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石沖擊旁山填方路基邊坡破壞數(shù)值模擬
本文關鍵詞: 落石 路基邊坡 力學響應 LS-DYNA 出處:《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7年S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落石災害造成山區(qū)中低等級公路路基滑塌災害十分普遍,造成交通堵塞及大量的經(jīng)濟損失,甚至人員傷亡。以旁山瀝青路面填方路基邊坡為原型,采用顯式動力學程序LSDYNA,研究了不同下落高度及入射角度的落石沖擊作用下路基邊坡的力學響應,揭示了落石沖擊力和路基邊坡的變形、能量轉化與落石高度和入射角度的相關性。落石沖擊力與入射角負相關,入射角為45°時路基變形最大。路肩位移、路基路面變形與下落高度正相關。路面結構對路基的保護作用與下落高度呈正相關。落石高度的變化主要影響路基路面變形,入射角的變化主要改變土體力學響應范圍。研究成果可為路基邊坡的落石災害防護設計提供參考。
[Abstract]:The rockfall disaster is very common in the mountain area, causing traffic jam and a large number of economic losses, even casualties. Taking the embankment slope of the asphalt pavement as the prototype. The mechanical response of roadbed slope under the action of falling rock impact with different falling height and incidence angle is studied by using explicit dynamic program LSDYNA. the impact force and deformation of roadbed slope are revealed. The energy conversion is related to the height of falling stone and the angle of incidence. The impact force of falling stone is negatively related to the angle of incidence, and the deformation of roadbed is the largest when the angle of incidence is 45 擄, and the shoulder displacement. The deformation of subgrade and pavement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falling height. The protective effect of pavement structure on subgrade i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 falling height. The change of rock fall height mainly affects the deformation of roadbed and pavement. The change of incident angle mainly changes the range of mechanical response of soil, and the research results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rock fall disaster protection of subgrade slope.
【作者單位】: 包鋼勘察測繪研究院;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1472245)
【分類號】:U418.55
【正文快照】: 0引言落石主要是指單一巖塊或巖石群從陡坡、高處墜落而發(fā)生的崩落現(xiàn)象。落石從陡坡分離后,可沿著坡面以自由落體、滾動、彈跳、滑動等運動方式快速向下沖擊邊坡及路基等,進而影響人民生命財產(chǎn)的安全。西南山區(qū)地形錯綜復雜,二級及以下等級公路里程占總里程百分比高達90%以上[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葉四橋;陳洪凱;許江;;落石運動模式與運動特征現(xiàn)場試驗研究[J];土木建筑與環(huán)境工程;2011年02期
2 汪敏;石少卿;康建功;;落石沖擊作用下環(huán)形網(wǎng)耗能性能的理論及數(shù)值模擬研究[J];振動與沖擊;2011年03期
3 葉四橋;陳洪凱;唐紅梅;;落石沖擊力計算方法[J];中國鐵道科學;2010年06期
4 何思明;吳永;李新坡;;滾石沖擊碰撞恢復系數(shù)研究[J];巖土力學;2009年03期
5 何思明;吳永;楊雪蓮;;滾石坡面沖擊回彈規(guī)律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8年S1期
6 陳靜云;周長紅;王哲人;;瀝青混合料蠕變試驗數(shù)據(jù)處理與粘彈性計算[J];東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蒲黔輝;黃儼;高玉峰;許文錦;;橋墩防護裝置研究[J];西南公路;2017年02期
2 張良山;;隧道襯砌背后空洞上方落石對襯砌結構的破壞機理及整治措施[J];鐵道建筑;2017年06期
3 周驁;謝發(fā)祥;章登精;吉伯海;陳林;;基于修正Burgers模型的澆筑式瀝青混合料黏彈性參數(shù)確定方法[J];林業(yè)工程學報;2017年03期
4 楊建榮;白羽;楊曉東;羅云飛;;柔性棚洞結構落石沖擊數(shù)值模擬與試驗研究[J];振動與沖擊;2017年09期
5 趙昀;葉海旺;雷濤;李寧;王其洲;龍梅;;某露天礦平硐溜井井壁初始碰撞位置理論計算[J];金屬礦山;2017年05期
6 張正雄;鄭路;鄧建輝;姚慧婷;涂園;羅軍;白雨薇;;基于3維DDA的多塊體滾石運動分析[J];工程科學與技術;2017年S1期
7 韓振華;陳鑫;王學良;趙婷婷;周劍;張路青;;四川羅家青杠嶺崩塌風險的定量評價研究[J];工程地質(zhì)學報;2017年02期
8 呂慶;周春鋒;于洋;肖志鵬;鄭俊;;滾石坡面碰撞破裂效應的試驗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17年S1期
9 張東亮;黃達;;落石沖擊旁山填方路基邊坡破壞數(shù)值模擬[J];地下空間與工程學報;2017年S1期
10 周愛紅;王帥偉;袁穎;尹超;;巖質(zhì)邊坡落石運動特征參數(shù)分析及SVM預測模型[J];公路交通科技;2017年03期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黃潤秋;劉衛(wèi)華;;基于正交設計的滾石運動特征現(xiàn)場試驗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9年05期
2 黃潤秋;劉衛(wèi)華;;平臺對滾石停積作用試驗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9年03期
3 何思明;李新坡;吳永;;滾石沖擊荷載作用下土體屈服特性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8年S1期
4 葉四橋;陳洪凱;唐紅梅;;基于落石計算的半剛性攔石墻設計[J];中國鐵道科學;2008年02期
5 侯福國;王俊彪;禹志陽;;鐵路客運專線與公路并行區(qū)段柔性防護預留變形空間的研究[J];中國鐵道科學;2007年03期
6 吳順川;高永濤;楊占峰;;基于正交試驗的露天礦高陡邊坡落石隨機預測[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6年S1期
7 賀詠梅;彭偉;陽友奎;;邊坡柔性防護系統(tǒng)的典型工程應用[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6年02期
8 趙旭,劉漢東;水電站高邊坡滾石防護計算研究[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5年20期
9 畢玉峰,孫立軍;瀝青混合料抗剪試驗方法研究[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年08期
10 張路青,楊志法,許兵;滾石與滾石災害[J];工程地質(zhì)學報;2004年03期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路石;芬蘭某輸水隧道的落石塌方及其整治[J];鐵道建筑;2001年07期
2 畢輝;鐵路沿線崩塌落石的綜合治理[J];甘肅科技縱橫;2003年03期
3 陳喜昌,黃金寶,袁永旭;落石堆積的結構特征與斜坡破壞型式之轉換[J];中國地質(zhì)災害與防治學報;2004年01期
4 胡厚田;;崩塌落石研究[J];鐵道工程學報;2005年S1期
5 羅佳明;林銘郎;鄭富書;李宏輝;李國誠;;三維落石模擬于明隧道載重問題之應用[J];隧道建設;2007年S2期
6 韋啟珍;雷秀麗;;崩塌落石運動參數(shù)的數(shù)值模擬研究[J];中國水運(下半月);2008年03期
7 張國永;;落石運動的理論分析及其治理[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2009年03期
8 沈顯才;;落石運動分析和治理[J];施工技術;2009年S1期
9 黃志良;劉億;向波;;山區(qū)高速公路崩塌落石勘察設計淺析[J];公路交通技術;2010年01期
10 葉四橋;陳洪凱;許江;;落石運動模式與運動特征現(xiàn)場試驗研究[J];土木建筑與環(huán)境工程;2011年0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7條
1 胡厚田;;黔桂線崩塌落石穩(wěn)定度的模糊綜合評判方法[A];中國系統(tǒng)工程學會模糊數(shù)學與模糊系統(tǒng)委員會第五屆年會論文選集[C];1990年
2 胡厚田;;崩塌落石研究[A];中國鐵道工程地質(zhì)世紀成就論文集[C];2005年
3 羅佳明;林銘郎;鄭富書;李宏輝;李國誠;;三維落石模擬于明隧道載重問題之應用[A];第六屆海峽兩岸隧道與地下工程學術及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7年
4 葉四橋;陳洪凱;唐紅梅;;危巖落石防治技術體系及其特點[A];自主創(chuàng)新與持續(xù)增長第十一屆中國科協(xié)年會論文集(2)[C];2009年
5 謝正富;;采用SNS柔性防護系統(tǒng)整治危巖落石病害[A];鐵道工務論文集(第3冊)[C];2004年
6 李海勝;劉冬歡;王聯(lián)偉;尚新春;;埋地輸氣管線落石沖擊響應的試驗研究[A];北京力學會第20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4年
7 ;以臺pc高速,
本文編號:146479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4647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