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單車交通沖突多發(fā)區(qū)域騎行風險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11 16:41
【摘要】:近年來,隨著共享單車的快速發(fā)展,共享單車已經成為了城市交通系統(tǒng)的組成要素之一。共享單車在交通活動中由于缺少防護措施處于弱勢地位,且自行車交通空間被壓縮,相應基礎設施并不完善,以及現有道路資源的不合理分配,增大了共享單車事故發(fā)生的概率,導致共享單車的騎行風險急劇上升。論文結合實際調查數據,從物理特征、交通流特性、使用特征、出行時空分布特征四個方面分析了共享單車的交通特性;從人—車—道路環(huán)境—管理控制因素對共享單車騎行風險的影響入手,結合實際調查結果,對交叉口中的合流點、分流點以及沖突點,路段中機非混行車道的超越點、集聚點,不遵守規(guī)章制度行為造成的沖突點等風險點進行分析,考慮到共享單車的特殊性,參考現有風險評價方法,提出基于交通沖突的共享單車騎行風險評價方法。通過分析共享單車騎行風險影響因素,將機動車平均速度、共享單車平均速度、共享單車速度變異系數作為共享單車騎行風險的評價參數,以共享單車平均騎行風險水平作為共享單車騎行風險的評價指標。對北京市車公莊大街—車公莊南街交叉口進行實地調研,利用VISSIM仿真對共享單車運行狀態(tài)進行模擬,結合SSAM軟件分析共享單車的運行狀態(tài),得到共享單車騎行過程中交通沖突的相關數據。對交通沖突數據進行處理和分析,利用R語言建立共享單車騎行風險評估模型,并對模型進行檢驗和修正,分析結果表明,修正后的模型擬合效果更好且更加穩(wěn)定,與實際情況基本相符。提出了共享單車騎行風險控制策略。通過完善自行車交通網絡、建立健全自行車交通基礎設施、恢復交通密集區(qū)域自行車路權等措施,改善共享單車的出行條件;建立健全自行車制度標準體系,保障共享單車的騎行安全。相應理論和方法可以為有關部門保障共享單車騎行安全提供參考。
【圖文】:
不同;早高峰期間,其出行目的多集中于工作地點、學校等,晚高峰期間,出集中于居住區(qū)。逡逑(5)多變性逡逑共享單車機身靈活多變,機動性強,在轉向、加減速行駛時比較靈敏,速度變高,超車、穿插空擋現象明顯,這使得共享單車的速度、方向呈多變性。逡逑(6)可壓縮性逡逑共享單車在使用過程中騎行速度不同,自由流狀態(tài)下騎行速度較大、間距也大;態(tài)下由于車輛密集、速度和間距較小,騎行時均能夠及時進行自我調節(jié),共享具有可壓縮性和膨脹性。逡逑共享單車使用特征逡逑.1出行距離逡逑共享單車交通目前在各大城市的出行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且多為短距離出行,人出行中使用共享單車接駁公共交通、地鐵,并且很好地解決城市“最后一公里”日常出行交通方式選擇見圖2-1。逡逑3.30%邐01005邐°-30%逡逑
2.3.2使用@的逡逑通過對共享單車騎行人群的調查與分析,統(tǒng)計出共享單車不同使用目的所占的比逡逑例,見圖2-2。逡逑2%邐逡逑遽,媝逡逑m邐1邐■上班逡逑圖2-2共享單車使用目的逡逑從圖2-2中,可以看出,為解決最后一公里而選擇共享單車的所占比例為63%,,其逡逑中上班占比最高為46%,上學占比為17%;此外使用共享單車接駁公共交通、地鐵進行逡逑換乘也是一個主要目的,占比高達四分之一;外出游玩使用共享單車作為代步工具也是逡逑共享單車的一個使用目的,占比10%。逡逑2.3.3騎行速度逡逑共享單車速度與普通自行車速度相近,可以使用普通自行車對速度的界定來確定共逡逑享單車的速度。逡逑(1)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林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U491
本文編號:2658759
【圖文】:
不同;早高峰期間,其出行目的多集中于工作地點、學校等,晚高峰期間,出集中于居住區(qū)。逡逑(5)多變性逡逑共享單車機身靈活多變,機動性強,在轉向、加減速行駛時比較靈敏,速度變高,超車、穿插空擋現象明顯,這使得共享單車的速度、方向呈多變性。逡逑(6)可壓縮性逡逑共享單車在使用過程中騎行速度不同,自由流狀態(tài)下騎行速度較大、間距也大;態(tài)下由于車輛密集、速度和間距較小,騎行時均能夠及時進行自我調節(jié),共享具有可壓縮性和膨脹性。逡逑共享單車使用特征逡逑.1出行距離逡逑共享單車交通目前在各大城市的出行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且多為短距離出行,人出行中使用共享單車接駁公共交通、地鐵,并且很好地解決城市“最后一公里”日常出行交通方式選擇見圖2-1。逡逑3.30%邐01005邐°-30%逡逑
2.3.2使用@的逡逑通過對共享單車騎行人群的調查與分析,統(tǒng)計出共享單車不同使用目的所占的比逡逑例,見圖2-2。逡逑2%邐逡逑遽,媝逡逑m邐1邐■上班逡逑圖2-2共享單車使用目的逡逑從圖2-2中,可以看出,為解決最后一公里而選擇共享單車的所占比例為63%,,其逡逑中上班占比最高為46%,上學占比為17%;此外使用共享單車接駁公共交通、地鐵進行逡逑換乘也是一個主要目的,占比高達四分之一;外出游玩使用共享單車作為代步工具也是逡逑共享單車的一個使用目的,占比10%。逡逑2.3.3騎行速度逡逑共享單車速度與普通自行車速度相近,可以使用普通自行車對速度的界定來確定共逡逑享單車的速度。逡逑(1)
【學位授予單位】:東北林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U49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吳彪;許洪國;戴彤焱;宋成舉;;高速公路作業(yè)區(qū)行車風險仿真評價模型[J];交通運輸系統(tǒng)工程與信息;2013年03期
2 孫璐;李顏平;錢軍;郁燁;;基于交通沖突技術的交織區(qū)交通安全評價[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3年01期
3 姬利娜;王飛;成衛(wèi);;基于交通沖突與灰色聚類的交叉口安全評價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2012年03期
4 周俊昌;常玉林;郭敏;王國華;;基于交通沖突技術的高速公路安全評價[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年05期
5 閻瑩;盛彥婷;袁華智;劉浩學;;高速公路出入口區(qū)域行車風險評價及車速控制[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11年02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胡路;城市道路交叉口電動自行車與機動車交通沖突研究[D];蘭州交通大學;2017年
2 鐘珊珊;道路交通安全影響因素關系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7年
3 王丹;路段非機動車交通流特性研究[D];長安大學;2014年
4 程波;基于交通沖突的電動自行車交通安全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4年
5 都舒;基于TCT的非機動車公交站安全性分析[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6 雷海燕;城市自行車交通研究與分析[D];長安大學;2007年
7 王招賢;基于平交路口的自行車交通安全特性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6587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658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