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平整度的CRCP沖斷區(qū)域維修標準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平整度的CRCP沖斷區(qū)域維修標準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交通工程 CRCP 傳遞矩陣法沖斷 振動模型 最大瞬態(tài)振動值 維修標準
【摘要】:為了獲得連續(xù)配筋混凝土路面沖斷區(qū)域維修標準,本文首先建立沖斷區(qū)域人-車-路耦合振動模型,然后利用傳遞矩陣法結(jié)合Matlab軟件對振動方程進行求解,以獲得乘客加速度隨時間的變化和最大瞬態(tài)振動值(MTVV)。研究發(fā)現(xiàn):一定條件下車輛經(jīng)過沖斷區(qū)域時,其在做振幅減小的簡諧振動;當車輛進入沖斷區(qū)域0.22 s時乘客加速度最大,其值為1.57 m/s2。最后,考慮行車舒適性以最大瞬態(tài)振動值作為行駛舒適性評價指標,提出沖斷區(qū)域維修標準的確定方法和步驟,并給出了相應算例。
【作者單位】: 長安大學公路學院;
【關鍵詞】: 交通工程 CRCP 傳遞矩陣法沖斷 振動模型 最大瞬態(tài)振動值 維修標準
【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業(yè)務費專項資金項目(CHD2011ZD010) 陜西省交通運輸廳項目(13-01K)
【分類號】:U418.6
【正文快照】: 0引言連續(xù)配筋混凝土路面(CRCP)具有行車舒適、使用壽命長和養(yǎng)護要求低等優(yōu)點,在國外現(xiàn)已大量用于干線公路和機場,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CRCP的主要病害形式為沖斷,AASHTO 2002設計指南[1]中以沖斷和平整度作為CRCP的基本設計指標。沖斷[2]是指由兩個間距很小(小于0.6 m)的橫向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張洪亮;王秉綱;楊萬橋;;基于人-車-路三自由度振動模型的路面平整度評價方法[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6期
2 劉曉明;趙明華;黎大志;;基于整車模型的橋頭路面動力荷載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7年07期
3 劉云;錢振東;;路面平整度及車輛振動模型的研究綜述[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01期
4 韓萬水;陳艾榮;;杭州灣跨海大橋車橋空間耦合振動參數(shù)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8年05期
5 郭成超,陶向華,王復明;車速和路面不平度特性對車路相互作用的影響[J];華北水利水電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6 陶向華,黃曉明;人-車-路相互作用三質(zhì)量車輛模型分析[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04年03期
7 宋一凡;陳榕峰;;基于路面不平整度的車輛振動響應分析方法[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07年04期
8 吳慶雄;陳寶春;奚靈智;;路面平整度PSD和IRI評價方法比較[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08年01期
9 孫璐,鄧學鈞;速度與車輛動態(tài)特性對于車路相互作用的影響[J];土木工程學報;1997年06期
10 鄭木蓮;孟建黨;張世鐸;崔夢璇;徐金欣;;路橋過渡段上車內(nèi)人體舒適性評價方法[J];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2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左志武;連續(xù)配筋混凝土路面橫向裂縫分布和沖斷預估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過學迅;劉漢斌;汪斌;徐占;;路面不平度的測量與重構[J];車輛與動力技術;2010年04期
2 陳榕峰;章權;張建莉;;簡支梁在行駛車輛下的動態(tài)響應[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6期
3 張洪亮;王秉綱;楊萬橋;;基于人-車-路三自由度振動模型的路面平整度評價方法[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6期
4 胡啟國;王文靜;孫寶賢;雷旭東;;基于MATLAB的非獨立懸架振動特性分析[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01期
5 陳書錦;李華德;李擎;馬保柱;;永磁同步電動機起動過程控制[J];電工技術學報;2008年07期
6 陳書錦;李華德;馬保柱;冉正云;;電動汽車驅(qū)動系統(tǒng)廣義預測控制[J];電機與控制學報;2006年06期
7 彭獻;劉曉暉;霍兵勇;;最優(yōu)控制理論在人車路磁流變半主動懸架中的應用[J];動力學與控制學報;2007年02期
8 張伶俐;貝承訓;黃紹江;;多普勒效應測速實驗儀的改進[J];大學物理實驗;2009年03期
9 王君;;沖擊荷載作用下AC與SMA瀝青混合料動力學性質(zhì)比較[J];湖南交通科技;2011年02期
10 馬保柱;李華德;陳書錦;;電動汽車啟動控制仿真[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2006年03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仇菲菲;石煥文;徐春龍;;輪胎模態(tài)及聲輻射特性的數(shù)值分析[A];2011'中國西部聲學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1年
2 陳寶春;;石潭溪鋼管混凝土中承式拱橋橋道系加固改造方案研究[A];全國既有橋梁加固、改造與評價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3 陳寶春;韋建剛;吳慶雄;;國家工程建設標準《鋼管混凝土拱橋技術規(guī)范》編制情況介紹[A];第二十屆全國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上冊)[C];2012年
4 丁勇;謝旭;黃劍源;;考慮車輪轉(zhuǎn)動軌跡的橋頭跳車沖擊系數(shù)分析[A];第二十屆全國橋梁學術會議論文集(下冊)[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保良;車輛荷載作用下瀝青路面疲勞行為研究[D];長安大學;2008年
2 鄭仲浪;重載車輛作用下瀝青路面層間力學行為研究[D];長安大學;2010年
3 常成利;國際平整度指數(shù)量值溯源與傳遞技術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11年
4 張鋒;深季節(jié)凍土區(qū)重載汽車荷載下路基動力響應與永久變形[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2年
5 劉志強;車輛油氣懸掛系統(tǒng)動力學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1年
6 林敏;基于虛擬激勵法的汽車平順性仿真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1年
7 胡志剛;面向虛擬試車場(VPG)技術的路面模型系統(tǒng)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11年
8 王虎;連續(xù)配筋混凝土路面靜動力學計算與分析[D];長安大學;2001年
9 張洪亮;路橋過渡段車路動力學分析及容許差異沉降研究[D];長安大學;2003年
10 李喜安;黃土暗穴的成因及其公路工程災害效應研究[D];長安大學;2004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向燁;基于行車舒適性的高填方路基差異沉降指標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2 馮琳;隨機荷載作用下的路面動力響應研究[D];石家莊鐵道學院;2010年
3 潘杰麟;車輛移動荷載作用下基坑支護樁—土相互作用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4 李小亮;虛擬激勵法下汽車行駛平順性振動仿真分析[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5 陳義;道路不平度對車輛貨物約束系統(tǒng)影響的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6 李運超;路面刻槽引起的車輛路面耦合振動分析[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7 李偉;主動懸架汽車—路面耦合系統(tǒng)相互作用機理研究[D];河北工程大學;2011年
8 姚成釗;考慮橋面不平順影響的公路車輛—橋梁耦合振動分析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9 陸江斌;滑移裝載機工作裝置減振系統(tǒng)設計與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10 趙盛民;基于車橋耦合振動的剛架拱橋加固效果評價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劉獻棟,鄧志黨,高峰;公路路面不平度的數(shù)值模擬方法研究[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2003年09期
2 張洪亮,胡長順;連續(xù)配筋砼路面端部錨固力研究[J];重慶交通學院學報;2002年01期
3 于清,曹源文;不平整路面上的汽車動荷載[J];重慶交通學院學報;2003年04期
4 楊浪萍,吳康雄,方曉麗,張克武;數(shù)顯3m直尺式平整度儀綜合精度分析[J];長沙交通學院學報;1997年02期
5 肖秋明,查旭東,張起森;連續(xù)配筋混凝土路面一維非線性力學分析[J];長沙交通學院學報;2004年03期
6 劉朝暉;林佛光;華正良;;連續(xù)配筋混凝土復合式瀝青路面溫度應力分析[J];交通科學與工程;2009年01期
7 肖秋明;王文強;;基于可拓方法的連續(xù)配筋混凝土路面裂縫寬度評價[J];鐵道科學與工程學報;2006年01期
8 高英;黃曉明;陳鋒鋒;;基于可靠度的連續(xù)配筋混凝土路面配筋率設計方法[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9年04期
9 黃曉明,唐益民,鄧學鈞,金志強,蔣磊;連續(xù)配筋混凝土路面端部錨固原理研究[J];東南大學學報;1996年04期
10 王虎,胡長順,王秉綱;連續(xù)配筋混凝土路面動荷響應分析[J];工程力學;2001年05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4條
1 王虎;連續(xù)配筋混凝土路面靜動力學計算與分析[D];長安大學;2001年
2 曹東偉;連續(xù)配筋混凝土路面結(jié)構研究[D];長安大學;2001年
3 張洪亮;路橋過渡段車路動力學分析及容許差異沉降研究[D];長安大學;2003年
4 馬慶雷;基于剛性基層的耐久性瀝青路面結(jié)構研究[D];長安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5條
1 張洪亮;連續(xù)配筋混凝土路面端部錨固結(jié)構研究[D];長安大學;2000年
2 吳剛;瀝青混凝土路面平整度控制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3年
3 陽宏毅;連續(xù)配筋混凝土復合式路面層間應力分析與結(jié)合技術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5年
4 丁潤鐸;連續(xù)配筋混凝土基層結(jié)構設計方法研究[D];長安大學;2006年
5 李文科;連續(xù)配筋混凝土復合式路面(CRC+AC)層間結(jié)合與施工關鍵技術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王小力;高經(jīng)武;趙永耀;;鏈傳動的振動模型綜述[J];機械管理開發(fā);2011年04期
2 裴星洙;劉正偉;周曉松;;雙翼魚刺型振動模型基礎研究[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6期
3 宋天軍;;彎曲振動模型的運動方程建立方法[J];四川建筑;2009年02期
4 王世忠,榮吉利,鄧纓,屠良堯;電-聲喇叭振動模型的建立與頻率修正[J];振動與沖擊;1998年02期
5 譚善光;汪希宣;;結(jié)構振動模型一類隨激勵頻率變化的物理參數(shù)攝動迭代識別方法[J];振動與沖擊;1990年04期
6 聶家強;馮定;尹松;李喜梅;王鵬;鄒艷;;如何高效建立小損傷振動模型[J];噪聲與振動控制;2007年01期
7 張光海;康海貴;鄭元勛;;車輛振動模型的建立及動荷載計算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2011年04期
8 裴星洙;黎雪環(huán);;結(jié)構振動模型和剛度矩陣對地震響應影響研究[J];江蘇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8年03期
9 岑恩杰;胡旭東;陳換過;李強;;基于PZT的結(jié)構安全檢測的機電阻抗數(shù)學建模[J];浙江理工大學學報;2009年05期
10 李琦,楊丹,陳曉建;起重機雙擺振動模型與反擺控制的研究[J];建筑機械;2004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2條
1 薛守義;王思敬;張鏡劍;;塊狀巖體振動模型與動力反應分析方法[A];第二屆全國巖石動力學學術會議論文選集[C];1990年
2 康曉莉;曹輝;;一種聲帶的雙彈簧對稱振動模型的研究[A];泛在信息社會中的聲學——中國聲學學會2010年全國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本文編號:76317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763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