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改進車轍因子的泡沫瀝青高溫性能評價
本文關鍵詞:基于改進車轍因子的泡沫瀝青高溫性能評價
【摘要】:為研究泡沫瀝青的高溫性能,對老化前后的發(fā)泡70號基質瀝青和SBS改性瀝青進行動態(tài)剪切流變試驗,得出車轍因子,并計算出改進車轍因子(G*/(sinδ)9),分別擬合出fail temperature值,據此評價泡沫瀝青的高溫性能。結果表明:改進車轍因子G*/(sinδ)9及其擬合出的fail temperature值更高,使兩種泡沫瀝青的高溫性能明顯改善;在發(fā)泡用水量為1%的條件下,70號基質瀝青的G*/(sinδ)9及其fail temperature值增加較為明顯,在發(fā)泡用水量為3%的條件下,SBS改性瀝青的G*/(sinδ)9及其fail temperature值增加較為明顯。
【作者單位】: 河海大學土木與交通學院;南京南部路橋工程有限公司;江蘇中達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關鍵詞】: 路面材料 泡沫瀝青 高溫性能 改進車轍因子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278173)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資助項目(2012Y39)
【分類號】:U414
【正文快照】: 1引言自溫拌瀝青路面技術引進后,我國已有相當一部分瀝青路面的建設采用了溫拌技術,均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目前國內應用最多的溫拌工藝是采用Evotherm和Sasobit溫拌劑,但在瀝青中添加溫拌劑后,會造成瀝青混合料生產成本的提高,增加路面造價成本。而泡沫溫拌技術是采用直接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7條
1 李秀君;朱洪哥;陳國強;黃啟帝;;泡沫瀝青再生混合料物理力學性能影響分析[J];公路;2009年10期
2 李麗民;何兆益;張賢才;徐振華;;抗車轍柔性基層瀝青混合料的力學性能[J];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報;2014年05期
3 祝斯月;陳拴發(fā);秦先濤;李祖仲;;基于灰關聯(lián)熵分析法的高粘改性瀝青關鍵指標[J];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報;2014年06期
4 王鵬;曾凡奇;黃曉明;;瀝青高溫性能指標的灰色關聯(lián)度分析[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06年03期
5 李秀君;周維維;李夢晨;;舊瀝青混合料對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的影響[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2013年01期
6 陳華鑫;王秉綱;;SBS改性瀝青車轍因子的改進[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10期
7 袁迎捷,張爭奇,胡長順;Superpave瀝青規(guī)范對改性瀝青的適用性[J];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01期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喬衛(wèi)華;泡沫瀝青發(fā)泡機理及其混合料性能的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08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樊亮;孔祥利;林江濤;張玉貞;王林;;基于流變測試技術的瀝青評價方法研究進展[J];材料導報;2012年01期
2 左惠;申愛琴;;水泥顆粒分布與標準稠度需水量的灰色關聯(lián)分析[J];交通科學與工程;2011年03期
3 陳俊;岳學軍;黃曉明;;表征高溫性能的瀝青純粘性稠度[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3期
4 彭余華;;PR PLAST.S外加劑應用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08年12期
5 李平;王秉綱;張爭奇;;礦粉對瀝青混合料膠漿粘度和施工溫度影響的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應用技術版);2008年S1期
6 左惠;申愛琴;史澤恒;;水泥顆粒分布與道路混凝土路面表面收縮的灰色關聯(lián)[J];中外公路;2010年05期
7 吳慧彥;同鑫;;瀝青高溫性能評價新指標[J];中外公路;2011年03期
8 姜鐵;張春剛;王海玲;張吉哲;孟凡宇;;瀝青路面低溫開裂問題的探討[J];建材世界;2010年05期
9 董麗萍;;不同瀝青體分比環(huán)氧樹脂瀝青混合料的斷裂性能研究[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2年08期
10 李莉;;不同交聯(lián)度環(huán)氧瀝青混合料低溫彎曲性能研究[J];城市道橋與防洪;2012年08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5條
1 呂得保;瀝青混合料施工溫度控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1年
2 李平;基于膠漿特性的瀝青混合料設計[D];長安大學;2007年
3 羅蘇平;高溫多雨地區(qū)瀝青路面病害環(huán)境與多場耦合效應研究[D];中南大學;2012年
4 楊娥;摻量對TLA混合瀝青的高溫性能影響和應用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5 彭龍仕;寬溫域改性瀝青高低溫性能及其混合料力學性能研究[D];北京科技大學;201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楊朝輝;SBS改性瀝青的流變性能及改性劑劑量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2 苗乾;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方法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1年
3 高峰;瀝青混合料低溫性能試驗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4 楊程;SMA混合料的性能、試驗及施工工藝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07年
5 周宇鵬;瀝青混合料降溫收縮斷裂特性研究[D];長安大學;2009年
6 董剛;瀝青混合料壓實特性與壓實工藝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7 徐鴻飛;基于重復蠕變恢復試驗的瀝青高溫性能評價指標研究[D];山東建筑大學;2012年
8 李俊曉;泡沫瀝青的制備及其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9 高榕;SBS改性瀝青關鍵技術參數及試驗方法研究[D];長安大學;2012年
10 肖超;SBS改性瀝青粘結力性能評價研究[D];長安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陳衛(wèi)峰;高培偉;李小燕;樂建新;金少春;;新型硅藻土改性劑對瀝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的影響[J];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報;2007年04期
2 李麗民;劉劍;曾革;;瀝青穩(wěn)定柔性基層的抗車轍性能[J];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報;2008年04期
3 馬翔;倪富健;陳榮生;;瀝青指標對排水性瀝青混合料性能的影響[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2期
4 曹翠星,何桂平,孫成仁;泡沫瀝青冷再生技術[J];公路;2003年11期
5 拾方治,孫大權,羅芳艷,呂偉民,朱良鐠;泡沫瀝青混合料物理力學特性的試驗研究[J];公路;2004年05期
6 楊虎榮,何桂平,韓海峰;不同粘度瀝青的發(fā)泡性能比較和機理分析[J];公路;2004年06期
7 徐世法,周朝暉,錢培中,高建立;Superpave規(guī)范對于改性瀝青的有效性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3年01期
8 何桂平,曹翠星,韓海峰;路面冷再生用瀝青的發(fā)泡性能影響因素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10期
9 歐陽楊;夏選朋;徐金枝;張科飛;;泡沫瀝青穩(wěn)定材料力學特性研究[J];中外公路;2007年03期
10 王發(fā)洲;劉云鵬;胡曙光;;硅酸鹽水泥與陽離子乳化瀝青顆粒的相互作用機理[J];材料科學與工程學報;2013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陳華鑫;SBS改性瀝青路用性能與機理研究[D];長安大學;2006年
2 趙永利;瀝青混合料的結構組成機理研究[D];東南大學;2005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肖杰;乳化瀝青冷再生混合料設計方法與使用性能研究[D];湖南大學;2007年
2 栗關裔;泡沫瀝青冷再生技術的應用研究[D];同濟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歐陽楊;夏選朋;徐金枝;張科飛;;泡沫瀝青穩(wěn)定材料力學特性研究[J];中外公路;2007年03期
2 朱有武;望開喜;熊鵬;張軍;;泡沫瀝青筑路的試驗與應用[J];筑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2007年12期
3 燕聘侃;;泡沫瀝青再生基層的應用[J];北方交通;2008年08期
4 郝秀峰;;淺談泡沫瀝青冷再生技術[J];山西建筑;2008年28期
5 羅偉平;;泡沫瀝青冷再生技術研究進展[J];公路交通技術;2009年02期
6 黃頌昌;徐劍;;對泡沫瀝青冷再生技術的幾點認識[J];筑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2010年04期
7 石世賽;唐海云;米金泉;應榮華;侯昭光;;泡沫瀝青及泡沫瀝青就地冷再生技術[J];筑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2010年06期
8 章泳杰;;泡沫瀝青在公路整修中的應用[J];中華民居(下旬刊);2013年05期
9 謝遠新;;泡沫瀝青溫拌技術的應用[J];華東公路;2013年04期
10 馬娟;;泡沫瀝青發(fā)泡性能研究[J];華東公路;2013年05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8條
1 朱旭紅;王純鳴;;泡沫瀝青冷再生技術研究[A];中國公路學會2005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C];2005年
2 朱旭紅;王純鳴;;泡沫瀝青冷再生技術研究[A];第六屆全國路面材料及新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姚強寶;;泡沫瀝青就地冷再生施工技術淺述[A];全國城市公路學會第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4 張永平;潘學政;拾方治;;泡沫瀝青冷再生技術的應用研究[A];第十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四)[C];2008年
5 拾方治;孫大權;李秀君;呂偉民;;泡沫瀝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設計方法與工程應用研究[A];中國公路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4年
6 拾方治;孫大權;李秀君;呂偉民;;泡沫瀝青就地冷再生混合料設計方法與工程應用研究[A];第五屆全國路面材料及新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任建;;硅藻土改性泡沫瀝青混合料性能研究[A];特種混凝土與瀝青混凝土新技術及工程應用[C];2012年
8 苗乾;宋曉燕;周衛(wèi)峰;;基于振動成型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方法研究[A];第十三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第19分會場-公路在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中國重要報紙全文數據庫 前6條
1 駐陜西首席記者 白秋薇;陜西:泡沫瀝青變廢為寶[N];中國交通報;2010年
2 駐陜西首席記者 白秋薇 通訊員 蒙海波;泡沫瀝青冷再生技術經濟環(huán)保[N];中國交通報;2010年
3 楊寶眾邋通訊員 李科 譚潘軍;用實際行動發(fā)展交通循環(huán)經濟[N];中國交通報;2007年
4 李科;用實際行動發(fā)展交通循環(huán)經濟[N];中國企業(yè)報;2009年
5 侯冰冰;國內首臺全深式泡沫瀝青冷再生機誕生[N];鞍山日報 ;2008年
6 通訊員 朱清磊 記者 趙文浩;高溫天氣高速公路施工大提速[N];杭州日報;2006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徐金枝;泡沫瀝青及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技術性能研究[D];長安大學;2007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栗關裔;泡沫瀝青冷再生技術的應用研究[D];同濟大學;2008年
2 張遠君;泡沫瀝青在就地冷再生中的應用技術研究[D];長安大學;2008年
3 江志丹;泡沫瀝青穩(wěn)定舊路面材料鋪筑技術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09年
4 孫建勇;泡沫瀝青再生混凝土半柔性基層成套技術研究[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4年
5 喬衛(wèi)華;泡沫瀝青發(fā)泡機理及其混合料性能的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08年
6 戴利平;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物理力學性能研究[D];長安大學;2009年
7 李俊曉;泡沫瀝青的制備及其冷再生混合料的性能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2年
8 王啟超;瀝青發(fā)泡工藝參數試驗與仿真研究[D];長安大學;2012年
9 于洪江;泡沫瀝青冷再生混合料性能的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08年
10 楊斌;基于PLC的泡沫瀝青試驗機控制系統(tǒng)研究[D];長安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9750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9750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