纖維自密實路面混凝土組成設計與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4-29 15:17
【摘要】:水泥混凝土路面作為高等級路面的主要形式之一,目前多采用振搗施工工藝,其極易使得混凝土產(chǎn)生離析、泌水以及骨料上下分層現(xiàn)象,進而導致水灰比沿振搗深度方向出現(xiàn)變異,混凝土內(nèi)部結(jié)構不均勻,力學性能離散性較大。另外,在華南濕熱地區(qū)水泥混凝土路面也極易由于滲透水害以及碳化入侵造成耐久性損傷。因此,亟需開發(fā)一種新型路面混凝土在滿足工作性能的前提條件下改善混凝土內(nèi)部結(jié)構的均質(zhì)性并提高其力學與耐久性能。鑒于此,本文將率先在廣東省開展“纖維自密實路面混凝土組成設計及性能研究”,通過大量的室內(nèi)外試驗研究,確定了華南濕熱地區(qū)纖維自密實路面混凝土的適用參數(shù),并建立了纖維自密實路面混凝土組成設計方法,揭示纖維作用及自密實工藝對混凝土使用品質(zhì)的提升機理,旨在科學有效地解決南方濕熱地區(qū)高速公路路面混凝土在高溫多雨環(huán)境、重載交通作用下長期存在的韌性、耐久性能不足問題,為南方地區(qū)相關地方規(guī)范的建立、相關規(guī)范的補充完善提供基礎數(shù)據(jù)及理論依據(jù),具有重要的理論及現(xiàn)實意義。本文首先根據(jù)路面混凝土使用條件與技術要求,確定纖維自密實路面混凝土配合比設計基本原則,并提出以骨料最大堆積理論以及砂漿最佳膜厚理論作為配合比設計理論,結(jié)合相關試驗規(guī)程對原材料進行優(yōu)選。其次,從流動性以及密實填充性能角度出發(fā),對玄武巖纖維摻入量以及膠凝材料組成設計進行研究,確定粉煤灰摻配比例與玄武巖纖維用量范圍;再從新拌及硬化混凝土層面出發(fā),研究膠凝材料用量以及玄武巖纖維摻量對纖維自密實混凝土工作性能、抗彎拉以及抗壓等力學性能的影響程度,并通過灰靶決策分析方法提出纖維路面自密實混凝土的初步配合比。接著,通過壓汞試驗與SEM掃描電鏡結(jié)合EDS分析法從細微觀層次對振搗與自密實工藝下內(nèi)部孔結(jié)構及界面過渡區(qū)進行研究分析,揭示其內(nèi)在機理。同時,考慮到膠凝材料用量較多并摻入高性能減水劑,故對其干縮性能以及抗裂性能進行研究,進一步優(yōu)化膠凝材料與玄武巖纖維摻量的范圍。然后,基于前期所得華南濕熱地區(qū)氣候及環(huán)境數(shù)據(jù),設計毛細吸水、氯離子滲透以及碳化試驗,對其耐久性能進行驗證。
【圖文】:
混凝土流動性與配合比之間的關系
SCC坍落擴展理想狀態(tài)[65]
【學位授予單位】:長安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U416.2
本文編號:2644720
【圖文】:
混凝土流動性與配合比之間的關系
SCC坍落擴展理想狀態(tài)[65]
【學位授予單位】:長安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U416.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謝友均;陳小波;馬昆林;龍廣成;;石灰石粉對水泥-粉煤灰漿體剪切變稀和剪切增稠的影響[J];建筑材料學報;2015年05期
2 何小兵;曹勇;;聚丙烯膜裂纖維自密實混凝土力學參數(shù)及其相關關系[J];應用基礎與工程科學學報;2014年03期
3 畢巧巍;李夢夢;;纖維對高強自密實混凝土工作性能的影響[J];大連交通大學學報;2014年01期
4 高英力;龍杰;劉赫;李友云;;粉煤灰高強輕骨料混凝土早期自收縮及抗裂性試驗研究[J];硅酸鹽通報;2013年06期
5 劉思國;朱德華;丁一寧;;基于流變學特性的SCC配合比設計研究進展[J];混凝土;2012年03期
6 劉思國;朱德華;丁一寧;;自密實混凝土(SCC)工作性能和配合比設計研究進展[J];中國港灣建設;2011年06期
7 潘麗云;袁浩;趙順波;;混合纖維增強全輕混凝土早齡期抗裂性試驗研究[J];水力發(fā)電;2011年09期
8 王大強;劉曉麗;汪輝;畢巧巍;;纖維筋與高強纖維混凝土的粘結(jié)性能[J];低溫建筑技術;2011年06期
9 龔靈力;金南國;何小勇;金賢玉;;基于骨料信息的自密實混凝土配合比設計新方法[J];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2010年04期
10 譚鹽賓;楊長輝;;高強輕集料混凝土干縮變形性能研究[J];材料導報;2008年S2期
,本文編號:26447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6447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