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力定位半潛平臺五自由度運動控制及其機理研究
[Abstract]:In the design of a dynamic positioning system, only three degrees of freedom (swinging, swinging and swaying) in the horizontal plane are usually used as control targets, but for offshore structures with smaller waterlines, such as semi-submersible platforms, The rolling and pitching produced by the combined action of thruster thrust and wave are obvious in some sea conditions, which will have a certain impact on the life and operation of the personnel, as well as the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safety of the platform. There are few researches on the motion control of semi-submersible platform with five degrees of freedom at home and abroad. The existing research has put forward the relevant control model, but the mechanism of rolling motion is seldom involved. Therefore, a new control strategy is proposed in this paper. Based on the original three-degree-of-freedom control strategy, the angle of roll and pitch, angular velocity and angular acceleration are added as supplementary reference variables. First of all, the causes of the acceleration of rolling motion are summarized, and four modes of thruster thrust are put forward. Secondly, combined with the new control strategy, based on the existing internal procedures, The program is redeveloped to simulate the motion of the semi-submersible platform with five degrees of freedom in time domain to test the control effect of the strategy. Finally, the positioning effec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five degrees of freedom is compared with that under the condition of three degrees of freedom. In order to test the effect of the control strategy of five degrees of freedom on the positioning accuracy of three degrees of freedom, the control strategy is modified and fine-tuned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ime domain simulation. Through comparison, it is found that the new five-DOF control strategy has little effect on the positioning effect of plane three-degree-of-freedom, and the suppression of rolling and pitching is more obvious.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交通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5
【分類號】:U664.8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運動控制的種類與特性[J];電氣時代;2005年08期
2 Al Presher;;運動控制網絡最新進展[J];工業(yè)設計;2007年06期
3 ;第四屆電力電子與運動控制國際學術會議征文通知[J];電力電子技術;2002年06期
4 王雄耀,吳建明,李衛(wèi)平,傅江治,蔣仕龍;運動控制與工業(yè)生產[J];現代制造;2004年17期
5 舒志兵;運動控制新技術[J];電氣時代;2004年10期
6 宮明明;李峰;劉凱;;自動封裝系統(tǒng)運動控制的設計與實現[J];機械工程師;2005年11期
7 陳先鋒 ,舒志兵;先進運動控制策略及運動控制新技術[J];電氣時代;2005年02期
8 黃益群;張海榮;嚴彩忠;陳先鋒;舒志兵;;運動控制新技術[J];伺服控制;2005年06期
9 崔莉;李楊;成恭;;運動控制:更快 更精 更可靠[J];電氣時代;2006年07期
10 ;運動控制市場前景無限[J];工業(yè)設計;2008年07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湯炳新;;網絡環(huán)境下倒立擺的運動控制[A];人才、創(chuàng)新與老工業(yè)基地的振興——2004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論文集[C];2004年
2 陳壽平;蔣旭平;;模糊神經網絡技術在運動控制運用中的研究[A];全國第16屆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應用(CACIS)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4年
3 張豫南;王雙雙;張健;宋杰;;基于虛擬樣機的全方位移動平臺運動控制研究[A];中國自動化學會控制理論專業(yè)委員會C卷[C];2011年
4 柳輝;王松山;;維修仿真中虛擬人體的運動控制[A];面向制造業(yè)的自動化與信息化技術創(chuàng)新設計的基礎技術——2001年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年會暨第九屆全國特種加工學術年會論文集[C];2001年
5 李響;;SimuroSot(5v5)仿真平臺與底層運動控制研究[A];馬斯特杯2003年中國機器人大賽及研討會論文集[C];2003年
6 郭威;王曉輝;;載人潛水器及其運動控制[A];第三屆全國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7 李天劍;郝靜如;高宏;;家庭智能移動平臺的運動分析與控制實現[A];先進制造技術論壇暨第五屆制造業(yè)自動化與信息化技術交流會論文集[C];2006年
8 喻俊志;胡永輝;范瑞峰;王龍;霍繼延;謝廣明;;機器海豚的機構設計與運動控制[A];北京力學學會第12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9 李啟宗;周侗;;一種面向運動控制領域的時鐘同步算法的分析與NCNET網絡實現[A];第八屆全國信息獲取與處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10年
10 袁勇;瞿玉棣;胡震宇;;月球車行走系統(tǒng)運動學分析[A];中國宇航學會深空探測技術專業(yè)委員會第二屆學術會議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本報記者 孫毓熹;和利時電機高科技引領運動控制領域[N];中國紡織報;2011年
2 本報記者 孫維鋒;機器人爭奪戰(zhàn)[N];東莞日報;2014年
3 本報記者 任意;架起溝通產學研的“橋梁”[N];經濟日報;2012年
4 記者 張琨 黃炎;“未來城”演示自動化明天[N];深圳商報;2006年
5 李永東;兩項鞋類行業(yè)標準通過國家審定[N];中國國門時報;2012年
6 記者 周文斌 通訊員 何春權、堯守江;國際電力電子學術會議開幕[N];光明日報;2000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好春;集成視覺的運動控制平臺設計及測試方法研究[D];山東大學;2015年
2 楊林;基于工業(yè)以太網的運動控制系統(tǒng)關鍵技術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3 王冬梅;群集運動控制及其相關特性的研究[D];華中科技大學;2009年
4 陳冰;基于時鐘同步的網絡化運動控制方法與實現[D];華中科技大學;2006年
5 李宏勝;輪廓跟蹤運動控制系統(tǒng)關鍵技術的研究[D];東南大學;2005年
6 胡楚雄;基于全局任務坐標系的精密輪廓運動控制研究[D];浙江大學;2010年
7 程廷海;氣動系統(tǒng)的螺旋式超聲運動控制機構及其應用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3年
8 李岳明;多功能自主式水下機器人運動控制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3年
9 許佳奕;交互式群組運動控制[D];浙江大學;2009年
10 王軍平;高性能運動控制及在數控系統(tǒng)中的應用[D];西北工業(yè)大學;200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張義;面向現代電子生產設備的FPGA運動控制IP核設計[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2 師睿鑫;輪軸超聲波自動探傷系統(tǒng)研制[D];西南交通大學;2015年
3 桂宏凡;輻射環(huán)境下自動樣品更換平臺的設計[D];長安大學;2015年
4 楊長春;NVST狹縫掃描系統(tǒng)及定標單元的控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云南天文臺);2015年
5 彭演賓;基于萬向機構的仿生蛇的運動控制研究[D];北京理工大學;2015年
6 張麗偉;探針臺運動控制及晶圓定位對準技術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4年
7 傅文凱;氣浮式微細切削平臺的力學特性與運動控制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學;2014年
8 吳中;單軸抬升車輛搬運器運動控制規(guī)律研究及控制系統(tǒng)開發(fā)[D];重慶交通大學;2015年
9 劉晶;泡沫隔板在線布放裝置結構及控制系統(tǒng)設計[D];武漢輕工大學;2015年
10 金鑫;動力定位半潛平臺五自由度運動控制及其機理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238523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huanbolw/22385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