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遮陽理論凍土區(qū)路基及周邊凍土表面輻射分析
本文關鍵詞:基于遮陽理論凍土區(qū)路基及周邊凍土表面輻射分析
【摘要】:凍土區(qū)路基各表面間太陽輻射的差異引起路基發(fā)生橫向非均勻變形。目前所采用的基于太陽入射角的分析方法,未能充分考慮到凍土區(qū)高路基遮陽效應對周邊凍土的影響,特別是在對路基坡腳附近凍土分析時與實際工況存在很大的偏差;谔栞椛鋸姸群吐坊白榆壽E隨時間的變化規(guī)律,提出利用遮陽理論分析路基表面太陽輻射的分析方法。通過對比K.Y.Kondratyev關于傾斜面接收太陽輻射的描述和工程實測數(shù)據,驗證遮陽理論分析方法的正確性;谡陉柪碚撎岢鲋鄙渎矢拍,并獲得路基表面溫度計算的經驗方程。分析表明,凍土區(qū)路基各表面的太陽輻射之間存在明顯的差異,其差異性與路基走向、坡度等影響因素密切相關。對于坡度較大的高路基,路基的遮陽效應也會引起路基周邊凍土表面出現(xiàn)明顯的非均勻太陽輻射,表現(xiàn)為越靠近路基坡腳輻射量越小,陰坡坡腳處輻射量小于陽坡坡腳處輻射量,這種太陽輻射的非均勻分布在路基的穩(wěn)定性分析中應予以考慮。
【作者單位】: 中國礦業(yè)大學力學與建筑工程學院;魯東大學食品工程學院;中國礦業(yè)大學深部巖土力學與地下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
【基金】: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fā)展計劃(973)項目(2012CB026103)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41271096)
【分類號】:U416.1;U213.1
【正文快照】: 1引言青藏公路和青藏鐵路穿越連續(xù)多年凍土區(qū)約550 km,由于路基表面太陽輻射的不均勻,引起路基及下伏凍土溫度場的不對稱分布,造成部分路基發(fā)生病害[1]。青藏公路開心嶺等多個路段都出現(xiàn)了較大的縱向裂縫,有的裂縫寬達十幾厘米,嚴重影響交通。青藏鐵路部分路基由于表面太陽輻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5條
1 胡澤勇;程國棟;谷良雷;李茂善;馬耀明;;青藏鐵路路基表面太陽總輻射和溫度反演方法[J];地球科學進展;2006年12期
2 ;Application study of the awning measure to obstruct solar radiation in permafrost regions on the Qinghai-Tibet Plateau[J];Sciences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2012年02期
3 鄭鵬飛;林大鈞;劉小羊;吳志庭;;基于影子軌跡線反求采光效果的技術研究[J];華東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3期
4 賴遠明,張魯新,張淑娟,肖建章;利用拋石護坡調節(jié)凍土路基陰陽坡的溫度分布[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4年24期
5 祁長青;吳青柏;施斌;吳繼敏;;青藏鐵路高路堤下多年凍土熱狀態(tài)分析[J];巖石力學與工程學報;2007年S2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王保來;冰緣環(huán)境研究的一些進展[J];冰川凍土;1991年03期
2 王銀學;中國內蒙烏瑪?shù)V區(qū)開采對凍土環(huán)境的影響[J];冰川凍土;1993年01期
3 夏志英;數(shù)據庫技術在凍土研究中的應用[J];冰川凍土;1993年01期
4 崔建恒,許東洲,程鴻哲;青藏公路多年凍土路基整治探討[J];冰川凍土;1993年02期
5 崔建恒,姚翠琴;根據地溫梯度計算黑色路面下多年凍土的最大融化深度[J];冰川凍土;1993年02期
6 周幼吾,王銀學,高興旺,岳漢森;我國東北部凍土溫度和分布與氣候變暖[J];冰川凍土;1996年S1期
7 王春鶴,張寶林,劉福濤;大、小興安嶺多年凍土退化規(guī)律及利弊的初步分析[J];冰川凍土;1996年S1期
8 李述訓,程國棟;氣候變暖條件下青藏高原高溫凍土熱狀況變化趨勢數(shù)值模擬[J];冰川凍土;1996年S1期
9 吳青柏,朱元林,施斌;工程活動下的凍土環(huán)境研究[J];冰川凍土;2001年02期
10 南卓銅,李述訓,劉永智;基于年平均地溫的青藏高原凍土分布制圖及應用[J];冰川凍土;2002年02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2條
1 李永強;劉鋼;錢國華;李建軍;;多年凍土區(qū)不良凍土地質現(xiàn)象及其對鐵路工程的危害[A];2002年中國西北部重大工程地質問題論壇論文集[C];2002年
2 劉爭平;;青藏鐵路片石通風路基地溫及變形分析[A];青藏鐵路運營管理及相關技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庫 前10條
1 周明濤;植被混凝土凍融效應試驗研究[D];武漢大學;2010年
2 奚家米;深厚富水軟巖井筒凍結壁力學特性及應用研究[D];西安科技大學;2011年
3 徐光苗;寒區(qū)巖體低溫、凍融損傷力學特性及多場耦合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2006年
4 胡建華;多年凍土區(qū)路堤填土改良模型試驗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2004年
5 蔣武軍;利用多孔介質局部非熱平衡理論研究透壁式通風管路基的溫度特性[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武漢巖土力學研究所);2005年
6 張旭芝;高原多年凍土涵洞溫度場及地基土凍融變形規(guī)律研究[D];中南大學;2007年
7 祁長青;青藏鐵路凍土路基溫度場隨機有限元分析與變形可靠性研究[D];南京大學;2005年
8 馬輝;片碎石護坡結構維持青藏鐵路多年凍土區(qū)路基穩(wěn)定的作用機理和適應性研究[D];鐵道部科學研究院;2006年
9 朱占元;青藏鐵路列車行駛多年凍土場地路基振動反應與振陷預測[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09年
10 劉s,
本文編號:121050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2105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