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科技論文 > 路橋論文 >

基于NGSIM軌跡數(shù)據(jù)的立交出口備用匝道最小間距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4-06 07:09
【摘要】:高速公路立交出口區(qū)域交通事故高發(fā),一直是我國高速公路安全的薄弱點,而立交出口區(qū)域更是交通事故的重災區(qū)。在分析出口區(qū)域的事故后發(fā)現(xiàn),駕駛員錯過立交出口而采取不當?shù)木o急應急措施是引發(fā)出口路段事故頻發(fā)的主要原因之一。駕駛員在途經(jīng)立交出口時,由于疏忽大意、不熟悉路況、未能對交通標志識讀和理解等原因,致使其未能意識到需轉向駛離主線,依然處于正常路段的高速行駛狀態(tài)。待駕駛員反應過來后已經(jīng)錯過轉入出口匝道的最佳位置,駕駛員基于迫切進入出口匝道的心理,本能的采取緊急轉向或緊急制動等應急措施;對于已經(jīng)駛過出口小鼻端的車輛,不得不鋌而走險在高速公路上倒車甚至掉頭逆行返回至出口匝道上。在高速公路上,采取這些危險的緊急應急措施,極易導致后方高速行駛的車輛躲避不及,引發(fā)嚴重的交通追尾事故。這也助推了高速公路立交出口區(qū)域交通事故頻發(fā)。本文主要基于錯過立交出口的共性事件,并依據(jù)道路寬容性理念,提出不應要求每位錯過立交出口的駕駛員面對這樣的緊急事件時都能做出及時、準確、安全的反應,而是應該通過提高高速公路的寬容性設計以滿足錯過立交出口駕駛者的客觀需求。論文在分析高速公路現(xiàn)有的寬容性設施均不能滿足錯過立交出口車輛安全、迅捷地返回原正確方向后,提出了針對錯過立交出口事件的新型寬容性設計——立交出口備用匝道。同時,論文提出增設立交出口備用匝道的最小間距問題,并將該最小間距分為等待外側車道安全間隙所需的行駛距離、變換車道所需的行駛距離、立交出口備用匝道的長度三段組成。論文依次基于修正后的移位二階愛爾朗分布,建立了等待外側車道安全間隙的計算模型;基于NGSIM數(shù)據(jù)集,并運用BP神經(jīng)網(wǎng)絡確定了不同設計速度車輛完成換道所需的長度;基于《公路立體交叉設計細則》確定了立交出口備用匝道的長度。最后,論文通過比較選用了5次多項式預測出車輛的換道軌跡,并選取了橫向力系數(shù)作為評價指標,運用Carsim仿真軟件驗證了立交出口備用匝道最小間距的安全性,從而確定了不同設計速度的高速公路增設立交出口備用匝道的最小間距,以期減少高速公路立交出口區(qū)域的交通事故,為高速公路設計者提供參考與借鑒,完善發(fā)展我國互通立交的設計方法。
【圖文】:

基于NGSIM軌跡數(shù)據(jù)的立交出口備用匝道最小間距研究


005-2017高速公路里程與汽車保有量圖

基于NGSIM軌跡數(shù)據(jù)的立交出口備用匝道最小間距研究


錯過立交出口車輛引發(fā)的交通事故現(xiàn)場圖
【學位授予單位】:長安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U412.352.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馬勇;付銳;郭應時;袁偉;吳海波;;基于實車試驗的駕駛人換道行為多參數(shù)預測[J];長安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5期

2 孫明玲;王華榮;趙妮娜;;我國多車道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性分析[J];交通標準化;2013年19期

3 楊志剛;戚志錦;黃燕;;智能車輛自由換道軌跡規(guī)劃研究[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3期

4 趙曉翠;楊峰;趙妮娜;;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分流區(qū)的駕駛行為[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09期

5 劉偉銘;鄧如豐;張陽;莫琛;;高速公路出匝分流區(qū)超車道車輛車道變換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08期

6 張慧杰;程煒;;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加減速車道長度設計[J];交通標準化;2012年12期

7 趙曉翠;楊峰;鄧寶;;高速公路互通立交分流區(qū)車頭時距分布[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02期

8 劉亞非;楊少偉;潘兵宏;;基于交通心理學的高速公路出口匝道事故成因研究[J];公路;2011年11期

9 韓燕華;;寬容性理念在路側設計的具體體現(xiàn)[J];西部交通科技;2011年08期

10 李玉岱;何國;;高速公路出口路段車輛交通事故多發(fā)原因及對策[J];汽車運用;2011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游峰;智能車輛自動換道與自動超車控制方法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5年

2 孫振平;自主駕駛汽車智能控制系統(tǒng)[D];國防科學技術大學;200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吳蘇南;考慮眼動特性的高速公路出口換道行為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7年

2 張穎達;基于NGSIM數(shù)據(jù)的車輛變道行為博弈模型[D];北京交通大學;2016年

3 溫鏗航;高速公路立交變速車道長度及安全間距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4年

4 張程;京石高速公路事故黑點分析與預防改進對策研究[D];長安大學;2014年

5 林榮團;高速公路尾隨相撞事故及預防技術研究[D];長安大學;2014年

6 金珊珊;公路橫斷面寬度過渡段技術指標研究[D];長安大學;2013年

7 郭文蓮;城市道路車輛變道安全距離模型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09年

8 沙愛敏;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分析及預防對策研究[D];東南大學;2006年

,

本文編號:261618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61618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d52b3***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