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管拱橋管內(nèi)混凝土真空輔助灌注試驗及實橋應(yīng)用
本文關(guān)鍵詞: 拱橋 鋼管混凝土結(jié)構(gòu) 管內(nèi)混凝土 真空輔助 灌注 橋梁施工 出處:《橋梁建設(shè)》2015年02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為研究如何減小鋼管混凝土拱橋管內(nèi)混凝土脫空問題,依托主跨530m的合江長江一橋,設(shè)計并完成了2條長達50m的大型鋼管模型對比試驗,試驗中分別采用常規(guī)和真空輔助灌注工藝完成鋼管混凝土的灌注。通過對試驗管的超聲波檢測結(jié)果對比分析和將試驗管剖開直觀對比觀察管內(nèi)混凝土,證明了真空輔助工藝的有效性;摸清了其工作機理;發(fā)現(xiàn)了原設(shè)計真空輔助工藝的不足并提出改進方法。將改進后的真空輔助灌注工藝應(yīng)用于依托工程,真正實現(xiàn)了全過程真空輔助灌注施工。試驗及實橋應(yīng)用證明:該工藝保證了管內(nèi)混凝土灌注階段的密實性,并大大減少后期脫空范圍、顯著減小后期脫空深度,效果良好,獲得了發(fā)明專利,已推廣應(yīng)用于3座特大橋。
[Abstract]:In order to study how to reduce the concrete void in the pipe of the concrete-filled steel tube arch bridge, two large-scale steel pipe model comparative tests with 50 m long were designed and completed based on the 530m main span of the first bridge of the Hejiang Yangtze River. In the experiment, the concrete filled with steel tube was completed by conventional and vacuum assisted pouring technology, and the concrete in the tube was observed by comparing and analyzing the ultrasonic test results of the test tube and dissecting the test tube. It is proved that the vacuum assistant process is effective, the working mechanism is clear,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original design vacuum assistant process are found and the improvement method is put forward. The improved vacuum assisted perfusion process is applied to the supporting engineering. The experiment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real bridge show that the technology can ensure the compactness of the concrete pouring stage in the pipe, and greatly reduce the void range in the later stage, and obviously reduce the void depth in the later stage, and the effect is good. The invention patent has been obtained and has been popularized and applied to 3 large bridges.
【作者單位】: 重慶交通大學(xué);廣西路橋工程集團有限公司;
【分類號】:U448.22
【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4條
1 羅業(yè)鳳;韓玉;馮智;秦大燕;魏華;;采用真空輔助三級連續(xù)接力工法灌注拱肋管內(nèi)混凝土[J];公路;2013年07期
2 龐博新;王建軍;黃金文;韓玉;秦大燕;;合江長江一橋拱肋C60高性能管內(nèi)混凝土配合比設(shè)計[J];公路;2013年08期
3 韓玉;秦大燕;馮智;;合江長江一橋施工關(guān)鍵技術(shù)及創(chuàng)新[J];公路;2013年03期
4 童壽興;;鋼管混凝土脫粘的超聲波檢測與驗證[J];無損檢測;2007年12期
【共引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2條
1 薛俊青;陳寶春;BRISEGHELLA Bruno;;脫粘鋼管混凝土單圓管短柱偏壓試驗[J];建筑結(jié)構(gòu)學(xué)報;2009年S2期
2 檀永杰;徐波;吳智敏;何化南;;基于超聲對測法的鋼管混凝土脫空檢測試驗[J];建筑科學(xué)與工程學(xué)報;2012年02期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7條
1 張婷;基于壓電陶瓷的鋼管混凝土柱界面剝離損傷監(jiān)測的實驗研究[D];湖南大學(xué);2011年
2 李廣文;鋼筋混凝土柱疲勞損傷性能研究[D];燕山大學(xué);2010年
3 檀永杰;鋼管混凝土超聲測試方法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xué);2012年
4 黃清;基于壓電陶瓷的鋼管混凝土柱界面及混凝土缺陷損傷評估[D];湖南大學(xué);2012年
5 晏良佳;基于壓電陶瓷的多腔鋼管混凝土柱損傷監(jiān)測研究[D];湖南大學(xué);2013年
6 張陽;鋼—混凝土組合板試驗及參數(shù)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xué);2014年
7 陳鴻福;鋼管混凝土拱橋關(guān)鍵力學(xué)性能分析研究[D];湖南大學(xué);2014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喻臨新,薄鳳麗;鋼管混凝土脫空問題的技術(shù)對策[J];公路;2004年01期
2 張佐安;巫山長江大橋拱肋鋼管內(nèi)混凝土灌注[J];公路;2005年01期
3 夏為民;方清華;藍玉偉;熊昌輝;;高性能水泥混凝土配比性能的試驗研究[J];公路;2011年09期
4 丁慶軍;彭艷周;何永佳;胡曙光;王銘琪;;巫山長江大橋鋼管混凝土配合比設(shè)計與施工[J];混凝土;2006年10期
5 侯寧;周萬福;隆海健;;橋梁C50鋼管微膨脹混凝土配合比試驗研究[J];混凝土;2008年06期
6 孟世強,陳廣智,覃維祖;鋼管活性粉末混凝土初步研究[J];混凝土與水泥制品;2003年01期
7 謝希凡,石勇;南寧永和大橋C50鋼管混凝土配合比試驗研究[J];橋梁建設(shè);2005年04期
8 謝功元;彭勁;袁長春;劉軍;;支井河大橋C50鋼管微膨脹混凝土配合比試驗[J];橋梁建設(shè);2009年04期
9 李暉;周雪;;補償收縮混凝土在巫山長江大橋鋼管混凝土拱橋中的應(yīng)用[J];商品混凝土;2005年06期
10 童壽興,商濤平;拱橋拱肋鋼管混凝土質(zhì)量的超聲波檢測[J];無損檢測;2002年11期
相關(guān)碩士學(xué)位論文 前1條
1 蘇俊臣;鋼管混凝土拱橋調(diào)查及其脫空問題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xué);2012年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沈曉燕;趙可肖;;提籃式鋼管拱橋管內(nèi)混凝土施工[J];工程與建設(shè);2010年02期
2 楊新航;黃金文;;花周大橋管內(nèi)混凝土灌注施工工藝[J];西部交通科技;2010年08期
3 劉軍其;王也楓;高平原;;鋼管混凝土拱橋管內(nèi)混凝土的施工[J];中國港灣建設(shè);2012年03期
4 李鋒;丁慶軍;陳寶春;季韜;;鋼管混凝土拱橋管內(nèi)混凝土品質(zhì)檢驗綜述[J];混凝土;2011年09期
5 李鋒;陳寶春;;西洋坪鋼管混凝土拱橋管內(nèi)混凝土試驗研究與應(yīng)用[J];中外公路;2011年01期
6 龔成立;劉靜;;鋼管混凝土拱橋管內(nèi)混凝土灌注階段扣索力計算[J];重慶交通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2009年05期
7 陸永軍;喬素云;李明澤;黃金文;;鋼管混凝土拱肋管內(nèi)混凝土灌注技術(shù)[J];中外公路;2007年02期
8 張勇;陳林;鄧景燦;;益陽茅草街大橋主拱肋鋼管內(nèi)混凝土灌注技術(shù)[J];廣東建材;2009年05期
9 王安懷;;淺談鋼管混凝土系桿拱橋拱肋的數(shù)值模擬方法[J];山西建筑;2011年19期
10 ;[J];;年期
,本文編號:15476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5476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