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NG船進出深圳港對航路通過能力的影響
本文關鍵詞:LNG船進出深圳港對航路通過能力的影響 出處:《中國航海》2015年01期 論文類型:期刊論文
【摘要】:《液化天然氣碼頭設計規(guī)范》(JTS 165-5-2009)規(guī)定,LNG船進出港時需要采取交通管制等措施單向通航,其前后各1 n mile范圍內(nèi)不得有其他船舶航行,以確保LNG船進出港時不受其他船舶干擾。然而,這給其他船舶正常進出港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因此,就LNG船采取單向通航方式進出港時對航路通過能力的影響進行分析,構建其數(shù)學模型,計算出LNG船進出深圳港對航路通過能力的影響程度。該研究可為海事主管部門提供數(shù)據(jù)支持,幫助其根據(jù)LNG船舶對具體航路的影響程度合理安排其他船舶進出港,具有重要的參考意義。
[Abstract]:......
【作者單位】: 南通航運職業(yè)技術學院;
【分類號】:U691.3
【正文快照】: 液化天然氣(Liquefied Natural Gas,LNG)船具有高造價性及高危險性,為防止其他船舶(特別是小船)靠近,當LNG船在進出港航道航行時,需進行交通管制,防止其他船舶穿越進出港航道或靠近、追越該船。根據(jù)《液化天然氣碼頭設計規(guī)范》(JTS165-5-2009)的相關規(guī)定:LNG船在進出港航道航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6條
1 卞藝杰;航道通過能力研究[J];水運工程;2000年08期
2 董宇;姜曄;何良德;;內(nèi)河航道通過能力計算方法研究[J];水運工程;2007年01期
3 杜鵬程;王文淵;唐國磊;郭子堅;;基于仿真技術的集裝箱海港港內(nèi)錨地設置對航道通過能力的影響[J];水運工程;2014年01期
4 劉敬賢;韓曉寶;易湘平;;基于排隊論的受限航道通過能力計算[J];中國航海;2008年03期
5 陳愷;張瑋;李瀛;;基于船舶交通流的內(nèi)河航道通過能力研究[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2年12期
6 文元橋;楊雪;肖長詩;;LNG船舶進出港航行移動安全區(qū)寬度定量計算分析[J];中國安全科學學報;2013年05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劉敬賢;李昌偉;劉文;;錨地泊位系統(tǒng)服務能力仿真[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2010年02期
2 劉亮;劉敬賢;譚志榮;;荊州長江大橋船舶到達規(guī)律分析及檢驗[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2010年04期
3 江福才;王初生;王茂清;劉敬賢;王艷杰;;乘潮航道船舶通過能力[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2011年03期
4 蔡學龍;劉克中;楊星;田五六;劉敬賢;;內(nèi)河航道交匯水域交通流仿真[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2012年02期
5 王亥索;張冠群;;進港航道通過能力經(jīng)驗公式的比較分析[J];港工技術;2009年05期
6 宋向群;張靜;郭子堅;王文淵;;通航歷時對沿海散貨港區(qū)航道通過能力的影響分析[J];港工技術;2010年02期
7 譚志榮;王茂清;劉敬賢;劉釗;;基于時空資源理論的受限復雜航段船舶通過能力[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2013年04期
8 石偉;蘇奮振;周成虎;;基于Voronoi圖的島礁水道空間配置模型研究[J];地球信息科學學報;2014年03期
9 劉釗;劉敬賢;周鋒;郭威治;;船舶交通流行為特征及其在海上交通組織中的應用[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2014年02期
10 李學東;;港外錨地相對安全距離研究[J];中國港灣建設;2015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孟祥瑋;劉凌;孫精石;李焱;;象山港大橋主通航孔航道通過能力計算研究[A];第十四屆中國海洋(岸)工程學術討論會論文集(下冊)[C];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8條
1 宋巖;基于多Agent和本體的散雜貨港口集團船舶調(diào)度系統(tǒng)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2 王文淵;沿海港口航道通過能力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1年
3 王建偉;空間運輸聯(lián)系與運輸通道系統(tǒng)合理配置研究[D];長安大學;2004年
4 廖鵬;船閘通過能力研究[D];河海大學;2007年
5 陳曉關;提高三峽船閘通航能力的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6年
6 劉敬賢;大型海港進港主航道通過能力及交通組織模式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7 陳文強;運輸通道結構優(yōu)化配置研究[D];長安大學;2011年
8 劉婷;水位變化對長江中游航運物流成本的影響機理及模型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4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楊沛霖;沿海集裝箱港區(qū)泊位裝卸效率對航道服務水平評價指標的影響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2 胡學文;沿海集裝箱港區(qū)復式航道等級組合優(yōu)化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3 李光顯;港內(nèi)錨地規(guī)模對沿海集裝箱港區(qū)航道通過能力的影響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4 趙景麗;基于排隊論的沿海港口航道通過能力及服務水平研究[D];中國海洋大學;2010年
5 王曉敏;寧波港集裝箱船舶在能見度不良情況下進出港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6 熊方方;M/M/l/N→M/M/c/K排隊系統(tǒng)及其在錨地中的應用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0年
7 饒思梁;內(nèi)河航道尺度與通航能力關系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1年
8 李源;和尚島航道通航能力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9 王恩思;旅順新港擬遷客滾泊位的通航安全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10 胡曉琴;岷江下游船閘通過能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11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漾;周昌玉;張伯君;;石油化工行業(yè)可接受風險水平研究[J];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2007年06期
2 郭子堅;王文淵;唐國磊;宋向群;;基于港口服務水平的沿海港口航道通過能力[J];中國港灣建設;2010年S1期
3 王文淵;唐國磊;宋向群;彭云;;沿海集裝箱港區(qū)港內(nèi)錨地面積確定方法[J];中國港灣建設;2011年06期
4 唐武;曹勇;;論洋山港港內(nèi)應急錨地的設立[J];航海技術;2009年02期
5 徐周華,牟軍敏,季永清;內(nèi)河水域船舶領域三維模型的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2004年03期
6 劉敬賢;李云斌;;天津港主航道船舶到達規(guī)律的統(tǒng)計分析[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2008年02期
7 米小亮;楊星;劉克中;;基于多級排隊模型的錨地規(guī)模仿真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2012年03期
8 陳愷;韓非非;李俊星;張瑋;;橋區(qū)限制性航道通過能力研究[J];水道港口;2010年05期
9 張瑋,廖鵬,黃海鷗,吳玲莉,陶桂蘭,丁堅;施橋船閘到船特性分析[J];水利水運工程學報;2004年01期
10 卞藝杰;航道通過能力研究[J];水運工程;2000年08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條
1 洪匯勇;江玉國;魏偉堅;郭秀斌;;LNG船舶海上運輸?shù)娘L險分析及其控制[A];2008船舶防污染管理論文集[C];2008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3條
1 李穎;內(nèi)河航道通過能力研究及其應用[D];河海大學;2006年
2 董宇;航道通過能力及服務水平研究[D];河海大學;2006年
3 萬長征;橋區(qū)航道船舶通過能力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8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熊開盛;碼頭通過能力計算公式淺析[J];港工技術;1984年02期
2 端嘉盈;何世偉;申永生;;鐵路新增貨運通過能力計算分析系統(tǒng)的研究[J];鐵路計算機應用;2011年12期
3 周文;;淺談東榮線、尖七線通過能力及輸送能力現(xiàn)狀與提高對策[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4年07期
4 陳曉竹;;突發(fā)事件對城市地鐵通過能力影響[J];魅力中國;2009年21期
5 周秉良;;關于線路通過能力問題[J];鐵道科技動態(tài);1978年26期
6 張寶根,平金山;南京樞紐通過能力的剖析[J];鐵道運輸與經(jīng)濟;1987年02期
7 朱善慶,史國光;港口有效通過能力的概念及其應用[J];中國港口;2003年06期
8 張小軍;;提高狼窩鋪站通過能力的對策[J];鐵道運輸與經(jīng)濟;2012年07期
9 盛學讓;石家莊樞紐北咽喉區(qū)通過能力的疏解[J];鐵道運輸與經(jīng)濟;1983年04期
10 孫焰,董志國,季令,張國寶;滬寧線追蹤間隔“8改7”對通過能力的影響[J];同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1年04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5條
1 高斐;;影響濟南樞紐地區(qū)通過能力的因素分析與建議[A];2008年科技學術研討年提速安全與和諧鐵路論文集[C];2008年
2 馬駟;嚴余松;;200km/h提速線路通過能力計算分析[A];擴大鐵路對外開放、確保重點物資運輸——中國科協(xié)2005年學術年會鐵道分會場暨中國鐵道學會學術年會和粵海通道運營管理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3 禹志陽;;跨線運輸銜接站站場設置與通過能力影響分析[A];中國鐵道學會——2004年度學術活動優(yōu)秀論文評獎論文集[C];2005年
4 王國軍;陳欣;;車輛軟地面通過能力評價模型比較研究[A];走中國特色農(nóng)業(yè)機械化道路——中國農(nóng)業(yè)機械學會200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8年
5 禹志陽;;跨線運輸銜接站站場設置與通過能力影響分析[A];快速提升鐵路建設與裝備現(xiàn)代化技術促進鐵路跨越式發(fā)展——中國科協(xié)第五屆青年學術年會第九分會場論文集[C];200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楊紹功;京杭運河通過能力將提升40%[N];北京商報;2007年
2 記者 蔡鈞庭 梅云維;三峽船閘最大通過能力可達5000萬噸[N];三峽日報;2007年
3 王廣臣邋記者 碩強;今年全省港口計劃新增通過能力7460萬噸[N];河北日報;2008年
4 唐文竹;年設計通過能力超千萬噸[N];常州日報;2011年
5 記者 黃迪 張利民;新增通過能力5000萬噸[N];中國水運報;2006年
6 記者 習少穎邋通訊員 王取發(fā) 隗傳學;川江通過能力因三峽工程擴大5倍[N];湖北日報;2007年
7 本報記者 艾順龍;下水煤通過能力適度超前有利于競爭[N];中國電力報;2014年
8 特約記者 田迅 通訊員 王廣榮;天津港集裝箱通過能力將迎來新跨越[N];物資信息報;2005年
9 通訊員 張利民邋王一瑋 記者 焦同喜;秦皇島港煤五期投產(chǎn)半年達到設計通過能力過半[N];河北經(jīng)濟日報;2007年
10 記者 顧祥忠 朱敏麗 通訊員 錢網(wǎng)小;集裝箱通過能力提高一倍[N];泰州日報;200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曲思源;市場經(jīng)濟條件下繁忙干線通過能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4年
2 馬勇;基于排隊論的T型航路船舶交通通過能力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08年
3 包維民;網(wǎng)運分離條件下的線路通過能力研究[D];西南交通大學;2002年
4 吳智利;城市軌道交通線路通過能力影響因素分析及平臺應用[D];北京交通大學;2013年
5 唐臣;基于隨機Petri網(wǎng)的集裝箱碼頭通過能力系統(tǒng)仿真[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6 鄒云鵬;全自動無人駕駛系統(tǒng)通過能力計算方法的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2年
7 周祥;京杭運河淮安段通過能力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9年
8 李非桃;鐵路站場咽喉區(qū)通過能力計算系統(tǒng)的研究與開發(fā)[D];北京交通大學;2008年
9 張國號;武鋼工業(yè)港物流通過能力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02年
10 楊鵬程;全路通道、線路通過能力利用狀態(tài)評價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135296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3529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