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大貨車橫向穩(wěn)定性的平曲線設計控制指標
本文選題:道路工程 切入點:平曲線設計 出處:《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3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為研究駕駛員行為和道路線形指標對大貨車橫向穩(wěn)定性的影響,選擇六軸半掛車為典型車型,采用Trucksim動力學仿真軟件建立車輛動力學閉環(huán)仿真模型,以側(cè)向加速度作為大貨車橫向失穩(wěn)風險評價指標;诮y(tǒng)計學的理論,運用MATLAB回歸建立大貨車側(cè)向加速度預測模型,得到了不同設計速度條件下典型車型的極限最小轉(zhuǎn)向半徑值。研究結果表明:采用多自由度大貨車模型,考慮橫向滑移條件計算得到的平曲線極限最小半徑比我國標準所規(guī)定的平曲線極限最小半徑在各級設計速度條件下均大10%左右。研究成果量化了駕駛員行為和道路線形指標對大貨車橫向穩(wěn)定性的影響,并對平曲線設計控制提出了建議指標,對今后道路安全設計具有參考價值。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river behavior and road alignment index on the lateral stability of large trucks, six axle semi trailer for typical models, using the dynamic simulation software Trucksim establish the vehicle closed-loop simulation model with lateral acceleration as truck lateral instability risk evaluation index. Based on the theory of statistics, using MATLAB regression to establish a large truck lateral acceleration the prediction model of typical vehicle limit minimum turning radius value under different design speed conditions.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multi DOF truck model, calculated considering lateral slip condition of curve minimum limit radius ratio standard of our country under the curve of limited minimum radius at all levels of the design speed conditions were 10% about research results to quantify the impact of driver behavior and road alignment index on the lateral stability of large trucks, and the. The line design control put forward the suggested index, which is of reference value to the road safety design in the future.
【作者單位】: 長安大學特殊地區(qū)公路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長安大學公路學院交通工程研究所;
【基金】:教育部博士點基金新教師項目(20120205120013) 交通運輸部應用基礎項目(2014319812170) 陜西省自然科學基金項目(2012JQ7001) 長江學者和創(chuàng)新團隊發(fā)展計劃資助項目(IRT1050) 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項目(2013G2211005&CHD2011JC048)
【分類號】:U412.34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段斌;單穎春;劉獻棟;張紅衛(wèi);董金松;;一種半掛汽車列車外擺值的計算方法[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6期
2 朱穎;周煒;郭志平;李文亮;張學文;;基于車輛側(cè)傾角側(cè)翻預警算法的研究[J];機械設計與制造;2011年02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7條
1 胡朋;董強;潘曉東;;考慮路面平整度影響的車輛側(cè)滑與側(cè)翻臨界風速[J];公路交通科技;2015年02期
2 邵東建;華貴龍;馬向南;;直線路段小客車急轉(zhuǎn)向行為行車風險分析[J];河南城建學院學報;2015年01期
3 李軍;周靖凱;李強;;單邊障礙情況下車輛行駛特性分析[J];黃石理工學院學報;2011年06期
4 胡朋;潘曉東;侯超群;;考慮路堤影響的車輛側(cè)滑與側(cè)翻臨界風速[J];合肥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2年11期
5 劉軍;周海森;賈林夕;秦書劍;;用于側(cè)翻預警的線控轉(zhuǎn)向控制策略研究[J];機械設計與制造;2014年06期
6 陳敏;趙志國;王寒東;王超;于飛;錢明達;;基于車路協(xié)同的重型車輛側(cè)翻預警系統(tǒng)設計[J];黑龍江交通科技;2015年02期
7 吳心平;賈振華;郟國中;;剛性汽車的側(cè)向極限穩(wěn)定性分析[J];拖拉機與農(nóng)用運輸車;2012年04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姚宗偉;鉸接轉(zhuǎn)向工程車輛側(cè)傾穩(wěn)定性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尹世峰;高速汽車受橫向擾動的穩(wěn)定性研究[D];湖南大學;2011年
2 劉義才;基于制動過程的汽車重心位置動態(tài)檢測方法研究[D];吉林大學;2012年
3 王艷;基于DSP的汽車防側(cè)翻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D];安徽理工大學;2012年
4 李旭光;基于卡爾曼濾波的半掛汽車列車側(cè)傾控制[D];廣西大學;2012年
5 王培;內(nèi)蒙古荒漠戈壁地區(qū)高等級公路路線設計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2年
6 段丙旭;輪轂電機驅(qū)動電動汽車的電子穩(wěn)定控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3年
7 劉文松;CRH380A抗側(cè)滾扭桿系統(tǒng)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3年
8 王芊;基于車輛動力學的彎坡組合路段行車仿真與安全評價[D];南昌大學;2013年
9 劉晶;冰雪條件下山區(qū)公路縱坡設計指標及安全性評價[D];重慶交通大學;2013年
10 劉暢;基于專用校車標準的某客車制動及操縱穩(wěn)定性仿真研究[D];重慶交通大學;2013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花家壽,劉合法,范樺,李厚林,萬明;車輛靜態(tài)側(cè)翻試驗方法的分析研究[J];傳動技術;1998年03期
2 牛建峰;王俊驊;董憲元;;山區(qū)公路緊急避險車道駛?cè)虢茄芯縖J];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4期
3 金智林;翁建生;胡海巖;;汽車側(cè)翻預警及防側(cè)翻控制[J];動力學與控制學報;2007年04期
4 何鋒,楊寧,鄭秉康;影響載重汽車傾翻的主要汽車因素分析[J];貴州工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4期
5 何鋒,張永德;汽車靜態(tài)側(cè)翻門檻值的計算方法[J];貴州工業(yè)大學學報;1997年06期
6 吳建梅;孫金森;;氣象條件對交通的影響[J];河南科技;2010年22期
7 金智林;翁建生;胡海巖;;汽車側(cè)翻及穩(wěn)定性分析[J];機械科學與技術;2007年03期
8 肖杰;雷雨成;張平;湯滌軍;白冰;;汽車靜態(tài)最大側(cè)傾穩(wěn)定角及其影響因素敏感度分析[J];中國制造業(yè)信息化;2006年11期
9 鄭安文,宋健,吳凱輝,吳大文;汽車的力學參數(shù)與穩(wěn)態(tài)轉(zhuǎn)向特性[J];汽車工程;1999年05期
10 徐延海;基于主動轉(zhuǎn)向技術的汽車防側(cè)翻控制的研究[J];汽車工程;2005年05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張先奎;基于姿態(tài)監(jiān)測的汽車側(cè)翻預警及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07年
2 黃杰燕;基于TTR預警的重型車輛防側(cè)翻控制系統(tǒng)的研究[D];吉林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建華;任意統(tǒng)一座標下測設平曲線的計算方法[J];云南交通科技;2000年02期
2 王蔚;;淺談公路非對稱緩和段平曲線的測量[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年29期
3 周國樹,,張廣軍;公路中線恢復中平曲線元素的確定[J];工程勘察;1996年01期
4 俞立新;虛交平曲線的樁號計算[J];華東公路;1996年03期
5 李紅,李煥同;虛交平曲線的簡單計算法[J];黑河科技;2003年01期
6 郝正剛,高興恩,杜軍;平曲線交點視線受阻時的測設方法——導線法[J];遼寧交通科技;2003年05期
7 胡金興;非對稱緩和段平曲線的計算[J];沿海企業(yè)與科技;2005年07期
8 肖軍,狄慶蕓;自適應動態(tài)步長法求點對應的平曲線樁號[J];現(xiàn)代交通技術;2005年04期
9 程修萍;閆海峰;;非對稱平曲線[J];科學之友(學術版);2006年01期
10 馮堅;陳革非;溫劍啟;;公路平曲線設計在工程可行性研究階段的探討[J];西部交通科技;2006年05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2條
1 李玉寶;楊麗;;公路彎道綜合因素誤差對行車安全的影響分析[A];《測繪通報》測繪科學前沿技術論壇摘要集[C];2008年
2 鐘小明;劉小明;榮建;任福田;;高速公路小客車平曲線及縱坡模型在彎坡段的應用[A];第二屆全國公路科技創(chuàng)新高層論壇論文集(上卷)[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唐昌友 湄潭公路管理段;公路工程平曲線施工質(zhì)量管理初探[N];經(jīng)濟信息時報;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胡圣能;雙車道二級公路平曲線要素與交通安全關系研究[D];長安大學;2006年
2 李玉亮;基于道路平縱線形的交通事故分布規(guī)律研究[D];長安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16528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652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