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沙市城市道路立體綠化植物景觀評價及優(yōu)化
發(fā)布時間:2020-05-23 17:48
【摘要】:隨著城市現(xiàn)代化建設的加快,為最大限度提升綠化覆蓋率,立體綠化憑借其占地少、見效快且綠化覆蓋率高等優(yōu)點引起了廣泛重視,城市道路立體綠化不僅能有效改善生態(tài)環(huán)境,還能綠化美化道路景觀。長沙市于2017年初啟動了第二輪“三年造綠”,作為重點建設項目之一的道路立體綠化得到了進一步發(fā)展。本文在歸納研究相關理論的基礎上,通過對長沙市二環(huán)內主要道路的立體綠化進行實地調研,分析其植物種類組成、應用頻率、觀賞特性、應用形式和種植方式等,再運用層次分析法分別對所用藤蔓植物種類和植物景觀單元進行綜合評價,總結現(xiàn)狀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優(yōu)化提升策略,進行優(yōu)化設計,為相關道路立體綠化工作提供借鑒。主要研究內容和成果如下:(1)歸納出城市道路立體綠化應用形式主要有墻面綠化、邊坡綠化、棚架綠化、柵欄綠化、橋體綠化、花壇式綠化和柱體綠化;種植方式有攀附式、懸垂式、花箱式、嵌植式、斜坡片植式和塑造修整式。(2)以長沙市16條道路的立體綠化為調查對象,選取80個樣點進行調研,得出共用植物83種,隸屬42個科;喬木7種、灌木23種、藤本15種、草本35種和竹類3種,其中藤蔓植物25種;應用頻率較高的常用植物僅有13種;按照觀賞特性分析,以觀花植物為主,占比49.40%,觀葉植物為輔,偶有觀果植物。(3)長沙市城市道路立體綠化景觀類型主要有立交橋、人行天橋、地下通道、公交站臺、渠化島、分車綠帶和路側綠帶。立體綠化景觀效果最好的是韶山路,其次是芙蓉路,應用形式頻率較高的為棚架綠化和橋體綠化,種植方式應用頻率較高的為攀附式和懸垂式。(4)利用層次分析法,以藤蔓植物為代表從觀賞價值、生態(tài)適應性和經濟效益三個方面構建城市道路立體綠化植物種類選擇評價模型,對25種藤蔓植物進行綜合評價,得到缺少Ⅰ級植物種類,Ⅱ級植物有8種,Ⅲ級5種,Ⅳ級5種,Ⅴ級6種,Ⅵ級1種,且無Ⅶ級。綜合評分排名前5的有:爬山虎、五葉地錦、三葉地錦、凌霄和常春油麻藤。(5)利用層次分析法,從功能價值、社會效益、觀賞特征及生態(tài)質量四個方面建立城市道路立體綠化植物景觀評價模型,對30個植物景觀單元進行綜合評價,可得長沙市城市道路立體綠化植物景觀整體狀況一般,大部分屬中間等級,且景觀類型綜合質量排序為渠化島公交站臺人行天橋地下通道立交橋路側綠帶分車綠帶。最優(yōu)立體綠化配置模式為“上垂下攀”式。(6)總結長沙市城市道路立體綠化存在的主要問題,基于實際情況及景觀構建原則,提出優(yōu)化提升策略有豐富植物種類尤其藤蔓植物、推廣“上垂下攀”的植物配置模式、控制時令花卉的應用和加快立體綠化融入城市道路綠地系統(tǒng)等,并進行相應的優(yōu)化設計。
【圖文】:
圖2.2護坡陡坎綠化
圖24邋棚架綠化
【學位授予單位】: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U418.9
【圖文】:
圖2.2護坡陡坎綠化
圖24邋棚架綠化
【學位授予單位】:中南林業(yè)科技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U418.9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馮希亮;;廣州、香港和新加坡城市立體綠化案例分析比較[J];廣東園林;2015年05期
2 吳智螢;;現(xiàn)代城市立體綠化設計分析[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12期
3 李秋月;張青萍;魏倩;;行車速度對城市道路綠化設計方法的影響[J];林業(yè)科技開發(fā);2015年03期
4 朱胤齊;;我國立體綠化研究現(xiàn)狀分析[J];中國城市林業(yè);2015年02期
5 李滿良;鄭晨;王朝輝;曾偉;狄升貫;;綠色生態(tài)型城市道路評價指標體系[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15年02期
6 錢秀青;;彩色葉植物在園林景觀設計中的應用探討[J];現(xiàn)代園藝;2015年02期
7 段曉旭;汪金花;王洪磊;;立交橋綠化植物的配置與應用[J];園林科技;2014年04期
8 黎育成;;長沙鄉(xiāng)土藤本植物資源調查與應用研究[J];中南林業(yè)調查規(guī)劃;2014年04期
9 謝懷建;徐文貞;苗國厚;;生態(tài)文明視閾下的城市道路綠化研究[J];北京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年04期
10 劉[,
本文編號:26777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6777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