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濃度煤層瓦斯水合物分離工藝功耗分析
本文選題:瓦斯抽采 + 水合物分離工藝; 參考:《煤礦安全》2015年12期
【摘要】:針對我國煤層瓦斯抽采濃度低與傳統(tǒng)提純方式分離系數(shù)低的問題,以太原理工大學自行水合物提純實驗數(shù)據(jù)為依據(jù),提出一種低濃度煤層瓦斯水合物分離工藝,并依據(jù)熱力學方程對其經(jīng)濟性進行分析。結果表明:在常壓0.1 MPa、293 K初始條件下,1 MPa、278 K工作條件下,每提純產(chǎn)出1 m~3純CH_4只耗電0.77 k W·h,以工業(yè)電價折合為0.56元,具有良好的工業(yè)化推廣經(jīng)濟基礎。
[Abstract]:In view of the problem of low concentration of coal seam gas extraction and low separation coefficient of traditional pur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data of natural gas hydrate purification in Tai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 gas hydrate separation process with low concentration in coal seam is put forward.The economy is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thermodynamic equ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under the initial condition of 0.1 MPA ~ (2 3K) K at atmospheric pressure, 1 MPA ~ (-3) pure CH_4 can consume only 0.77 kW / h of electricity per purification and 0.56 yuan at the industrial electricity price. It has a good economic base for industrialization and popularization.
【作者單位】: 太原理工大學采礦工藝研究所;太原理工大學礦業(yè)工程學院;
【基金】: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項目(51074111) 山西省基礎研究計劃資助項目(2011011005-2)
【分類號】:TD712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2條
1 禹言芳;吳劍華;孟輝波;;靜態(tài)混合器的微觀研究與工業(yè)化應用進展[J];機械設計與制造;2007年05期
2 呂秋楠;李小森;徐純剛;陳朝陽;李剛;;低濃度煤層氣分離提純的研究進展[J];化工進展;2013年06期
【共引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謝應明;劉道平;樊燕;劉妮;;噴霧式天然氣水合物儲氣系統(tǒng)的實驗研究[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2007年04期
2 鐘棟梁;劉道平;鄔志敏;胡漢華;;天然氣水合物在噴霧裝置中的制備[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2009年01期
3 鐘棟梁;劉道平;鄔志敏;張亮;劉妮;謝應明;;懸垂水滴表面天然氣水合物的傳熱生長模型[J];上海理工大學學報;2009年03期
4 閆蓉;仇汝臣;;噴射式液液混和器與靜態(tài)混和器復合的工程應用研究[J];化工時刊;2010年12期
5 聶江華;樊栓獅;郎雪梅;王燕鴻;;TBAB水合物法脫除天然氣中CO_2[J];化工進展;2011年S2期
6 鐘棟梁;劉道平;鄔志敏;張亮;伍德虎;;懸垂水滴表面天然氣水合物的生長特性[J];過程工程學報;2008年04期
7 劉妮;王亮;劉道平;;二氧化碳水合物儲氣特性的實驗研究[J];環(huán)境工程學報;2010年03期
8 陳翔;徐文平;李廣悅;丁德馨;;氡的溶解與析出的試驗研究[J];核技術;2010年06期
9 吳強;吳瓊;劉昌嶺;張保勇;高霞;孫登林;;丙烷含量對多組分氣體水合物生長速率的影響[J];黑龍江科技學院學報;2012年03期
10 張亮;劉道平;樊燕;鐘棟梁;李剛;;噴霧反應器中甲烷水合物生長動力學模型[J];化學反應工程與工藝;2008年05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杜娟;低劑量抑制劑作用下水合物顆粒粘附作用及聚集機理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1年
2 薛海濤;碳酸鹽巖烴源巖評價標準研究[D];大慶石油學院;2004年
3 李明川;多孔介質中天然氣水合物注熱水分解理論及實驗研究[D];西南石油學院;2005年
4 郝文峰;天然氣水合物生成過程及其反應器特性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06年
5 李劍鋒;微纖結構化整體式多孔材料的流動、傳熱及其微反應技術應用的研究[D];華東師范大學;2008年
6 趙建忠;煤層氣水合物儲運與提純的基礎研究[D];太原理工大學;2008年
7 孟輝波;旋流靜態(tài)混合器內(nèi)流場瞬態(tài)特性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8 梁海峰;多孔介質中甲烷水合物降壓分解實驗與數(shù)值模擬[D];大連理工大學;2009年
9 李士鳳;基于水合物技術的模擬電廠煙氣中二氧化碳捕獲研究[D];大連理工大學;2010年
10 胡軍;水合物動力學抑制劑的合成和性能研究及應用[D];華南理工大學;2012年
【二級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徐曉瑞;王樹立;李恩田;李輝;;管輸煤層氣凈化的膜組件[J];化工機械;2011年03期
2 楊江峰;趙強;于秋紅;董晉湘;李晉平;;煤層氣回收及CH_4/N_2分離PSA材料的研究進展[J];化工進展;2011年04期
3 吳強;朱玉梅;張保勇;;低濃度瓦斯氣體水合分離過程中十二烷基硫酸鈉和高嶺土的影響[J];化工學報;2009年05期
4 趙建華,黃次浩;SMV靜態(tài)混合器的數(shù)值模擬[J];海軍工程大學學報;2002年06期
5 鄭志;;含氧煤層氣膜法分離提純的理論研究[J];化學工業(yè)與工程;2010年06期
6 付曉泰,王振平,盧雙舫;氣體在水中的溶解機理及溶解度方程[J];中國科學(B輯 化學);1996年02期
7 Takahisa UTAKI;;Development of coal mine methane concentration technology for 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J];Science China(Technological Sciences);2010年01期
8 牟文荷;羅新榮;孟翠翠;;炭膜用于煤礦瓦斯提純的新技術構想[J];能源技術與管理;2009年03期
9 孟翠翠;牟文荷;羅新榮;;膜法分離凈化煤層氣的基礎研究[J];能源技術與管理;2009年05期
10 季中敏;范慶虎;劉曉東;;適合于低濃度煤層氣的低溫液化精餾濃縮的工藝流程模擬與分析[J];煤炭技術;2010年06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2條
1 劉聰敏;吸附法濃縮煤層氣甲烷研究[D];天津大學;2010年
2 范慶虎;含氮氧煤層氣液化裝置中關鍵技術的研究[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1年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永存;梁秋波;李邦東;;重組人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初分離工藝的研究[J];黑龍江醫(yī)藥;2002年04期
2 丁欣,賈恩光;卡那霉素分離工藝的改進[J];遼寧藥物與臨床;2003年02期
3 朱昌洛;硫酸銅錳溶液分離工藝的研究進展[J];礦產(chǎn)綜合利用;2004年05期
4 ;“過濾分離工藝、設備技術咨詢與科學技術服務”正在進行中[J];石油和化工設備;2009年03期
5 劉戎;;茶多酚提取、分離工藝的實驗研究[J];白城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3期
6 邵會;陳運霞;崔平永;杜延濱;張燕飛;;棉籽加工過程中仁殼分離工藝的研究[J];中國油脂;2013年09期
7 姜俊明;大型色層分離工藝裝置[J];現(xiàn)代化工;1982年05期
8 王祝堂;;低成本氮—氧分離工藝與設備[J];有色設備;1991年02期
9 劉力;劉文芳;;人血白蛋白分離工藝的歷史沿革及發(fā)展[J];中國輸血雜志;2008年04期
10 王金梅;陳革新;趙培慶;姚彩蘭;胡傳清;趙志遠;王濤;陳誼;;丁烯氫甲;莆烊┓蛛x工藝的模擬與優(yōu)化[J];現(xiàn)代化工;2010年S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邢奕;王志強;洪晨;;二氧化碳的分離工藝現(xiàn)狀及進展[A];第七屆全國能源與熱工學術年會論文集[C];2013年
2 廖伍平;;稀土清潔分離工藝及高純化技術研究[A];第二屆中國海西稀土產(chǎn)業(yè)技術成果對接會專家論文集[C];2011年
3 支梅峰;舒祖駿;張永明;周志全;李大炳;趙鳳岐;;同步萃取法鈾鉬分離工藝研究[A];全國鈾礦大基地建設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下)[C];2012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條
1 記者 陳敬農(nóng)、通訊員 霍效忠;合肥工大首創(chuàng)萃取結晶組合分離工藝[N];科技日報;200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鞏蕾;總神經(jīng)節(jié)苷脂分離工藝的改進與優(yōu)化[D];山東大學;2012年
2 田志亮;甲苯二異氰酸酯分離工藝的模擬與優(yōu)化[D];河北工業(yè)大學;2014年
3 李云云;羥基紅花黃色素A的分離工藝的研究[D];鄭州大學;2011年
4 雙建永;TDI分離工藝的模擬及控制系統(tǒng)優(yōu)化研究[D];天津大學;2009年
5 丁亞平;魔芋中活性成分的聯(lián)產(chǎn)分離工藝研究[D];武漢理工大學;2013年
6 周青;基于電去離子技術的甘氨酸氯化銨分離工藝研究[D];浙江理工大學;2013年
7 梁建國;無水哌嗪分離工藝研究[D];西北大學;2012年
8 尉耀元;紅毛七中紅毛新堿的分離工藝及其藥學研究[D];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2007年
9 陳秀奇;新型生物農(nóng)藥氨苷霉素的分離工藝及其結構鑒定[D];浙江大學;2003年
10 周德彪;EOR采出氣CO_2分離工藝模擬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14年
,本文編號:17569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kejilunwen/anquangongcheng/1756955.html