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納米管導電防腐涂料微觀形貌及性能研究
本文選題:接地網 + 碳納米管; 參考:《高電壓技術》2016年05期
【摘要】:為制備1種接地網用碳納米管改性導電防腐涂料,采用球磨工藝將填料分別分散在有機硅樹脂和環(huán)氧樹脂內制得了導電防腐涂料。將涂料噴涂固化,研究了涂層形貌和碳納米管質量分數(shù)對涂層電導率、附著力以及耐蝕性能的影響。結果表明:碳納米管在有機硅中分散均勻,在環(huán)氧內則存在團聚;2種涂層的滲流閾值均1%,當碳納米管質量分數(shù)為8%時,有機硅和環(huán)氧涂層電導率分別為1.3 S/cm和1.7×10~(-2) S/cm;少量的碳納米管有助于提高涂層的內聚力,當碳納米管質量分數(shù)6%時,有機硅涂層的附著力與耐蝕性能都呈下降趨勢,這種現(xiàn)象在環(huán)氧涂層中更為明顯。與環(huán)氧樹脂相比,有機硅樹脂更適合作為碳納米管改性導電防腐涂料的成膜劑,當碳納米管質量分數(shù)為5%時,有機硅樹脂涂層具有較好的綜合性能。
[Abstract]:In order to prepare a kind of conductive anticorrosive coating modified by carbon nanotubes (CNTs) for grounding nets, the filler was dispersed in organic silicone resin and epoxy resin by ball milling process to prepare conductive anticorrosive coatings. The effects of coating morphology and carbon nanotube mass fraction on the conductivity, adhesion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the coating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arbon nanotubes are dispersed uniformly in organosilicon, and the percolation thresholds of the two coatings are 1. When the mass fraction of the carbon nanotubes is 8, the percolation threshold of the two coatings is 1, and when the mass fraction of the carbon nanotubes is 8, The conductivity of silicone and epoxy coatings were 1. 3 S/cm and 1. 7 脳 10 ~ (-2) S / cm, respectively. A small amount of carbon nanotubes helped to improve the cohesion of the coatings. When the mass fraction of carbon nanotubes was 6, the adhesion and corrosion resistance of organic silicon coatings decreased. This phenomenon is more obvious in epoxy coating. Compared with epoxy resin, organic silicone resin is more suitable as film forming agent for carbon nanotube modified conductive anticorrosive coating. When the mass fraction of carbon nanotube is 5, the organic silicone resin coating has better comprehensive properties.
【作者單位】: 國網電力科學研究院武漢南瑞有限責任公司;
【基金】:國家電網公司科技項目~~
【分類號】:TM86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俄羅斯開發(fā)出新型防腐涂料[J];風機技術;2001年03期
2 張曉君;一種長效玻璃鱗片重防腐涂料問世[J];建材工業(yè)信息;2001年07期
3 李傲;日本開發(fā)水中防腐涂料[J];建材工業(yè)信息;2003年08期
4 張露;朱燦銀;;防腐涂料技術發(fā)展趨勢[J];江蘇建筑;2008年02期
5 ;我國防腐涂料應用廣泛[J];建材發(fā)展導向;2011年02期
6 姚啟均;除銹防腐涂料[J];建材工業(yè)信息;1996年18期
7 文建國;玻璃鱗片重防腐涂料的進展[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1999年01期
8 董翼生,歐陽臻,張旺起,吳強;防腐涂料施工中出現(xiàn)的問題及對策[J];建筑技術開發(fā);2000年01期
9 張曉君;一種長效玻璃鱗片重防腐涂料問世[J];新型建筑材料;2001年04期
10 邊蘊靜 ,閻永江 ,劉登良;防腐涂料的發(fā)展趨勢[J];建材工業(yè)信息;2002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黃杰;;智能防腐涂料國內外研究綜述[A];中國海洋涂料與涂裝技術發(fā)展高峰論壇論文集[C];2010年
2 黃麗;王成忠;;環(huán)氧無溶劑防腐涂料的制備及其耐腐蝕性研究[A];經濟發(fā)展方式轉變與自主創(chuàng)新——第十二屆中國科學技術協(xié)會年會(第二卷)[C];2010年
3 伍澤涌;;淺談重防腐涂料的特點[A];第二屆石油石化工業(yè)用材研討會論文集[C];2001年
4 邊蘊靜;閻永江;劉登良;;防腐涂料及涂裝技術的發(fā)展趨勢[A];2002年涂料工業(yè)年會論文集[C];2002年
5 余義麗;;無溶劑玻璃鱗片重防腐涂料的研制[A];第四屆中國重慶涂料涂裝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6 卞大榮;卞直兵;馮有富;;石油、石化、冶金、電力行業(yè)防腐涂料施工推薦方案[A];2007全國保溫材料技術交流會論文匯編[C];2007年
7 傅曉平;張秀蓉;龍中俊;陳永福;鐘軍;李巖;;硅氧烷聚合物的水性金屬重防腐涂料[A];第三屆中國重慶涂料涂裝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8年
8 蘭平艾;;潤滑防腐涂料的研制[A];第四屆中國重慶涂料涂裝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9 方震;;防腐涂料的發(fā)展方向及態(tài)勢[A];2010中國·重慶第七屆表面工程技術學術論壇暨展覽會論文集[C];2010年
10 劉建卡;;重防腐涂料的發(fā)展方向[A];紀念中國造船工程學會成立六十周年——中國船舶工業(yè)發(fā)展論壇論文集[C];200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全國涂料工業(yè)信息中心 魏仁華;防腐涂料成熱點[N];中國化工報;2005年
2 宗合;重防腐涂料市場機會大[N];中國船舶報;2009年
3 本報記者 翁國娟;重防腐涂料:一招鮮,吃遍天[N];中國化工報;2009年
4 王雄偉;方圓重防腐涂料再次出口蘇丹[N];中國化工報;2009年
5 何丹;防腐涂料借環(huán)保之勢襲來[N];中華建筑報;2014年
6 記者 張興剛;我重防腐涂料技術邁上新臺階[N];中國化工報;2014年
7 特約記者 崔利娟;青島;和茝V新型防腐涂料[N];中國船舶報;2007年
8 本報記者 李凱 通訊員 魏仁華;石油工業(yè)為防腐涂料帶來發(fā)展契機[N];中國化工報;2007年
9 劉登良;五大因素推動重防腐涂料發(fā)展[N];中國化工報;2007年
10 劉登良;船舶重防腐涂料發(fā)展趨勢[N];中國建材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周立新;環(huán)氧樹脂的相反轉乳化與水性環(huán)氧樹脂防腐涂料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鮑瑋;汽車發(fā)動機制造業(yè)中防腐涂料的制備與應用研究[D];南昌大學;2013年
2 韓鳳俊;鱗片狀鋅粉防腐涂料的研制[D];東南大學;2006年
3 劉茂喜;聚2,,3-二甲基苯胺/環(huán)氧樹脂防腐涂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重慶大學;2013年
4 粟滿榮;不銹鋼粉重防腐涂料的研制[D];廣西大學;2014年
5 晏高翔;新型水性鋼構防腐涂料的研制[D];長江大學;2012年
6 張獎池;水性環(huán)氧防腐涂料的研制[D];湖南大學;2009年
7 趙培艷;納米鈦復合氟樹脂防腐涂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0年
8 李彬;水性環(huán)氧富鋅防腐涂料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2008年
9 黃青娜;鈦納米改性聚合物防腐涂料的制備與性能表征[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7年
10 葉華;納米導靜電防腐涂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19251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ianlidianqilunwen/1925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