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無偏灰色模型的煤礦火災死亡人數精準預測及應用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1-09 10:34
針對我國煤礦火災事故死亡人數預測方法空白的問題,基于無偏灰色理論,建立了煤礦火災事故死亡人數預測模型,以2010-2016年全國煤礦火災死亡人數為基礎數據進行預測,結合2017-2018年煤礦火災數據,對傳統(tǒng)GM(1,1)模型與無偏灰色模型進行對比分析,并進行后驗差檢驗。結果表明:無偏灰色預測模型能夠精準預測煤礦火災死亡人數,2019年我國煤礦火災事故死亡人數將降低至10人以下。
【文章來源】:煤. 2020,29(07)
【文章頁數】:4 頁
【文章目錄】:
1 灰色GM(1,1)預測模型
1.1 GM(1,1)模型的建立
1.2 預測模型的后驗差檢驗
2 無偏灰色模型
2.1 無偏灰色模型的構建
2.2 無偏灰色模型的求解
3 火災死亡人數預測
3.1 GM(1,1)模型預測
3.2 無偏灰色模型預測
3.3 預測結果比較分析
4 結 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甘肅省火災事故預測模型構建及應用研究[J]. 楊峰峰,鄭超,張巨峰,陳靜,張斌. 消防科學與技術. 2019(01)
[2]“AHP+熵權法”的CW-TOPSIS煤礦內因火災評價模型[J]. 秦忠誠,陳光波,李譚,孫偉,付彪. 西安科技大學學報. 2018(02)
[3]一種改進煤礦內因火災危險性評價方法[J]. 蘆慶和,許猛堂,劉萍,穆靜強,劉義宗. 煤礦安全. 2018(01)
[4]我國煤礦主要災害事故特點及防治對策[J]. 丁百川. 煤炭科學技術. 2017(05)
[5]我國煤礦火災防治現狀及發(fā)展對策[J]. 梁運濤,侯賢軍,羅海珠,田富超,于貴生. 煤炭科學技術. 2016(06)
[6]基于模糊綜合評價-集值統(tǒng)計法的煤礦外因火災危險性分析[J]. 賈進章,董曉雷. 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 2015(02)
[7]基于危機征兆的煤礦內因火災預測模型的研究[J]. 陳雅,蔣仲安,譚聰. 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 2015(01)
[8]煤礦百萬噸死亡率動態(tài)無偏灰色馬爾科夫預測[J]. 徐建新,楊杰.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12(03)
[9]基于無偏灰色模型的煤礦百萬噸死亡率預測[J]. 楊珊,陳建宏,郭宏斌,廖桂生.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11(09)
[10]無偏灰色預測模型遞推解法及其優(yōu)化[J]. 石斌,劉思峰,黨耀國,王正新. 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 2011(08)
本文編號:3485166
【文章來源】:煤. 2020,29(07)
【文章頁數】:4 頁
【文章目錄】:
1 灰色GM(1,1)預測模型
1.1 GM(1,1)模型的建立
1.2 預測模型的后驗差檢驗
2 無偏灰色模型
2.1 無偏灰色模型的構建
2.2 無偏灰色模型的求解
3 火災死亡人數預測
3.1 GM(1,1)模型預測
3.2 無偏灰色模型預測
3.3 預測結果比較分析
4 結 語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甘肅省火災事故預測模型構建及應用研究[J]. 楊峰峰,鄭超,張巨峰,陳靜,張斌. 消防科學與技術. 2019(01)
[2]“AHP+熵權法”的CW-TOPSIS煤礦內因火災評價模型[J]. 秦忠誠,陳光波,李譚,孫偉,付彪. 西安科技大學學報. 2018(02)
[3]一種改進煤礦內因火災危險性評價方法[J]. 蘆慶和,許猛堂,劉萍,穆靜強,劉義宗. 煤礦安全. 2018(01)
[4]我國煤礦主要災害事故特點及防治對策[J]. 丁百川. 煤炭科學技術. 2017(05)
[5]我國煤礦火災防治現狀及發(fā)展對策[J]. 梁運濤,侯賢軍,羅海珠,田富超,于貴生. 煤炭科學技術. 2016(06)
[6]基于模糊綜合評價-集值統(tǒng)計法的煤礦外因火災危險性分析[J]. 賈進章,董曉雷. 安全與環(huán)境學報. 2015(02)
[7]基于危機征兆的煤礦內因火災預測模型的研究[J]. 陳雅,蔣仲安,譚聰. 礦業(yè)安全與環(huán)保. 2015(01)
[8]煤礦百萬噸死亡率動態(tài)無偏灰色馬爾科夫預測[J]. 徐建新,楊杰.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12(03)
[9]基于無偏灰色模型的煤礦百萬噸死亡率預測[J]. 楊珊,陳建宏,郭宏斌,廖桂生. 中國安全科學學報. 2011(09)
[10]無偏灰色預測模型遞推解法及其優(yōu)化[J]. 石斌,劉思峰,黨耀國,王正新. 系統(tǒng)工程理論與實踐. 2011(08)
本文編號:348516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34851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