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駕駛員心率的高海拔地區(qū)平曲線半徑及車速研究
本文關鍵詞:基于駕駛員心率的高海拔地區(qū)平曲線半徑及車速研究
更多相關文章: 道路工程 駕駛員 高海拔地區(qū) 心率 圓曲線半徑 速度 平曲線半徑
【摘要】:為保證高海拔地區(qū)道路交通安全運行,采用行車試驗方法,通過心率血氧測試儀、五輪儀等儀器采集駕駛員在高海拔地區(qū)一級公路不同海拔行駛過程中的心率、血氧及車速等數據,分析駕駛員心率變化與平曲線半徑及車速的關系,建立了高海拔地區(qū)一級公路駕駛員心率與平曲線半徑、車速的回歸模型。從駕駛員安全出發(fā),基于駕駛員生理心理特征,確定了適應駕駛員心理生理的高海拔地區(qū)一級公路平曲線的安全臨界半徑,提出了高海拔地區(qū)一級公路平曲線路段的限速值,為高海拔地區(qū)一級公路平曲線半徑和限速值提供了參考。
【作者單位】: 長安大學特殊地區(qū)公路工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關鍵詞】: 道路工程 駕駛員 高海拔地區(qū) 心率 圓曲線半徑 速度 平曲線半徑
【基金】: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項目(2015G1311081)
【分類號】:U412.34
【正文快照】: ty,based on the driver’s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safety critical horizontal我國高海拔地區(qū)面積廣大,包括青海、西藏、新疆等地,特別是地處青藏高原的青海和西藏等地自然環(huán)境惡劣,空氣稀薄,含氧量低,對駕駛員的生理心理造成了心率加快、血氧量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4條
1 喬建剛;溫影影;周榮貴;;基于駕駛行為的高原區(qū)公路縱坡折減[J];公路交通科技;2012年01期
2 彭艷斌;艾解清;;基于相關向量機的協(xié)商決策模型[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12年04期
3 沈國江;朱蕓;錢曉杰;胡越;;短時交通流組合模型預測[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14年02期
4 楊賽;趙春霞;;基于空間概率乘積核函數的圖像分類算法[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14年03期
【共引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于海榮;李明東;劉超;趙遵軍;;多元線性回歸分析技術在新農村建設中的應用[J];安徽農業(yè)科學;2009年01期
2 王志良;李楠楠;張先起;史自立;;基于嶺回歸的水資源承載力影響因素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25期
3 馮雪芹;;河北省農民農業(yè)收入影響因素的計量分析[J];安徽農業(yè)科學;2010年36期
4 劉瓊;鞠寧霞;;農業(yè)上市公司現金股利影響因素分析[J];現代農業(yè)科技;2012年05期
5 陳美球;劉序;陳文波;黃靚;肖志豪;;鄱陽湖地區(qū)1985-2000年土地利用格局變化及其社會經濟驅動力研究 Ⅱ·土地利用格局變化驅動力分析[J];安徽農業(yè)大學學報;2006年01期
6 孫福杰;王倩;;回歸分析在治療愛滋病的藥物選擇上的應用[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7年06期
7 孫福杰;陸晶;;回歸分析在白城市地下水環(huán)境評價和預測中的應用[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08年03期
8 李敬,錢省三;半導體制造中顆粒污染的控制方法研究[J];半導體技術;2004年08期
9 袁夏;趙春霞;;一種激光雷達可通行區(qū)域提取算法[J];兵工學報;2010年12期
10 劉新紅;彭瑾;劉正軍;尤熙;劉羽軒;;我國壽險需求的結構分析[J];北京石油化工學院學報;2010年04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蔣琪琪;黃龍生;;臨安市農業(yè)與非農戶籍人口結構的統(tǒng)計對比分析[A];第十三屆中國管理科學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1年
2 徐兮;馮曉;張義;;拱橋軸線的曲線回歸和變形分析研究[A];重慶市測繪學會第三屆優(yōu)秀論文評選獲獎論文暨2005-2006年度學術交流會論文選編[C];2008年
3 馬虎兆;欒明;;天津市服務業(yè)技術進步貢獻率的測算與分析[A];2008中國服務創(chuàng)新研討會論文集[C];2008年
4 王秋香;魏文壽;;北疆積雪對氣候變化的響應[A];第27屆中國氣象學會年會應對氣候變化分會場——人類發(fā)展的永恒主題論文集[C];2010年
5 ;莘;;回歸分析與課堂評價模型中指標的選擇[A];中國現場統(tǒng)計研究會第十三屆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7年
6 陳一帆;;駕駛員違規(guī)后的心理、生理反應分析[A];浙江省公路學會2005年年會論文集[C];2006年
7 王秋香;王曉梅;張春良;;阿克蘇地區(qū)雹災特征及其防雹效益分析[A];S1 災害天氣研究與預報[C];2012年
8 王朝;高敬雅;;基于Bootstrap方法估計的二手車價格回歸模型[A];北京市第十六次統(tǒng)計科學研討會獲獎論文集[C];2011年
9 成志芬;;北京市區(qū)老年人養(yǎng)老意愿影響因素的logistic回歸分析——以朝陽區(qū)大屯街道為例[A];北京學研究文集2009[C];2009年
10 宋亞南;徐濱士;王海斗;劉明;;基于回歸分析的噴涂層結合強度檢測分析[A];第十一屆全國摩擦學大會論文集[C];2013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王曉輝;中國產業(yè)結構的動態(tài)投入產出模型分析[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2 郝艷召;中觀層次路網機動車排放動態(tài)量化評價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0年
3 趙宇剛;考慮服務水平的城市軌道交通換乘問題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1年
4 韓兆紅;利用重磁資料進行構造邊界識別與弱異常提取的方法研究及應用[D];吉林大學;2011年
5 趙冰;基于場論的物流生成及運行機理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1年
6 袁夏;基于激光雷達的智能機器人環(huán)境理解關鍵技術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10年
7 左笑叢;他克莫司與氨氯地平的相互作用及在腎移植患者中的群體藥動學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8 陳佳;密布橫梁與混凝土板組合橋面系高速鐵路下承式鋼桁梁橋的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9 顏克益;知識溢出視角下產業(yè)集群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研究[D];復旦大學;2009年
10 潘玲;項目級橋梁管理系統(tǒng)的開發(fā)及其相關的若干問題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龔月;武漢市蔬菜生產投入產出分析[D];華中農業(yè)大學;2010年
2 伍修錕;呼吸性煤塵物理化學特性的研究及應用[D];山東科技大學;2010年
3 寧吉鳳;職場員工情緒智力與工作績效的關系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0年
4 王嵩;大連市房地產價格影響因素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5 薛雪;基于誤差修正模型的農戶小額信貸風險評價[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6 熊銀鳳;長沙市城鎮(zhèn)失業(yè)人員再就業(yè)實證研究[D];長沙理工大學;2010年
7 易柳;無檢測器路口交通流量預測方法研究[D];湘潭大學;2010年
8 伍雙;結合多元回歸與結構相似算法的圖像質量評價[D];江西財經大學;2010年
9 潘健宇;南通檢驗檢疫局與外輪理貨公司監(jiān)管合作模式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0年
10 周家甄;基于駕駛員生理、心理特性的沙漠公路安全保障設施研究[D];新疆農業(yè)大學;2010年
【二級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李清波,謝珍;公路縱坡設計的理論分析[J];長沙交通學院學報;1998年03期
2 亓曉振;王慶;;一種基于稀疏編碼的多核學習圖像分類方法[J];電子學報;2012年04期
3 賀玉龍,盧仲賢,馬國雄,劉小明,任福田;高速公路直線段車輛穩(wěn)定運行速度模型[J];公路;2002年10期
4 彭艷斌;艾解清;;基于馬爾可夫鏈蒙特卡羅方法的雙邊多議題協(xié)商模型[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tǒng);2011年09期
5 溫江;謝尚科;韓旭;李釗;;公路縱斷面線形安全設計[J];交通標準化;2009年13期
6 李振龍;張利國;錢海峰;;基于非參數回歸的短時交通流預測研究綜述[J];交通運輸工程與信息學報;2008年04期
7 王均;關偉;;基于Kalman濾波的城市環(huán)路交通流短時預測研究[J];交通與計算機;2006年05期
8 孫立光;李瑞敏;董\~;陸化普;;短時交通流組合預測模型研究[J];武漢理工大學學報(交通科學與工程版);2010年05期
9 聶佩林;余志;何兆成;;基于約束卡爾曼濾波的短時交通流量組合預測模型[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08年05期
10 張學工;關于統(tǒng)計學習理論與支持向量機[J];自動化學報;2000年01期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喬建剛;基于駕駛員因素的山區(qū)雙車道公路關鍵參數研究[D];北京工業(yè)大學;2006年
中國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吳峰;山區(qū)高速公路圓曲線最小半徑確定方法的研究[D];長安大學;2005年
2 樊凱;多年凍土地區(qū)特殊路基設計與施工技術研究[D];長安大學;2009年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 前10條
1 潘崇全;韓建梅;;動視覺原理在公路平曲線半徑確定上的應用[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0年03期
2 丁傳鑫;;基于全站儀數據的公路平曲線半徑恢復[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3年06期
3 熊哲清;;談談《公路工程技術標準》的若干技術問題(續(xù)) 十一、平曲線半徑[J];公路;1983年12期
4 鄭柯,榮建,任福田;高速公路平曲線半徑與車輛行駛速度之間的關系分析[J];公路交通科技;2003年02期
5 鄭柯,江立生,榮建,任福田;高速公路平曲線半徑對行車心生理反應影響研究[J];公路交通科技;2004年05期
6 郭根勝;朱守林;楊文光;;林區(qū)道路平曲線半徑對駕駛員生理疲勞影響研究[J];內蒙古農業(yè)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年04期
7 高穎;;山區(qū)公路平曲線半徑值與行車速度之間的關系研究[J];交通標準化;2011年12期
8 陳富堅;郭忠印;陳富強;柳本民;;公路平曲線半徑的可靠性設計[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2012年04期
9 游克思;孫璐;顧文鈞;;公路平曲線半徑可靠性設計理論與方法[J];交通運輸工程學報;2012年06期
10 周國蔭;;山區(qū)測量快速選定半徑的方法[J];公路;1980年09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2條
1 呂慶豐;高光秀;劉志軍;;重慶山區(qū)二、三級公路平曲線半徑與運行速度的關系研究[A];2004年道路工程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4年
2 舒建軍;;銅玉路改擴建方案和新建方案的論證[A];開拓進取 再創(chuàng)輝煌——貴州省公路學會2008年技術交流論文集[C];2008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 前1條
1 張娟;基于駕駛員因素的公路連續(xù)長坡路段線形研究[D];長安大學;2012年
,本文編號:108267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daoluqiaoliang/10826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