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容劑LDPE-g-MAH對MgO摻雜聚乙烯復合薄膜空間電荷特性的影響
【學位單位】:哈爾濱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8
【中圖分類】:TQ325.12;TB383.2
【部分圖文】:
為增加納米 MgO 顆粒與有機基體個問題:1)對納米 MgO 顆粒表面進行改性;文選用高分子偶聯(lián)劑(相容劑)來對聚乙烯基接枝低密度聚乙烯(LDPE-g-MAH)作為相容用的相容劑大部分是以馬來酸酐(MAH)作為端為相容劑材料的的反應基團或者官能團,活性相容劑制備較為容易。從結構上來講,主要是的一部分與低密度聚乙烯基體有優(yōu)異的相容性酸酐端基,能夠與具有強極性的納米氧化鎂顆基體表面產生的極性官能團和納米顆粒協(xié)同作用模型闡述相容劑馬來酸酐接枝低密度聚乙烯(LDPE材料相容性的影響,通過不同相容劑的作用機反應型相容劑與非反應型相容劑,以下是兩種不共混體系的模型,如圖 2-2。
該模型認為,這種界面區(qū)域約為 2-9nm 厚的三層結構,而這三層結構包括:納米顆粒表面的鍵合成、處于中間位置的邊界層與緊鄰聚合物基體的松散層。由于在電場條件下,兩相界面區(qū)域會收到電場影響,存在庫侖力的相互疊加,當聚合物基體中有可移動的電荷時,在 Gouy-Chapnan 擴散層內會存在納米粒子與聚合物基體的界面處會感應出與基體相反極性的電荷分布,該感應電荷的分布遵循 Born 近似值的原則。當納米粒子的間距比較小時,界面區(qū)域會出現重疊的情況。Tanaka 等人運用多核結構模型闡述了納米復合電介質材料所具有的耐MgOMgO納米顆粒/相容劑/基體,所形成的界面部分聚乙烯基體納米 MgO 表面 相容劑官能團
哈爾濱理工大學工學碩士學位論文e)最后,把壓制成膜的 MgO/LDPE-g-MAH/LDPE 實驗樣品于真空干燥箱中干燥 24 小時,以避免水分與樣品內部的殘留應力對實驗的影響。3.2.3 LM 與 GLM 型樣品的結構表征本實驗采用掃描電鏡(SEM)來對樣品進行結構表征。所測試樣品為質量分數為 1wt%的 MgO 填料摻雜 LDPE(LM 型)樣品與 1wt%的 MgO 填料摻雜經相容劑改性的 LDPE(GLM-1 型)樣品,主要是為了觀察納米填料在 LDPE基體中的分散情況及在經相容劑改性的 LDPE 基體中的分散情況。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霞;熊錦州;陳馳;吳鍇;傅明利;侯帥;;基于脈沖電聲法的同軸塑料電纜空間電荷測量技術的研究進展[J];南方電網技術;2015年10期
2 何金良;黨斌;周垚;胡軍;;擠壓型高壓直流電纜研究進展及關鍵技術述評[J];高電壓技術;2015年05期
3 王霞;王陳誠;朱有玉;吳鍇;屠德民;;高壓直流塑料電纜絕緣用納米改性交聯(lián)聚乙烯中的空間電荷特性[J];高電壓技術;2015年04期
4 楊毅偉;柳松;彭嘉康;姚航;王霞;;拉伸狀態(tài)下硅橡膠/交聯(lián)聚乙烯雙層介質界面的空間電荷特性[J];絕緣材料;2014年05期
5 楊佳明;王暄;韓寶忠;趙洪;徐明忠;;LDPE納米復合介質的直流電導特性及其對高壓直流電纜中電場分布的影響[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4年09期
6 周國永;曾一文;湯泉;成琳;;重質碳酸鈣微粒相容性改性研究進展[J];應用化工;2014年01期
7 王春廣;林勁新;章自壽;麥堪成;;PP-g-MA及其混合相容劑增容r-PET/PP共混物的力學性能[J];中山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年01期
8 金建平;張恒靖;蔣輝;;增容劑對PP/PP-g-MAH/CaCO_3復合材料性能與形態(tài)的影響[J];塑料科技;2011年08期
9 陳曦;王霞;王增彬;呂澤鵬;吳鍇;彭宗仁;成永紅;;溫度梯度對直流電壓極性反轉過程中瞬態(tài)電場的影響[J];高電壓技術;2010年05期
10 王寧華,高斌,周遠翔,劉洪斌,梁曦東,關志成,高田達雄;一個實用電聲脈沖法的空間電荷測量系統(tǒng)[J];電測與儀表;2004年1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蘭莉;溫度對聚合物絕緣中空間電荷行為的影響[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8643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cailiaohuaxuelunwen/2864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