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綿城市”效應的透水性瀝青路面應用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11-04 13:26
透水性瀝青路面是一種新型的城市道路路面,是解決現(xiàn)有城市嚴重的路面積水和地下水缺少,構建“海綿城市”的有效途徑。本文通過研究透水性瀝青路面采用間斷級配結構設計以及與道路排水系統(tǒng)結合,使得雨水可以迅速排出路面,從而達到消除路面嚴重積水、補充地下水資源、改善城市生態(tài)系統(tǒng)和提高交通安全舒適性等目的。本文以四川盆地某中部城市道路改建工程為背景,針對透水性瀝青路面建設中存在的材料選擇,級配設計以及性能評價等問題開展研究。論文主要研究內容如下:(1)與普通路面設計相比,在“海綿城市”建設中的透水性瀝青路面的材料、結構設計中考慮透水性與結構強度兩者之間矛盾是必不可少的,由于當前國內對透水性瀝青路面的設計方法不夠完善,因此,研究對“海綿城市”建設中透水性瀝青路面的如何合理設計是重中之重。(2)通過類比常規(guī)瀝青路面材料設計,對透水性瀝青路面材料中的粗集料、細集料以及瀝青等進行實驗研究,同時結合公路工程技術規(guī)范要求對透水性瀝青混合料的指標進行研究,從而為“海綿城市”建設中透水性瀝青路面的設計過程中結構組合方案的選擇提供依據。(3)考慮透水性瀝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和最佳瀝青用量兩方面問題進行瀝青混合料級配設計并進...
【文章來源】:河北工程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7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機動車道與人行道連接的管道布置方案
可以選擇是否埋設管道,當地區(qū)雨量較小且車道的通行能力較弱時,為了節(jié)約資金可以不埋設管道,雨水會沿透水磚等路面材料的空隙直接流入路表以下,滲入土壤的雨水主要起到補充地下水,改善地基土的溫濕度和微生物環(huán)境等目的。當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通行能力較強且地區(qū)短強暴雨較多時,需要在基層與面層的層間處埋設一定數量的管道,如圖 2-2 所示。
粗集料Fig.3-1:Coarseaggregate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低影響開發(fā)(LID)的城市高架、立交排水系統(tǒng)優(yōu)化設計[J]. 付瑾. 工程建設與設計. 2017(14)
[2]中國特色海綿城市的政策沿革與地方實踐[J]. 徐振強. 上海城市管理. 2015(01)
[3]海綿城市建設應作為新時期城市治水的重要內容[J]. 張旺,龐靖鵬. 水利發(fā)展研究. 2014(09)
[4]淺談路面結構的組成、使用性能以及設計內容[J]. 張雷. 北方交通. 2014(07)
[5]透水性瀝青路面路用性能研究綜述[J]. 高巖,鄭丹丹,朱坤佳,王興國. 公路工程. 2013(04)
[6]透水混凝土生態(tài)環(huán)境效益分析[J]. 趙紅軍. 產業(yè)與科技論壇. 2012(11)
[7]基于空隙模型的大空隙瀝青混合料設計[J]. 邱青云,魏慶朝,關彥斌.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 2011(04)
[8]城市雨水利用的意義[J]. 張新會. 內蒙古水利. 2011(01)
[9]中國公路學會第七屆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J]. 路徑. 運輸經理世界. 2011(01)
[10]多孔排水瀝青路面[J]. 鄒艷琴,陳博,陶家樸. 筑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 2010(11)
碩士論文
[1]海綿城市理念及在城市除澇規(guī)劃中的研究應用[D]. 郭佳香.揚州大學 2017
[2]基于海綿城市的城市道路系統(tǒng)化設計研究[D]. 孫芳.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15
[3]生態(tài)型透水瀝青路面結構設計與性能研究[D]. 同衛(wèi)剛.長安大學 2015
[4]纖維排水瀝青混合料試驗評價[D]. 劉文松.長安大學 2011
[5]透水型+半柔性復合路面結構開發(fā)研究[D]. 王濤.重慶交通大學 2009
[6]透水性瀝青路面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方法與路用性能研究[D]. 蔣瑋.長安大學 2008
[7]透水瀝青路面性能研究及其在城市土地利用結構中鋪面比例的優(yōu)化設計[D]. 于紅潤.北京交通大學 2007
[8]快速無損檢測設備在高等級公路路面質量檢測中的應用研究[D]. 郭艷紅.東南大學 2006
[9]纖維改性排水性瀝青混合料組成設計與性能研究[D]. 劉剛.武漢理工大學 2006
[10]高速公路排水性瀝青混合料應用研究[D]. 郭勇.東南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475822
【文章來源】:河北工程大學河北省
【文章頁數】:7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機動車道與人行道連接的管道布置方案
可以選擇是否埋設管道,當地區(qū)雨量較小且車道的通行能力較弱時,為了節(jié)約資金可以不埋設管道,雨水會沿透水磚等路面材料的空隙直接流入路表以下,滲入土壤的雨水主要起到補充地下水,改善地基土的溫濕度和微生物環(huán)境等目的。當非機動車道和人行道通行能力較強且地區(qū)短強暴雨較多時,需要在基層與面層的層間處埋設一定數量的管道,如圖 2-2 所示。
粗集料Fig.3-1:Coarseaggregate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低影響開發(fā)(LID)的城市高架、立交排水系統(tǒng)優(yōu)化設計[J]. 付瑾. 工程建設與設計. 2017(14)
[2]中國特色海綿城市的政策沿革與地方實踐[J]. 徐振強. 上海城市管理. 2015(01)
[3]海綿城市建設應作為新時期城市治水的重要內容[J]. 張旺,龐靖鵬. 水利發(fā)展研究. 2014(09)
[4]淺談路面結構的組成、使用性能以及設計內容[J]. 張雷. 北方交通. 2014(07)
[5]透水性瀝青路面路用性能研究綜述[J]. 高巖,鄭丹丹,朱坤佳,王興國. 公路工程. 2013(04)
[6]透水混凝土生態(tài)環(huán)境效益分析[J]. 趙紅軍. 產業(yè)與科技論壇. 2012(11)
[7]基于空隙模型的大空隙瀝青混合料設計[J]. 邱青云,魏慶朝,關彥斌. 北京交通大學學報. 2011(04)
[8]城市雨水利用的意義[J]. 張新會. 內蒙古水利. 2011(01)
[9]中國公路學會第七屆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召開[J]. 路徑. 運輸經理世界. 2011(01)
[10]多孔排水瀝青路面[J]. 鄒艷琴,陳博,陶家樸. 筑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 2010(11)
碩士論文
[1]海綿城市理念及在城市除澇規(guī)劃中的研究應用[D]. 郭佳香.揚州大學 2017
[2]基于海綿城市的城市道路系統(tǒng)化設計研究[D]. 孫芳.西安建筑科技大學 2015
[3]生態(tài)型透水瀝青路面結構設計與性能研究[D]. 同衛(wèi)剛.長安大學 2015
[4]纖維排水瀝青混合料試驗評價[D]. 劉文松.長安大學 2011
[5]透水型+半柔性復合路面結構開發(fā)研究[D]. 王濤.重慶交通大學 2009
[6]透水性瀝青路面混合料配合比設計方法與路用性能研究[D]. 蔣瑋.長安大學 2008
[7]透水瀝青路面性能研究及其在城市土地利用結構中鋪面比例的優(yōu)化設計[D]. 于紅潤.北京交通大學 2007
[8]快速無損檢測設備在高等級公路路面質量檢測中的應用研究[D]. 郭艷紅.東南大學 2006
[9]纖維改性排水性瀝青混合料組成設計與性能研究[D]. 劉剛.武漢理工大學 2006
[10]高速公路排水性瀝青混合料應用研究[D]. 郭勇.東南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47582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3475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