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luent的巴拿馬型散貨船繞流數(shù)值模擬
本文關鍵詞:基于Fluent的巴拿馬型散貨船繞流數(shù)值模擬
更多相關文章: 繞流 船舶建模 FLUENT 數(shù)值模擬
【摘要】:船舶在航行過程中,水線下船體周圍的流場情況會隨著航行速度、吃水及航行水域的不同而隨之變化,進而對船舶航行阻力、下沉量、航行安全等產(chǎn)生影響。為了得到船舶航行過程中水線下的流場數(shù)據(jù),傳統(tǒng)的方法是進行“拖曳水池試驗”,但這種方法耗時費力,受尺度效應影響。隨著船舶CFD(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計算流體動力學)技術的發(fā)展和專業(yè)船舶建模軟件的開發(fā),通過計算機軟件對水線下船體繞流情況進行數(shù)值模擬得以實現(xiàn),該方法精度較高,但前期建模過程需要較高的專業(yè)知識,因而存在一定局限性。本文利用EXCEL、 AUTOCAD軟件,設計了一種簡易的建模方法,在確保模型精度的基礎上,縮短了建模時間,同時使得非專業(yè)人員可根據(jù)船舶數(shù)據(jù)資料,自行建模。本文基于商業(yè)CFD軟件FLUENT,選用k-ε湍流模型,對一艘巴拿馬型散貨船(BIGWAVE)進行了建模與繞流數(shù)值模擬。具體內(nèi)容如下:首先,根據(jù)BIGWAVE的船舶資料,利用EXCEL軟件,生成標準三維點坐標。以“線”為組,將其導入AUTOCAD軟件,生成三維線框船體。對其進行區(qū)域性放樣,導入GAMBIT軟件,生成三維船舶實體模型。其次,基于GAMBIT軟件,本文通過多次模擬試驗,結合經(jīng)驗做法,選取合適的計算域。在船體模型和計算域較為規(guī)整的部分,進行結構網(wǎng)格劃分,形變較復雜部分進行非結構網(wǎng)格劃分。經(jīng)檢查,網(wǎng)格質(zhì)量均達到了FLUENT軟件可解算的標準。最后,將網(wǎng)格文件導入FLUENT軟件,選取k-ε湍流模型,運用標準壁面函數(shù),設置相關邊界及流場初始條件,對水線下船體進行繞流數(shù)值模擬解算。得到水線下船體表面壓力分布圖、流場分布圖等實驗數(shù)據(jù)。結合上述實驗數(shù)據(jù),本文對船舶穩(wěn)定航行過程中,水線下船體受到的阻力進行了初步研究,并與理論公式計算的結果進行比對。結果表明,利用本文得到的實驗數(shù)據(jù)計算出的水阻力與理論計算結果有較高的擬合度,從而證明本文模擬解算的結果有較高的精確性,可為進一步研究船舶下沉量、船舶操縱性等相關問題提供參考。
【關鍵詞】:繞流 船舶建模 FLUENT 數(shù)值模擬
【學位授予單位】:大連海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U661
【目錄】:
- 摘要5-6
- ABSTRACT6-11
- 第1章 緒論11-18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義11-13
- 1.1.1 研究背景11-12
- 1.1.2 研究意義12-13
- 1.2 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13-16
- 1.2.1 船舶建模研究現(xiàn)狀13-14
- 1.2.2 繞流模擬研究現(xiàn)狀14-16
- 1.3 論文的主要工作16-18
- 第2章 船舶CFD基本理論及方法18-24
- 2.1 船舶CFD基礎概念18-19
- 2.1.1 層流與湍流18
- 2.1.2 邊界層18-19
- 2.2 船舶CFD基本方程19-20
- 2.2.1 質(zhì)量守恒方程(連續(xù)性方程)19-20
- 2.2.2 動量守恒方程(N-S方程)20
- 2.3 船舶CFD湍流模型20-22
- 2.3.1 標準k-ε模型21
- 2.3.2 RNGk-ε模型21-22
- 2.3.3 k-ω、SSTk-ω湍流模型22
- 2.4 船舶CFD數(shù)值模擬方法22-23
- 2.4.1 有限體積法22-23
- 2.4.2 有限體積法的求解方法23
- 2.5 本章小結23-24
- 第3章 船體與計算域模型構建24-48
- 3.1 相關軟件簡介24-25
- 3.1.1 AUTOCAD24
- 3.1.2 GAMBIT24-25
- 3.2 建模過程25-46
- 3.2.1 船體三維坐標點標準化25-30
- 3.2.2 AUTOCAD生成船體三維線框模型及放樣30-34
- 3.2.3 GAMBIT構建船舶三維實體模型及計算域34-38
- 3.2.4 網(wǎng)格劃分38-45
- 3.2.5 設定邊界條件45-46
- 3.3 本章小結46-48
- 第4章 FLUENT數(shù)值解算48-52
- 4.1 FLUENT軟件簡介48-49
- 4.2 FLUENT數(shù)值解算過程49-52
- 4.2.1 網(wǎng)格相關操作49
- 4.2.2 選擇解算模型49-50
- 4.2.3 設定流體介質(zhì)50-51
- 4.2.4 設定邊界條件51
- 4.2.5 求解51-52
- 第5章 模擬結果及應用實例52-58
- 5.1 FLUENT模擬結果52-55
- 5.1.1 船體表面壓力分布52-53
- 5.1.2 船體表面等流速線分布53-55
- 5.2 模擬結果的應用實例55-57
- 5.2.1 水線下船體阻力理論計算55-56
- 5.2.2 模擬結果與理論值比對56-57
- 5.3 本章小結57-58
- 第6章 結論與展望58-59
- 6.1 結論58
- 6.2 展望58-59
- 參考文獻59-63
- 致謝63-64
- 作者簡介64
【相似文獻】
中國期刊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袁益謙;網(wǎng)格高速攝影[J];高速攝影與光子學;1981年02期
2 袁益謙;網(wǎng)格高速攝影成象特性的研究[J];光學學報;1983年07期
3 劉勇奎,石教英;六角網(wǎng)格上的圖形顯示[J];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2004年03期
4 裴蒸;利用網(wǎng)格直接求解幾何問題的方法[J];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1992年03期
5 孟敏;計忠平;劉利剛;;基于保特征調(diào)和場的交互式網(wǎng)格分片[J];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2008年09期
6 馮占榮;于建群;付宏;盧洪濤;;一種二維貼體網(wǎng)格改進算法的研究[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2009年03期
7 劉劍飛;二維有限元網(wǎng)格自動生成及其在含裂紋飛機結構件分析中的應用[J];計算機輔助設計與圖形學學報;1990年04期
8 薛曉強,徐溫干;軸流風扇扇葉網(wǎng)格的自動生成[J];機電工程;2004年05期
9 劉君;白曉征;王巍;;網(wǎng)格之間流場信息傳遞的高精度方法和驗證[J];空氣動力學學報;2010年01期
10 曹建發(fā),陳晏清;多段翼型貼體網(wǎng)格的生成方法[J];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1993年01期
中國重要會議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9條
1 王瑞利;付漢清;;流體力學數(shù)值模擬中的網(wǎng)格自適應技術[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1999)[C];1999年
2 李盾;陳靖;方華;;復雜外形三維非結構粘性直角網(wǎng)格的生成[A];中國造船工程學會電子技術學術委員會2006學術年會論文集(上冊)[C];2006年
3 葉強強;余燁;張靜;劉曉平;;基于網(wǎng)格的球面虛擬實景空間搭建方法[A];安徽首屆科普產(chǎn)業(yè)博士科技論壇——暨社區(qū)科技傳播體系與平臺建構學術交流會論文集[C];2012年
4 鄭冠男;楊國偉;;三維非結構動網(wǎng)格計算方法研究[A];第十三屆全國激波與激波管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8年
5 周磊;譚偉偉;;聚合多重網(wǎng)格的體網(wǎng)格可視化技術[A];探索 創(chuàng)新 交流(第4集)——第四屆中國航空學會青年科技論壇文集[C];2010年
6 晉長秋;曹雄;;二維拉氏程序中的重分[A];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科技年報(2000)[C];2000年
7 陳立崗;梁義;陳建軍;鄭耀;;保特征的曲面網(wǎng)格重生成方法[A];慶祝中國力學學會成立50周年暨中國力學學會學術大會’2007論文摘要集(下)[C];2007年
8 楊永;;基于網(wǎng)格計算的CFD模擬可信度分析[A];計算流體力學研究進展——第十二屆全國計算流體力學會議論文集[C];2004年
9 龔也君;;浸入界面法快速生成網(wǎng)格[A];第十七屆全國反應堆結構力學會議論文集[C];2012年
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shù)據(jù)庫 前10條
1 郭e,
本文編號:55478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huanbolw/5547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