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工作的背景與意義
1.1.1 研究工作的背景
1.1.2 研究工作的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歷史與現狀
1.2.1 水電發(fā)展現狀
1.2.2 太陽能光伏發(fā)展現狀
1.2.3 水光互補聯合運行的發(fā)展現狀
1.3 本論文的結構安排
第二章 水光互補聯合運行系統
2.1 抽水蓄能電站
2.1.1 抽水蓄能電站的工作原理
2.1.2 抽水蓄能電站的分類
2.1.3 抽水蓄能電站效益分析
2.2 太陽能光伏電站
2.2.1 太陽能資源概述
2.2.2 太陽能的優(yōu)缺點
2.2.3 太陽輻射強度的影響因素
2.2.4 光伏功率預測
2.2.5 光伏發(fā)電并網基本模式分析
2.3 水光互補聯合運行系統的分析
2.3.1 水光互補聯合運行系統的優(yōu)勢
2.3.2 水光互補聯合運行系統原理
2.3.3 水光互補聯合運行系統的調峰
2.4 本章小結
第三章 水光互補聯合運行系統的建模
3.1 電力市場的介紹
3.1.1 分散式電力市場
3.1.2 集中式電力市場
3.2 抽水蓄能電站的建模
3.3 太陽能光伏電站的建模
3.4 水光互補聯合運行系統的搭建
3.5 水光互補聯合運行系統的約束條件
3.6 本章小結
第四章 水光互補聯合運行及結果分析
4.1 序列二次規(guī)劃算法(SQP)
4.2 場景分析
4.2.1 電力市場的描述
4.2.2 太陽能光伏電站的輸出
4.2.3 運行結果和場景分析
4.3 本章小結
第五章 新的水光互補聯合運行系統的優(yōu)化分析
5.1 風機的建模
5.2 蓄電池的建模
5.3 目標函數的構建和約束條件
5.4 目標函數的求解和結果分析
5.5 本章小結
第六章 全文總結與展望
6.1 全文總結
6.2 后續(xù)工作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取得的成果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2017年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發(fā)展現狀及趨勢研究[J]. 封紅麗. 電器工業(yè). 2018(08)
[2]水光互補系統互補特性分析與評價[J]. 賀元康,趙鑫. 電氣自動化. 2016(02)
[3]直流跨區(qū)互聯電網發(fā)輸電計劃模型與方法[J]. 王斌,夏葉,夏清,張慧玲,韓紅衛(wèi). 電力系統自動化. 2016(03)
[4]梯級水庫群聯合優(yōu)化調度算法研究綜述[J]. 馬黎,冶運濤. 人民黃河. 2015(09)
[5]抽水蓄能的責任[J]. 高蘇杰. 水電與抽水蓄能. 2015(03)
[6]梯級水電站群聯合優(yōu)化調度研究與應用[J]. 汪菲娜,談飛. 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學報. 2015(02)
[7]應對光伏并網的抽水蓄能電站優(yōu)化運行[J]. 王輝,崔建勇. 電網技術. 2014(08)
[8]風電-抽水蓄能聯合系統綜合效益評價方法[J]. 肖白,叢晶,高曉峰,谷禹. 電網技術. 2014(02)
[9]儲能技術的發(fā)展機遇與挑戰(zhàn)[J]. 唐征歧,周漢濤. 電源技術. 2014(01)
[10]基于動態(tài)規(guī)劃的水光互補微網逆變器調度策略研究[J]. 薛慧杰,王昊軼,楊子龍,許洪華. 太陽能學報. 2013(10)
本文編號:36823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36823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