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分子動力學的車流運行動態(tài)特性及其模型
本文選題:交通工程 + 分子動力學; 參考:《交通運輸系統(tǒng)工程與信息》2017年04期
【摘要】:車輛跟馳行為受前導車和道路環(huán)境等的影響,將車輛抽象成相互作用的分子,基于分子動力學構建相互作用勢函數(shù),建立基于相互作用勢函數(shù)的分子跟馳模型.采集試驗路段不同點位的交通流樣本,從視頻中獲得所需數(shù)據(jù),并對加速度波動特性進行分析.將車輛運行狀態(tài)分為常態(tài)行駛,起動加速和減速停車3種,根據(jù)實測交通數(shù)據(jù)對3種車輛運行狀態(tài)進行模型參數(shù)標定,同時對分子跟馳模型進行穩(wěn)定性分析驗證,結果表明,相對于經(jīng)典GM模型,分子跟馳模型穩(wěn)定性更好,對實際交通狀態(tài)擬合程度更高.
[Abstract]:The car following behavior is influenced by the leading vehicle and the road environment, abstract the vehicle into interacting molecules, construct the interaction potential function based on the molecular dynamics, and establish a molecular following model based on the interaction potential functi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luctuation are analyzed. The running state of the vehicle is divided into 3 kinds of normal driving, starting acceleration and decelerating parking. According to the measured traffic data, the model parameters of the 3 vehicles are calibrated and the stability analysis of the molecular following model is carried ou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tability of the molecular following model is better than the classic GM model. The fitting degree of the actual traffic state is higher.
【作者單位】: 青島理工大學汽車與交通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51178231,51678320)~~
【分類號】:U491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嚴波;;淺談質量流量計在化工測量氫氣方面的應用[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7年08期
2 楊國華;實現(xiàn)化工自動化必須因地制宜選擇測量儀表[J];固原師專學報;1999年03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賴彭濤;廖俊必;申勤;黃丹平;;基于虛擬儀器的質量流量計相位差測量[J];電子測量技術;2008年06期
2 葉林;周弘;張洪;張杰;;相位差的幾種測量方法和測量精度分析[J];電測與儀表;2006年04期
3 吳俊清;基于虛擬儀器的相位差測量研究[J];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5年05期
4 張海濤,任開春,涂亞慶;科氏質量流量計相位差的一種高精度估計方法[J];傳感器技術;2005年03期
5 沈貴銳,梁明華;雙渦輪質量流量計流動理論模型[J];現(xiàn)代測量與實驗室管理;2004年05期
6 李彥林,梁新連;影響質量流量計準確度的因素及解決辦法[J];計量技術;2004年08期
7 楊永娟;渦輪流量計設計準則的探討[J];計量技術;2001年03期
8 孫丹,胡福根;科里奧利質量流量計在高粘度液體流量測量中的應用[J];自動化儀表;1997年05期
9 韓文卿,孫良玉;渦輪流量計測量誤差分析[J];測控技術;1995年02期
10 王興才;科里奧利質量流量計的原理和應用[J];工業(yè)儀表與自動化裝置;1994年04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史友進;準分子動力學[J];鹽城工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年01期
2 韓旭;田建輝;龍述堯;吳恒安;謝根全;;有限元和分子動力學結合的納米梁研究方法[J];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6年05期
3 竇曉鳴 ,曹莊琪 ,趙海鷹;近場光學中的分子動力學研究以及在生物醫(yī)學中的應用(摘要)[J];中國計量學院學報;2001年02期
4 劉寧,朱岳,王孝珍,龐世瑾;拖動條件下氣體分子動力學的微觀理論[J];真空科學與技術;1992年01期
5 史波,梁新剛;超晶格材料內部熱流傳遞的分子動力學分析[J];工程熱物理學報;2001年06期
6 李家鵬;畢可東;陳云飛;陳敏;王柱;;納尺度通道中氯化鈉溶液黏度的分子動力學研究(英文)[J];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2011年03期
7 康英永;呂守芹;霍波;龍勉;;利用力致分子動力學模擬方法構建剪切流場[J];醫(yī)用生物力學;2009年S1期
8 李卓謖;趙玉潔;賈曉娜;張麗榮;;分子動力學計算機模擬技術進展[J];機械管理開發(fā);2008年02期
9 安棟;郭欣;鄭楚光;;微孔無定形碳分子動力學建模及吸附性能研究[J];工程熱物理學報;2014年03期
10 唐玉蘭;胡適;王東旭;趙健偉;梁迎春;董申;;納米工程中大規(guī)模分子動力學仿真算法的研究進展[J];機械工程學報;2008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康英永;呂守芹;霍波;龍勉;;利用力致分子動力學模擬方法構建剪切流場[A];第九屆全國生物力學學術會議論文匯編[C];2009年
2 張志勇;劉海燕;施蘊渝;;分子動力學與粗;P拖嘟Y合提高采樣效率的方法[A];第九次全國生物物理大會學術會議論文摘要集[C];2002年
3 李春華;孫庭廣;陳慰祖;王存新;;谷氨酰胺結合蛋白與谷氨酰胺結合機制的分子動力學研究[A];中國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會第六次會員代表大會暨學術會議論文摘要匯編[C];2004年
4 周圓兀;;基于分子動力學的酶柔性分析[A];第十屆全國酶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2011年
5 徐昌建;李德昌;季葆華;;蠶絲蛋白β片結構破壞動力學過程分子動力學模擬[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6 李有勇;侯廷軍;;聚乙二醇修飾的樹枝狀聚合物用于藥物傳遞的分子動力學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15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7 王傳奎;孟慶田;;超強超短脈沖激光場下分子動力學行為的含時理論研究[A];2006年全國強場激光物理會議論文集[C];2006年
8 梁中潔;石婷;朱維良;羅成;蔣華良;;沉默調控因子SIR2酶催化反應機制的理論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7屆學術年會第15分會場摘要集[C];2010年
9 高鳳鳳;苑世領;;泡沫破裂機理的分子動力學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十四屆膠體與界面化學會議論文摘要集-第5分會:膠體與界面化學中的理論問題[C];2013年
10 袁泉子;趙亞溥;;微柱陣列親液表面的潤濕動力學研究[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蛋白質的分子動力學基礎[N];中國計算機報;2005年
2 ;QCDoC上研究 分子動力學[N];中國計算機報;2005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Tekalign Terfa Debela;金屬熔體凝固和形核過程的第一性原理分子動力學研究[D];浙江大學;2014年
2 孔紅艷;單分子層熒光薄膜結構特性的分子動力學研究[D];陜西師范大學;2014年
3 于洪雨;高壓下疊氮化銨和硝酸銨的第一性原理分子動力學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4 于影;微納流動和電池的多尺度模擬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5 楊華;活性聚合物熱力學行為的分子動力學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6年
6 趙奎文;水通過納米通道傳輸行為及物理機制的分子動力學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7 陸中s,
本文編號:201511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2015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