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RCCI的船用天然氣/柴油雙燃料發(fā)動機性能仿真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26 03:58
為應對日益加劇的能源危機與國際海事組織(IMO)愈加嚴格的排放法規(guī),尋求高效清潔的新型船用發(fā)動機替代燃料的的研究得到廣泛關注,船用天然氣/柴油雙燃料發(fā)動機應運而生。天然氣憑借其綠色環(huán)保等方面優(yōu)點,使得天然氣/柴油雙燃料發(fā)動機成為船用發(fā)動機的熱門研究方向之一。由于天然氣異于傳統(tǒng)燃料的理化特性,導致雙燃料發(fā)動機其燃燒特征不同于傳統(tǒng)發(fā)動機,為實現其優(yōu)良的高效低排放性能,本文通過仿真技術,針對天然氣/柴油雙燃料發(fā)動機在RCCI燃燒模式下的燃燒及排放特性展開多維數值模擬研究。本文以船用6190天然氣/柴油雙燃料發(fā)動機為研究對象,利用CONVERGE進行仿真建模。首先在建立幾何模型的基礎上進行網格劃分,并通過試驗獲得仿真模型的初始、邊界條件及驗證數據,對其進行計算參數配置實現高負荷工況下的結果標定,完成模型有效性驗證。在此基礎上,分別研究進氣特性、燃燒室形狀及噴射策略對天然氣/柴油雙燃料發(fā)動機在RCCI燃燒模式下的影響規(guī)律。研究表明,進氣特性對缸內燃料著火時刻、壓力、溫度及排放影響較大。本文通過控制變量法,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分別研究了不同增壓壓力(1.7-2.0bar)及不同進氣溫度(308...
【文章來源】:大連海事大學遼寧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9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IMO船用柴油機NOx/SOx排放限值??Fig.?1.1?IMO?emission?limit?of?NOx/SOx?in?a?marine?diesel?engine??
?大連海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DI高反應活性??I?,?I?JM?PFI??低反應活性??_?r_??圖1.2?RCCI燃燒示意圖[9]??Fig.?1.2?RCCI?combustion?diagram??1.3船用天然氣/柴油雙燃料發(fā)動機應用及研究進展??1.3.1船用天然氣/柴油雙燃料發(fā)動機應用??伴隨著RCC1技術的發(fā)展及天然氣作為船舶替代燃料的應用,船用天然氣/柴油雙燃??料發(fā)動機應用技術受到研宄者們的廣泛關注,從而衍生出一系列不同應用形式的天然氣??雙燃料發(fā)動機。??通常來講,在船用雙燃料發(fā)動機領域,依據天然氣進氣方式不同將其分為缸內直噴??進氣和缸外進氣道預混進氣兩大類。而缸內直噴又根據進氣壓力不同分為高壓直噴和低??壓直噴兩種形式天然氣/柴油雙燃料發(fā)動機,進氣道預混進氣根據進氣位置不同分為進氣??總管和進氣歧管式天然氣/柴油雙燃料發(fā)動機。??如圖1.3所示為缸內高壓直噴式天然氣/柴油雙燃料發(fā)動機的工作原理圖,此類機型??以曼恩公司的雙燃料發(fā)動機為代表。其主要特點是燃料供給系統(tǒng)異于傳統(tǒng)柴油機[21],缸??內有多個噴射閥,其中1個燃油噴射閥,剩余2至3個為氣體噴射閥,采用單獨的燃料??供給系統(tǒng),可實現燃油(僅燃油噴射閥工作)與燃氣(燃油噴射閥與燃氣噴射閥同時工??作)兩種模式單獨運行,也可在運行狀態(tài)下進行切換。高壓直噴式發(fā)動機是指在缸內壓??縮行程上止點之前將引燃柴油噴入缸內,之后天然氣通過高壓噴嘴進入氣缸,高壓燃氣??在柴油的自燃作用下被引燃,實現缸內混合氣的非均質混合燃燒[2汍此種方式使得燃料??在上止點附近燃燒,容積效率損失較小,缺點是其燃氣供給及噴射系統(tǒng)在設計制造上存??在
圖1.3高壓直噴??Fig.?1.3?High?pressure?direct?injection??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預噴策略對雙燃料發(fā)動機燃燒和排放特性的影響[J]. 趙國鋒,賈崎,姚崇,宋恩哲,盧昌浩,孫軍. 內燃機學報. 2020(01)
[2]天然氣進氣條件對雙燃料發(fā)動機性能的影響[J]. 白皆松,周松,郭浩. 船舶工程. 2019(S1)
[3]能源需求快速增長背后現危機——2019年世界能源統(tǒng)計年鑒解讀[J]. 李敏,錢伯章. 中國石油和化工經濟分析. 2019(08)
[4]缸內高壓直噴天然氣發(fā)動機燃燒過程數值研究[J]. 李孟涵,田洪建,張強,劉曉日. 車用發(fā)動機. 2019(01)
[5]柴油/天然氣雙燃料發(fā)動機燃燒過程數值模擬[J]. 張寧,劉杰,王俊樂. 內燃機學報. 2018(06)
[6]國內外雙燃料發(fā)動機發(fā)展現狀[J]. 黃超偉,聶志斌,秦炳甲,葛堅. 內燃機與配件. 2018(17)
[7]進氣成分和壓力組合優(yōu)化船用二沖程柴油機排放[J]. 譚親明,胡以懷,譚志文. 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 2018(07)
[8]燃燒室縮口尺寸對柴油機燃燒過程的影響[J]. 段浩,馬凡華,宋盼盼. 車用發(fā)動機. 2018(03)
[9]船用柴油機燃燒室結構分析[J]. 趙昌普,孫雅坤,王耀輝,張志剛,朱亞永. 中國機械工程. 2017(18)
[10]國內外船用LNG動力發(fā)動機發(fā)展現狀[J]. 馬義平,曾向明,魏海軍,趙睿,王忠誠,許樂平. 中國航海. 2016(03)
博士論文
[1]天然氣/柴油雙燃料發(fā)動機燃燒的數值研究及優(yōu)化[D]. 吳振闊.湖南大學 2018
[2]柴油/天然氣雙燃料發(fā)動機燃燒策略的研究[D]. 李坤穎.華南理工大學 2016
碩士論文
[1]柴油/天然氣雙燃料發(fā)動機噴油策略的試驗及仿真研究[D]. 朱召軍.廣西大學 2019
[2]柴油噴射策略對船用雙燃料發(fā)動機燃燒和排放特性的影響[D]. 賈崎.哈爾濱工程大學 2019
[3]柴油—天然氣雙燃料發(fā)動機燃燒及排放特性數值仿真研究[D]. 張格健.哈爾濱工程大學 2017
[4]基于RCCI燃燒方式的柴油機性能試驗及仿真研究[D]. 張之劍.華中科技大學 2015
[5]噴油規(guī)律對雙燃料發(fā)動機燃燒過程的影響[D]. 管鑫.吉林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363499
【文章來源】:大連海事大學遼寧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91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1?IMO船用柴油機NOx/SOx排放限值??Fig.?1.1?IMO?emission?limit?of?NOx/SOx?in?a?marine?diesel?engine??
?大連海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DI高反應活性??I?,?I?JM?PFI??低反應活性??_?r_??圖1.2?RCCI燃燒示意圖[9]??Fig.?1.2?RCCI?combustion?diagram??1.3船用天然氣/柴油雙燃料發(fā)動機應用及研究進展??1.3.1船用天然氣/柴油雙燃料發(fā)動機應用??伴隨著RCC1技術的發(fā)展及天然氣作為船舶替代燃料的應用,船用天然氣/柴油雙燃??料發(fā)動機應用技術受到研宄者們的廣泛關注,從而衍生出一系列不同應用形式的天然氣??雙燃料發(fā)動機。??通常來講,在船用雙燃料發(fā)動機領域,依據天然氣進氣方式不同將其分為缸內直噴??進氣和缸外進氣道預混進氣兩大類。而缸內直噴又根據進氣壓力不同分為高壓直噴和低??壓直噴兩種形式天然氣/柴油雙燃料發(fā)動機,進氣道預混進氣根據進氣位置不同分為進氣??總管和進氣歧管式天然氣/柴油雙燃料發(fā)動機。??如圖1.3所示為缸內高壓直噴式天然氣/柴油雙燃料發(fā)動機的工作原理圖,此類機型??以曼恩公司的雙燃料發(fā)動機為代表。其主要特點是燃料供給系統(tǒng)異于傳統(tǒng)柴油機[21],缸??內有多個噴射閥,其中1個燃油噴射閥,剩余2至3個為氣體噴射閥,采用單獨的燃料??供給系統(tǒng),可實現燃油(僅燃油噴射閥工作)與燃氣(燃油噴射閥與燃氣噴射閥同時工??作)兩種模式單獨運行,也可在運行狀態(tài)下進行切換。高壓直噴式發(fā)動機是指在缸內壓??縮行程上止點之前將引燃柴油噴入缸內,之后天然氣通過高壓噴嘴進入氣缸,高壓燃氣??在柴油的自燃作用下被引燃,實現缸內混合氣的非均質混合燃燒[2汍此種方式使得燃料??在上止點附近燃燒,容積效率損失較小,缺點是其燃氣供給及噴射系統(tǒng)在設計制造上存??在
圖1.3高壓直噴??Fig.?1.3?High?pressure?direct?injection??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預噴策略對雙燃料發(fā)動機燃燒和排放特性的影響[J]. 趙國鋒,賈崎,姚崇,宋恩哲,盧昌浩,孫軍. 內燃機學報. 2020(01)
[2]天然氣進氣條件對雙燃料發(fā)動機性能的影響[J]. 白皆松,周松,郭浩. 船舶工程. 2019(S1)
[3]能源需求快速增長背后現危機——2019年世界能源統(tǒng)計年鑒解讀[J]. 李敏,錢伯章. 中國石油和化工經濟分析. 2019(08)
[4]缸內高壓直噴天然氣發(fā)動機燃燒過程數值研究[J]. 李孟涵,田洪建,張強,劉曉日. 車用發(fā)動機. 2019(01)
[5]柴油/天然氣雙燃料發(fā)動機燃燒過程數值模擬[J]. 張寧,劉杰,王俊樂. 內燃機學報. 2018(06)
[6]國內外雙燃料發(fā)動機發(fā)展現狀[J]. 黃超偉,聶志斌,秦炳甲,葛堅. 內燃機與配件. 2018(17)
[7]進氣成分和壓力組合優(yōu)化船用二沖程柴油機排放[J]. 譚親明,胡以懷,譚志文. 武漢大學學報(工學版). 2018(07)
[8]燃燒室縮口尺寸對柴油機燃燒過程的影響[J]. 段浩,馬凡華,宋盼盼. 車用發(fā)動機. 2018(03)
[9]船用柴油機燃燒室結構分析[J]. 趙昌普,孫雅坤,王耀輝,張志剛,朱亞永. 中國機械工程. 2017(18)
[10]國內外船用LNG動力發(fā)動機發(fā)展現狀[J]. 馬義平,曾向明,魏海軍,趙睿,王忠誠,許樂平. 中國航海. 2016(03)
博士論文
[1]天然氣/柴油雙燃料發(fā)動機燃燒的數值研究及優(yōu)化[D]. 吳振闊.湖南大學 2018
[2]柴油/天然氣雙燃料發(fā)動機燃燒策略的研究[D]. 李坤穎.華南理工大學 2016
碩士論文
[1]柴油/天然氣雙燃料發(fā)動機噴油策略的試驗及仿真研究[D]. 朱召軍.廣西大學 2019
[2]柴油噴射策略對船用雙燃料發(fā)動機燃燒和排放特性的影響[D]. 賈崎.哈爾濱工程大學 2019
[3]柴油—天然氣雙燃料發(fā)動機燃燒及排放特性數值仿真研究[D]. 張格健.哈爾濱工程大學 2017
[4]基于RCCI燃燒方式的柴油機性能試驗及仿真研究[D]. 張之劍.華中科技大學 2015
[5]噴油規(guī)律對雙燃料發(fā)動機燃燒過程的影響[D]. 管鑫.吉林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3634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huanbolw/33634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