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機粒子對SBS改性瀝青結構及及流變性能的影響研究
【學位單位】:重慶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U414
【部分圖文】:
圖 1.1 SBS 物理交聯(lián)可逆示意圖[12]BS 改性瀝青的機理溫下,當基質(zhì)瀝青中引入 SBS 改性劑,SBS 可以自發(fā)在體系中分散瀝青質(zhì)(飽和分、芳香分)會被 SBS 吸收并產(chǎn)生溶脹。當溶脹發(fā)生的比例構成發(fā)生改變,溶脹后的 SBS 聯(lián)結在一起進而在瀝青中形成瀝青的性能得到提高。黃衛(wèi)東[14]等研究發(fā)現(xiàn) SBS 和瀝青質(zhì)會競相吸輕質(zhì)組分來維持體系的穩(wěn)定性,SBS 的溶脹、分散是一個由快到慢的動態(tài)平衡過程。原健安等[15]研究發(fā)現(xiàn)芳香分的含量直接影響 SBS用,當芳香分的含量較高時,SBS 分子結構中的 PS 段的分散更好。海等[16]系統(tǒng)研究了 SBS 在瀝青中的相容性和穩(wěn)定性機理。相容劑使 PS 微區(qū),穩(wěn)定劑引發(fā) SBS 交聯(lián)網(wǎng)絡結構形成。肖鵬等[17]揭示了 S存形態(tài)沒有發(fā)生化學變化,只是簡單的物理共混。梁乃興等[18]提出發(fā)生分子間作用,SBS 會吸收瀝青的輕質(zhì)組分,從而改變了瀝青各。
60 70 80 90 1000.11|G*|/sin(delta)temperature (oC)圖 2.3 基質(zhì)瀝青和瀝青/SBS 體系的 SHRP 溫度 改性瀝青的微觀結構分析微觀相結構研究,如圖 2.4 所示(同一樣品不同時刻的觀察圖,均為 50μm),為瀝青/SBS(100/4)共混體系退火 2h 的光學顯微液滴主要由 SBS 富集相組成,而暗色相則代表瀝青富集相。
重慶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SBS 體系的相結構類型,共混體系均形成無網(wǎng)絡的海-島結構,說明了相結構對瀝青/SBS/A200 混合材料的流變性能的影響較小。如圖 3.6(d~e)所示,當 A200 超過 2wt.%時,大量的黑色聚集體形成,相應地削弱了改性瀝青的流變性能,解釋了圖 3.2 以儲能模量 G′、復合模量 G*、相位角δ 和復合黏度 *為例,A2 體系流變性能最為優(yōu)異的原因。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思田;謝艷玲;朱亞琴;陳先華;王仕峰;馬慶偉;;高膠改性瀝青的性能及應用研究[J];石油瀝青;2019年03期
2 王傳強;;改性瀝青新材料在公路道路中的應用[J];綠色環(huán)保建材;2019年07期
3 郭蘭芬;高山;王偉;單秀杰;管浩;;改性瀝青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生產(chǎn)工藝探討[J];甘肅石油和化工;2011年03期
4 劉寧芝;;復合改性瀝青的試驗研究[J];新疆化工;1996年02期
5 楊華;;改性瀝青新材料在公路道路中的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8年48期
6 周水文;竇晶;張蓉;張曉華;何平芝;;高寒高海拔地區(qū)寬溫域溫拌改性瀝青及混合料性能研究[J];石油瀝青;2019年01期
7 吳漢;;改性瀝青在公路施工中的應用策略[J];四川水泥;2018年01期
8 范斌衛(wèi);馬慶偉;;高黏復合改性瀝青的制備與工程應用[J];筑路機械與施工機械化;2018年02期
9 王繼平;;改性瀝青在高速公路中的應用與效果研究[J];北方交通;2018年09期
10 郭博;趙亮;;探究改性瀝青配合比設計及施工[J];價值工程;2018年3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趙靜;;道路橋梁工程中SBS改性瀝青施工技術的應用[A];2017年3月建筑科技與管理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7年
2 孔憲明;;改性瀝青的顯微觀測[A];建筑防水工程新技術第五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1998年
3 ;塑性體改性瀝青、彈性體改性瀝青兩項新國標實施[A];全國第十四屆防水材料技術交流大會論文集[C];2012年
4 徐希娟;原健安;;化學改性瀝青的應用前景分析[A];中國公路學會’2001學術交流論文集[C];2001年
5 郝培文;;改性瀝青使用技術中的問題及發(fā)展趨勢[A];第五屆全國路面材料及新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6 楊林江;施張興;金海山;林大根;;淺談乳化改性瀝青發(fā)展方向及生產(chǎn)技術關鍵[A];第五屆全國路面材料及新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4年
7 陶廣平;;改性瀝青冷補材料在寒冷地區(qū)公路養(yǎng)護中的應用[A];全國城市公路學會第十四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5年
8 黃婉利;俞華信;羅望群;王玲;陳定利;;改性瀝青新產(chǎn)品研究開發(fā)[A];新世紀 新機遇 新挑戰(zhàn)——知識創(chuàng)新和高新技術產(chǎn)業(yè)發(fā)展(上冊)[C];2001年
9 楊林江;湯薇;;高黏度改性瀝青在杭州灣跨海大橋的應用與研究[A];第四屆全國公路科技創(chuàng)新高層論壇論文集[下卷][C];2008年
10 王燕文;陳e
本文編號:282326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8232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