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閉差動輪系行星架隔振分析與振動特性研究
發(fā)布時間:2017-09-13 20:48
本文關(guān)鍵詞:封閉差動輪系行星架隔振分析與振動特性研究
更多相關(guān)文章: 封閉差動輪系 行星架 隔振 多層金屬片隔振器
【摘要】:封閉差動輪系在艦船減速器中廣泛應用,為減小工作過程中系統(tǒng)內(nèi)部產(chǎn)生的有害振動傳遞到箱體上,以提高艦船隱蔽性,本文進行了封閉差動輪系行星架隔振分析以及振動特征研究。首先建立了封閉差動輪系的動力學模型。推導了偏心誤差與齒形誤差沿嚙合線方向的等效位移,計算了人字齒輪時變嚙合剛度,計算了中心輪副嚙合力與阻尼力。推導出封閉差動輪系的動力學微分方程,并消除了系統(tǒng)中的剛體位移。基于傅立葉方法求解了系統(tǒng)動力學方程,分析了行星架支承剛度對系統(tǒng)固有頻率、箱體與行星架位移以及動載荷的影響。其次,基于有限元法進行了振動特性分析與驗證。研究了封閉差動兩級行星架支承剛度對系統(tǒng)固有頻率與振型的影響,為如何避開共振提供了指導。研究了行星架支承剛度對箱體振動的影響,并與集中質(zhì)量法計算結(jié)果對比。在集中質(zhì)量法計算結(jié)果的基礎(chǔ)上,進一步研究了行星架支承剛度與阻尼對系統(tǒng)隔振的影響。建立系統(tǒng)隔振模型并選擇了合適的隔振指標,研究了差動級行星架支承剛度對隔振指標的影響。同時分析了箱體支承剛度、差動級行星輪支承剛度、封閉級行星架支承剛度對差動級行星架支承剛度的耦合影響。研究了封閉差動兩級行星架支承剛度與阻尼匹配性。最后,進行了多層板隔振器設計及試驗驗證。針對差動級行星架設計了隔振器,對隔振器進行了受力分析,并簡單研究隔振器的剛度與阻尼特性。設計了兩組試驗研究不同參數(shù)對隔振器剛度與阻尼的影響。
【關(guān)鍵詞】:封閉差動輪系 行星架 隔振 多層金屬片隔振器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U674.703
【目錄】:
- 摘要4-5
- Abstract5-13
- 第一章 緒論13-18
- 1.1 本文的選題背景與意義13
- 1.2 隔振技術(shù)研究現(xiàn)狀13-14
- 1.3 隔振器研究現(xiàn)狀14-15
- 1.4 行星輪系動力學研究現(xiàn)狀與方法15-16
- 1.4.1 研究現(xiàn)狀15
- 1.4.2 研究方法15-16
- 1.5 本文研究內(nèi)容與工作安排16-18
- 第二章 封閉差動輪系動力學建模與振動特性研究18-35
- 2.1 封閉差動輪系動力學模型18-20
- 2.2 激勵與嚙合力計算20-25
- 2.2.1 齒形誤差激勵20-21
- 2.2.2 偏心誤差激勵21-23
- 2.2.3 時變嚙合剛度激勵23-24
- 2.2.4 齒輪副嚙合力24-25
- 2.3 封閉差動輪系動力學微分方程25-27
- 2.4 消除剛體位移27-31
- 2.5 封閉差動行星輪系振動特性分析31-34
- 2.5.1 行星架支承剛度對模態(tài)的影響31-33
- 2.5.2 行星架支承剛度對位移響應的影響33-34
- 2.5.3 行星架支承剛度對動載荷的影響34
- 2.6 本章小結(jié)34-35
- 第三章 封閉差動輪系有限元法振動特性分析35-49
- 3.1 引言35
- 3.2 封閉差動行星輪系模態(tài)分析35-42
- 3.2.1 有限元建模35-37
- 3.2.2 差動級行星架前支承彈簧對模態(tài)的影響37-38
- 3.2.3 差動級行星架后支承彈簧對模態(tài)的影響38-40
- 3.2.4 封閉級行星架支承彈簧對模態(tài)的影響40-41
- 3.2.5 振型圖41-42
- 3.3 基于瞬態(tài)動力學法的箱體振動分析42-48
- 3.3.1 差動級行星架支承剛度對箱體振動影響42-45
- 3.3.2 封閉級行星架支承剛度對箱體振動影響45-48
- 3.4 本章小結(jié)48-49
- 第四章 行星架支承剛度與阻尼對系統(tǒng)隔振的影響研究49-61
- 4.1 引言49
- 4.2 隔振模型建立與隔振指標選擇49-52
- 4.3 差動級行星架支承剛度與阻尼對隔振的影響52-56
- 4.3.1 箱體支承剛度bK耦合影響52-53
- 4.3.2 差動級行星輪支承剛度PK耦合影響53-55
- 4.3.3 封閉級行星架支承剛度H2K耦合影響55-56
- 4.3.4 差動級行星架支承阻尼的影響56
- 4.4 封閉差動兩級行星架支承剛度與阻尼匹配性研究56-60
- 4.4.1 差動級支承剛度H1K與阻尼H1C57-58
- 4.4.2 封閉級支承剛度H2K與阻尼H2C58-60
- 4.5 本章小結(jié)60-61
- 第五章 多層板隔振器設計與試驗研究61-74
- 5.1 引言61
- 5.2 多層板隔振器設計61-65
- 5.2.1 多層板隔振器結(jié)構(gòu)設計61-62
- 5.2.2 垂直激勵下徑向剛度分析62-63
- 5.2.3 平行激勵下干摩擦阻尼分析63-65
- 5.2.4 遲滯回線法求剛度與阻尼65
- 5.3 試驗設備及試驗件65-67
- 5.4 試驗步驟67-69
- 5.5 試驗數(shù)據(jù)分析69-73
- 5.5.1 垂直激勵試驗結(jié)果分析69-71
- 5.5.2 平行激勵試驗結(jié)果分析71-73
- 5.6 本章小結(jié)73-74
- 第六章 總結(jié)與展望74-76
- 6.1 論文的主要工作74-75
- 6.2 后期工作的展望75-76
- 參考文獻76-80
- 致謝80-81
- 在學期間的研究成果及發(fā)表的學術(shù)論文81
【參考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條
1 宋學謙;廣義Ruzicka隔振系統(tǒng)的簡諧振動隔離研究[J];機械強度;2003年04期
,本文編號:84582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huanbolw/84582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