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巖空洞缺陷對高鐵隧道動力響應影響規(guī)律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北京建筑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U451;U459.1
【圖文】:
出快速發(fā)展的強勁勢頭:根據(jù)《鐵路發(fā)展規(guī)劃》(如圖 1-1 所示),“十三五”規(guī)劃,我國將建設新增鐵路線 3 萬公里,到 2020 年,全國鐵路的里程將達到 15 萬公里中包括 3 萬公里的高速鐵路。在全面貫通“四縱四橫”的基礎上,推進“八縱八橫通道建設,與此同時,中西部鐵路網(wǎng)進一步擴大,規(guī)模達到 9 萬公里左右。由于我域廣闊,山區(qū)面積占國土面積高達 2/3 以上,同時由于高速鐵路建造要求標準高,鐵路線路要求曲線半徑大等特點,加之隧道有改善鐵路線路線性, 躲避不良地質點,所以,在高速鐵路線路規(guī)劃選址時,必然會涉及到隧道工程方案[1][2]。因此,鐵路、尤其是高速鐵路的迅猛發(fā)展,鐵路隧道的建造規(guī)模和數(shù)量也必將不斷攀升。文獻資料顯示[2][3],截至 2015 年底,包括在建鐵路隧道、規(guī)劃隧道和運營隧道,全道總計有 21579 座,總里程為 31075 公里。其中,正在建設的高速鐵路隧道總共有 13,總長度約為 2868km。我國已經(jīng)建成通車的高速鐵路隧道數(shù)量超過了 2200 座,總大約為 3200 公里。很顯然,中國已經(jīng)成為名副其實的隧道大國、隧道強國,并且今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nèi),中國隧道的建設和發(fā)展必將更加繁榮昌盛,更好地服經(jīng)濟建設和社會發(fā)展。
第 1 章 緒論但是,在我國地域廣闊,復雜的工程地質條件,早期隧道設計標準偏低,施工技術相對落后及組織管理能力較弱等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下,我國已運營鐵路隧道存在不同程度的缺陷,如襯砌裂紋、襯砌背后圍巖空洞及不密實、隧底結構層狀剝離等[4](如圖 1-2所示)。缺陷是高速鐵路隧道的常見現(xiàn)象,缺陷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轉化為病害,缺陷對于隧道病害的產(chǎn)生起了決定性作用。缺陷的存在劣化了隧道襯砌結構的受力性能,加劇了隧道結構的病害,引起隧道結構產(chǎn)生多種隧道病害問題[4]:襯砌混凝土裂縫掉塊、滲漏水、翻漿冒泥、隧底上拱等(如圖 1-3 所示)。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席永慧;郭麗南;王化祺;陳航;;填埋場動力響應的三維數(shù)值模擬分析[J];結構工程師;2016年06期
2 叢敬同;吳丹青;黃典勛;;壓縮機進氣舌簧閥動力響應的解析解[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1987年06期
3 柯李文;建筑物在脈動壓力作用下的動力響應預示[J];氣動實驗與測量控制;1988年03期
4 周錫y=,N.E.Wiberg;基礎振動動力響應的邊界單元分析[J];固體力學學報;1988年02期
5 鮑玉林;王其昌;;軌道垂向動力響應理論及其分析[J];石家莊鐵道學院學報;1988年01期
6 沈科領;翁智遠;王遠功;;組合殼體在軸對稱脈沖荷載作用下的動力響應[J];振動與沖擊;1988年03期
7 徐虎;范d"生;;全程法計算直接動力響應[J];振動與沖擊;1988年04期
8 楊少文 ,吳弋慧;量綱相似常數(shù)法與軌道動力響應模擬試驗[J];中國鐵道科學;1989年01期
9 黃玉盈,朱方;任意激勵作用下變厚度Reissner板的動力響應[J];振動工程學報;1989年02期
10 錢管良,顧松年,姜節(jié)勝;含裂紋梁的動力響應[J];振動工程學報;1989年03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彭劍;李祿欣;禹見達;王修勇;;基于時滯反饋的非線性隔震橋梁的動力響應研究[A];工程防震減災新技術、新進展和新應用(下)[C];2016年
2 汪天翼;;鄭家沖大橋受撞后的損傷檢測及動力響應計算[A];巖土力學研究與工程實踐[C];1998年
3 宋華茂;劉勇;;隨機荷載下結構的動力響應計算[A];全國城市橋梁青年科技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6年
4 唐友剛;張少洋;潘悅然;;深海采油水下生產(chǎn)系統(tǒng)地震引起的動力響應[A];第十六屆中國海洋(岸)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上冊)[C];2013年
5 劉振華;劉艷;張其林;;考慮流體結構耦合作用的單柱雙面廣告牌結構的風致動力響應[A];第七屆全國現(xiàn)代結構工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6 何淼;晏鄂川;唐輝明;;高烈度區(qū)斜坡動力響應的復反應分析[A];新世紀巖石力學與工程的開拓和發(fā)展——中國巖石力學與工程學會第六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00年
7 王曉明;陳焱;;高聳結構控制非比例阻尼型動力響應計算模式[A];第十一屆高聳結構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1992年
8 徐次達;林文菁;;樣條配點法分析薄殼的動力響應——微機應用[A];第三屆空間結構學術交流會論文集(第二卷)[C];1986年
9 林家浩;張亞輝;張守云;趙巖;宋剛;;結構受移動荷載作用時動力響應的精細積分[A];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5論文摘要集(下)[C];2005年
10 畢佳;嚴松源;唐德高;;接地爆炸條件下RC柱殼動力響應的研究[A];第五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第二卷)[C];1996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柏曉東;風浪流數(shù)值模擬與風-浪聯(lián)合作用下橋塔動力響應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8年
2 張春麗;移動荷載作用下正交各向異性地基動力響應研究[D];鄭州大學;2017年
3 趙艷;風機結構振動監(jiān)測及動力響應研究[D];浙江大學;2018年
4 潘曉東;非平穩(wěn)隨機地震下堤壩非線性有效應力動力響應可靠度分析[D];浙江大學;2004年
5 郭淑卿;HHT方法在兩自由度體系動力響應特征分析中的應用研究[D];天津大學;2006年
6 王宏志;沖擊荷載作用下樁的縱向和橫向動力響應[D];浙江大學;2001年
7 黃曉吉;交通荷載作用下飽和土體中襯砌隧道系統(tǒng)的動力響應研究[D];南昌大學;2015年
8 牛衛(wèi)晶;沖擊載荷下泡沫鋁夾芯防護結構的侵徹動力學行為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15年
9 史吏;飽和地基動力響應及高架高速鐵路環(huán)境振動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10 馬立峰;動荷載條件下多年凍土區(qū)斜坡路基穩(wěn)定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清揚;海洋工程中鋼管的沖擊動力響應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8年
2 王永剛;圍巖空洞缺陷對高鐵隧道動力響應影響規(guī)律研究[D];北京建筑大學;2019年
3 張棟;交通激勵下古建筑木結構的動力響應與疲勞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7年
4 楊尚;爆炸作用下鋼梁的動力響應及破壞形態(tài)數(shù)值模擬研究[D];遼寧工業(yè)大學;2019年
5 牛林峰;層狀巖質邊坡動力響應及變形破壞試驗研究[D];華北水利水電大學;2018年
6 鄧天鑫;強震作用下陡傾軟硬相間順層斜坡動力響應規(guī)律及其失穩(wěn)機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8年
7 吳俊龍;交通荷載作用下土工袋基礎動力特性研究[D];溫州大學;2017年
8 馬少森;隧道工程縱向減震縫動力響應及減震機理研究[D];山東大學;2018年
9 吳鑫鑫;穿越河谷地形高速公路隧道襯砌地震動響應特性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8年
10 李偉;獨塔混合梁斜拉橋的動力響應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7年
本文編號:272471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7247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