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鐵路長大橋梁救援定點的選址決策模型
本文選題:高速鐵路長大橋梁 + 救援定點 ; 參考:《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2017年03期
【摘要】:為提高高速鐵路的防災能力,確保救援定點布局經濟合理,采用約束最優(yōu)化法進行長大橋梁救援定點的選址決策.研究分析救援定點選址決策的3個約束條件:設置間距、風險等級和救援時程.以各地方救援部門至救援定點的時程總和最小為目標,建立長大橋梁救援定點的選址決策模型,并對模型進行實例驗證.結果表明:當區(qū)間橋梁長度大于10 km時,應該沿線路方向每隔約6~10 km設置一處救援定點;應用貝葉斯網絡理論評價救援定點備選位置的風險等級和采用Dijkstra算法求解地方救援部門至救援定點之間的最優(yōu)時程是合理有效的.該模型計算過程簡單,評價結果可靠,能夠較好地解決長大橋梁救援定點的選址決策問題.
[Abstract]: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isaster prevention ability of high-speed railway and ensure the economic and reasonable distribution of rescue sites, the constrained optimization method is used to make the location decision of rescue fixed points for long bridges. This paper studies and analyzes three constraints for the decision of rescue site selection: setting spacing, risk grade and rescue time course. Aiming at the minimum sum of time between the local rescue department and the rescue site, the decision model of the location of the rescue site of the long bridge is established, and the model is verified by an example. The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length of the bridge is more than 10 km, a rescue spot should be set up every 6 ~ 10 km along the road. It is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to apply Bayesian network theory to evaluate the risk level of the alternative location of the rescue site and to use Dijkstra algorithm to solve the optimal time history between the local rescue department and the rescue point. The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calculation process and reliable evaluation results, and it can solve the problem of location decision of long bridge rescue site.
【作者單位】: 西南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高速鐵路線路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西南交通大學);四川建筑職業(yè)技術學院鐵道工程系;西南科技大學環(huán)境與資源學院;
【基金】:中國中鐵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開發(fā)計劃項目(重點-70-2010-1)
【分類號】:U447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5條
1 趙英;郭亮;;貝葉斯方法的污染源季節(jié)性排放量控制和管理[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2014年12期
2 項琴;李遠富;葛根榮;;高速鐵路隧道群內橋梁救援定點的設置方法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4年06期
3 史先偉;;山區(qū)客運專線的防災救援及安全疏散方案[J];鐵道標準設計;2011年08期
4 顏志偉;;武廣客運專線大瑤山隧道群防災救援疏散設計研究[J];鐵道工程學報;2011年08期
5 王志堅;韓偉一;李一軍;;具有多條最短路徑的最短路問題[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2010年09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張念;高海拔特長鐵路隧道火災燃燒特性與安全疏散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2年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左秀峰;沈萬杰;;基于Floyd算法的多重最短路問題的改進算法[J];計算機科學;2017年05期
2 李琦;于麗;王明年;羅欣宇;;長大鐵路隧道及隧道群救援設施的規(guī)劃探討[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7年02期
3 李遠富;項琴;朱宏偉;;高速鐵路長大橋梁救援定點的選址決策模型[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2017年03期
4 孫萬鑫;;鐵路隧道防災安全監(jiān)控系統(tǒng)方案研究與探討[J];中國新通信;2017年05期
5 趙禮峰;于汶雨;;求解k最短路徑問題的混合遺傳算法[J];計算機技術與發(fā)展;2016年10期
6 毛志;陳亞麗;;基于貝葉斯公式的河流水質綜合評價——以銅仁市錦江河為例[J];銅仁學院學報;2016年04期
7 項琴;李遠富;朱宏偉;;基于安全疏散的高速鐵路橋梁救援定點站臺設計參數(shù)研究[J];中國安全生產科學技術;2016年07期
8 劉松濤;衛(wèi)文彬;歐宸;;雙洞單線隧道列車中部火災疏散模式優(yōu)化研究[J];鐵道工程學報;2016年01期
9 李琦;王明年;于麗;;鐵路隧道斜井式緊急出口的入口段結構參數(shù)確定[J];中國鐵道科學;2015年05期
10 謝繼文;徐濤;姜錫珂;李建伏;;基于擴展KMCSP的國際航線運價搜索模型及算法[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15年08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項琴;高速鐵路橋梁救援定點優(yōu)化設置理論及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6年
2 倪天曉;高速鐵路隧道列車火災煙氣蔓延規(guī)律及控制特性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3 李修柏;特長高速鐵路隧道火災人員疏散研究[D];中南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沈萬斌;朱曉娟;高凱;劉景帥;;吉林省松花江干流化學需要量(COD)和氨氮環(huán)境容量特征[J];科學技術與工程;2013年23期
2 謝寶超;徐志勝;;客運專線隧道火災疏散研究[J];鐵道學報;2013年08期
3 王成金;段志國;魏麗娜;;基于水質模型的污染監(jiān)控預警和應急管理研究[J];北方環(huán)境;2013年05期
4 項琴;李遠富;周攀;;山區(qū)高速鐵路橋梁疏散通道的建設模式研究[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3年05期
5 孫澤萍;付永勝;;不確定性方法耦合水質模型研究綜述[J];環(huán)境科學與管理;2013年04期
6 盛虎;向男;郭懷成;劉永;;流域水質管理優(yōu)化決策模型研究[J];環(huán)境科學學報;2013年01期
7 黃凱;張曉玲;;貝葉斯方法在水環(huán)境系統(tǒng)不確定性分析中的應用述評[J];水電能源科學;2012年09期
8 王yN;李靜文;邵雪;田在興;郭亮;姜繼平;王鵬;;基于計算智能的流域污染排放優(yōu)化模式研究[J];中國環(huán)境科學;2012年01期
9 趙英;崔福義;郭亮;;數(shù)據挖掘技術在松花江水質預測中的應用[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2011年10期
10 史先偉;;山區(qū)客運專線的防災救援及安全疏散方案[J];鐵道標準設計;2011年08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李振華;西藏高原低壓低氧條件下可燃物燃燒特性和煙氣特性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9年
2 廖義德;高壓細水霧滅火系統(tǒng)關鍵技術及其滅火性能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8年
3 李得偉;城市軌道交通樞紐乘客集散模型及微觀仿真理論[D];北京交通大學;2007年
4 黃志義;特長隧道瀝青路面火災過程燃燒機理與安全性試驗研究[D];浙江大學;2007年
5 胡隆華;隧道火災煙氣蔓延的熱物理特性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06年
6 那艷玲;地鐵車站通風與火災的CFD仿真模擬與實驗研究[D];天津大學;2004年
7 劉方;中庭火災煙氣流動與煙氣控制研究[D];重慶大學;2002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周傳斌;田永濤;彭麗莉;;住宅小區(qū)選址決策模型[J];重慶文理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2期
2 高小永;唐瑋瑋;張關;;公眾參與式水庫移民安置點選址決策的博弈分析[J];人民長江;2013年03期
3 蘇青福;王今;;汽車服務產業(yè)園選址決策研究[J];汽車與配件;2014年08期
4 黃正軍;萬繼業(yè);李化民;;基于集合理論的房地產項目的選址決策分析[J];重慶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9期
5 董鵬;楊超;冷靜;;戰(zhàn)區(qū)裝備保障點動態(tài)選址決策模型及算法[J];系統(tǒng)工程與電子技術;2011年08期
6 卞亦文;孫向陽;李尚昱;;基于DEA的電子廢棄物回收點選址[J];工業(yè)工程與管理;2012年05期
7 宋昭峰;劉付顯;;基于模糊指派的陣地選址決策[J];火力與指揮控制;2006年07期
8 楊超 ,葉蜀君;快速交通時空替代效應與居住選址決策[J];交通世界;1996年03期
9 馬瑞光;;他山之石——肯德基的選址秘密[J];中小企業(yè)科技;2006年06期
10 曹祖耀;秦春;;鄰避設施及其社會穩(wěn)定風險防范[J];中國工程咨詢;2012年12期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本報記者 翟立;規(guī)劃選址呼喚理性平等[N];中國建設報;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6條
1 王Pr寧;基于AHP&GIS的城市公共設施選址決策分析[D];東北財經大學;2016年
2 楊海怡;電子制造業(yè)全球供應鏈模式下設施選址決策[D];上海交通大學;2010年
3 徐夢夢;我國內陸核電項目選址決策的正當法律程序[D];寧波大學;2013年
4 嚴菲;SK公司遷移過程中的選址決策分析[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5 王毅明;約克船舶冷凍公司零部件儲存點選址決策分析[D];上海海事大學;2003年
6 何方珍;物流園區(qū)選址決策研究及應用[D];重慶大學;2006年
,本文編號:179570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7957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