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路橋論文 >

玄武巖纖維瀝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4-02 23:11

  本文關鍵詞:玄武巖纖維瀝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摘要】:纖維瀝青混合料是一種通過摻入纖維材料提高瀝青路面使用品質(zhì)的復合型瀝青混合料。其突出特點是能阻止瀝青路面裂縫的擴展、減少高溫車轍的出現(xiàn)、彌補低溫脆性不足以及減小路面的水損害程度,對延長瀝青路面的使用壽命具有顯著作用。本論文借鑒纖維提高瀝青混合料路用性能這一優(yōu)點,選用新型的路用玄武巖纖維并對比聚酯纖維、木質(zhì)素纖維,分別以密級配、間斷級配為依托,對基于基質(zhì)瀝青平臺和改性瀝青平臺的纖維瀝青的性質(zhì)和瀝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進行了研究,并研究了纖維對瀝青混合料的增強機理。 本文主要從以下五個方面對玄武巖纖維瀝青混合料進行了研究: ⑴纖維增強機理的研究。通過劈裂試驗,靜載蠕變試驗方法,分析了纖維瀝青混合料的力學特性;并從玄武巖纖維的微觀特征、物化性質(zhì)及宏觀意義的復合材料理論角度兩方面,對纖維瀝青混合料的增強機理進行了研究。 ⑵纖維瀝青流變性能的研究。通過DSR和BBR等試驗方法,研究了玄武巖纖維、木質(zhì)素纖維、聚酯纖維三種纖維瀝青的流變性能。比較了三種纖維的摻入量對瀝青三大指標、DSR和BBR性能指標的影響,初步確定了三種纖維的最佳摻量。 ⑶纖維最佳摻量的研究。針對不同的混合料級配類型,根據(jù)混合料的高溫抗車轍性能、低溫抗開裂性能等,研究確定了玄武巖纖維、聚酯纖維和木質(zhì)素纖維在瀝青混合料中的最佳摻量,并確定了在最佳纖維摻量情況下的最佳瀝青用量。 ⑷玄武巖纖維瀝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分析。通過室內(nèi)試驗方法,研究了玄武巖纖維分別在密級配AC-16C及在間斷級配SMA-13中的路用性能。并與摻加木質(zhì)素纖維、聚酯纖維及不摻纖維的瀝青混合料在高溫、低溫和水穩(wěn)定性等方面路用性能進行了對比分析。研究結果顯示,玄武巖纖維對瀝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具有更大的改善作用。 ⑸實體工程的鋪筑和性能觀測分析。在室內(nèi)研究的基礎上,鋪筑了試驗路,對室內(nèi)研究成果進行了驗證。通過試驗路使用性能的觀測,證明了玄武巖纖維瀝青混合料良好的使用效果和推廣應用價值。
【關鍵詞】:玄武巖纖維 力學特性 增強機理 流變特性 路用性能
【學位授予單位】:哈爾濱工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0
【分類號】:U414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9
  • 第1章 緒論9-15
  • 1.1 問題的提出9-10
  • 1.1.1 玄武巖纖維瀝青混合料的概述9-10
  • 1.1.2 玄武巖纖維瀝青混合料的發(fā)展前景10
  •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10-13
  • 1.2.1 國外纖維瀝青混合料研究綜述10-12
  • 1.2.2 國內(nèi)玄武巖纖維瀝青混合料研究綜述12-13
  • 1.3 本論文主要研究內(nèi)容13-15
  • 第2章 原材料性能介紹15-20
  • 2.1 瀝青膠結料性能15-16
  • 2.2 集料性能16-17
  • 2.3 填料性能17
  • 2.4 纖維介紹17-19
  • 2.4.1 纖維種類17-18
  • 2.4.2 三種纖維性能對比18-19
  • 2.5 小結19-20
  • 第3章 纖維瀝青混合料增強機理研究20-25
  • 3.1 纖維瀝青混合料的劈裂試驗結果及分析20-22
  • 3.1.1 基于基質(zhì)瀝青平臺的劈裂試驗20-21
  • 3.1.2 基于改性瀝青平臺的劈裂試驗21-22
  • 3.2 纖維瀝青混合料的靜載蠕變試驗及結果分析22-24
  • 3.2.1 基于基質(zhì)瀝青平臺的靜載蠕變試驗22
  • 3.2.2 基于改性瀝青平臺的靜載蠕變試驗22-24
  • 3.3 小結24-25
  • 第4章 玄武巖纖維瀝青的流變性能25-36
  • 4.1 纖維瀝青的三大指標試驗結果及分析25-28
  • 4.1.1 基于基質(zhì)瀝青平臺的纖維瀝青25-26
  • 4.1.2 基于改性瀝青平臺的纖維瀝青26-28
  • 4.2 纖維瀝青的BBR 試驗結果及分析28-31
  • 4.2.1 基于基質(zhì)瀝青平臺的纖維瀝青28-30
  • 4.2.2 基于改性瀝青平臺的纖維瀝青30-31
  • 4.3 纖維瀝青的DSR 試驗結果及分析31-35
  • 4.3.1 基于基質(zhì)瀝青平臺的纖維瀝青32-33
  • 4.3.2 基于改性瀝青平臺的纖維瀝青33-35
  • 4.4 小結35-36
  • 第5章 最佳纖維摻量的確定36-49
  • 5.1 混合料配合比設計36-38
  • 5.1.1 懸浮-密實型AC-16C 結構36-37
  • 5.1.2 骨架-密實型SMA-13 結構37-38
  • 5.2 最佳瀝青用量的確定38-44
  • 5.2.1 AC-16C 結構最佳瀝青用量38-42
  • 5.2.2 SMA-13 結構最佳瀝青用量42-44
  • 5.3 纖維最佳摻量的確定44-48
  • 5.3.1 車轍試驗確定纖維最佳摻量44-46
  • 5.3.2 彎曲試驗確定纖維的最佳摻量46-48
  • 5.4 小結48-49
  • 第6章 纖維瀝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49-59
  • 6.1 纖維瀝青混合料高溫車轍試驗結果及分析49-52
  • 6.1.1 基于基質(zhì)瀝青平臺的車轍試驗50-51
  • 6.1.2 基于改性瀝青平臺的車轍試驗51-52
  • 6.2 纖維瀝青混合料低溫小梁彎曲試驗結果及分析52-55
  • 6.2.1 基于基質(zhì)瀝青平臺的小梁彎曲53-54
  • 6.2.2 基于改性瀝青平臺的小梁彎曲54-55
  • 6.3 纖維瀝青混合料抗水損害的凍融劈裂試驗結果及分析55-58
  • 6.3.1 基于基質(zhì)瀝青平臺的凍融劈裂56-57
  • 6.3.2 基于改性瀝青平臺的凍融劈裂57-58
  • 6.4 小結58-59
  • 第7章 實體工程59-65
  • 7.1 依托工程概況59
  • 7.2 路面裂縫調(diào)查59
  • 7.3 配合比設計概述59-62
  • 7.3.1 目標配合比設計59-60
  • 7.3.2 生產(chǎn)配合比級配調(diào)試60-62
  • 7.4 試驗路鋪筑概況62-63
  • 7.4.1 鋪筑溫度及厚度62
  • 7.4.2 現(xiàn)場攤鋪和碾壓概況62
  • 7.4.3 試驗路級配檢驗62-63
  • 7.4.4 試驗路攤鋪效果63
  • 7.5 試驗路檢測63-64
  • 7.6 小結64-65
  • 結論65-67
  • 參考文獻67-72
  • 致謝72

【引證文獻】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高春妹;玄武巖纖維瀝青混凝土性能研究與增強機理微觀分析[D];吉林大學;2012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3條

1 于雪松;玄武巖纖維瀝青混合料目標配合比設計及老化性能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2 曾志遠;玄武巖纖維瀝青路面性能及結構分析[D];浙江大學;2013年

3 王安;玄武巖纖維SMA-13的路用性能研究與應用[D];長沙理工大學;2013年


  本文關鍵詞:玄武巖纖維瀝青混合料路用性能研究,由筆耕文化傳播整理發(fā)布。

,

本文編號:283310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83310.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c2498***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